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氧化处理椰壳制备微孔活性炭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锦程 梁晓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0,共6页
以印尼椰壳为原料,通过预氧化、碳化、活化成功制备了比表面积和微孔含量高的椰壳活性炭,预氧化有利于椰壳活性炭比表面积尤其是微孔比表面积的提高。重点考察了预氧化温度对所制备椰壳活性炭收率、密度、表面官能团、孔结构参数的影响... 以印尼椰壳为原料,通过预氧化、碳化、活化成功制备了比表面积和微孔含量高的椰壳活性炭,预氧化有利于椰壳活性炭比表面积尤其是微孔比表面积的提高。重点考察了预氧化温度对所制备椰壳活性炭收率、密度、表面官能团、孔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由于发生了脱水、羟基氧化、脱羧等反应,O/C、羰基、羧基、酯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强后减弱,在预氧化温度为280℃时达到最大。所制备椰壳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微孔率等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在330℃制备的椰壳活性炭各项孔结构参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预氧化 微孔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会平 肖新颜 杨立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K2CO3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椰壳活性炭,探讨了K2CO3活化实验中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和活化温...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K2CO3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椰壳活性炭,探讨了K2CO3活化实验中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和活化温度是K2CO3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活性炭的得率和活性炭吸附性能受活化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K2CO3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的最优操作参数,得到了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2CO3与炭化料的质量比为2∶1,活化温度为800℃左右,活化时间为120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制备 活化 吸附 碳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活化法制备微孔发达椰壳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雪梅 蒋剑春 +2 位作者 孙康 徐凡 许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以椰壳为原料,采用热解活化法制备微孔发达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900℃,活化时间为4 h,可制得比表面积为994.42 m2/g的微孔发达活性炭,其碘吸附值为1 295 mg/g,亚... 以椰壳为原料,采用热解活化法制备微孔发达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900℃,活化时间为4 h,可制得比表面积为994.42 m2/g的微孔发达活性炭,其碘吸附值为1 295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35 mg/g。N2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在2 nm左右,总孔容积为0.503 9 cm3/g,其中微孔容积为0.430 3 cm3/g,微孔率达85.39%。对该活性炭进行CO2动态吸附实验,CO2饱和吸附容量为56.61 mg/g,在热解活化法制备椰壳过程中,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得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活化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炭制备高表面活性炭活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梦青 范壮军 +1 位作者 周亚平 周理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海南产椰壳炭和越南产椰壳炭为原料,探讨多种活化方法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900℃下气相氧化、铁催化氧化均得到比表面高于2200m2g的活性炭.磷酸钾催化氧化制备的活性炭,微孔较少,比表面达2300m2g.越南椰壳炭的炭化程度低,KOH值接活化... 以海南产椰壳炭和越南产椰壳炭为原料,探讨多种活化方法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900℃下气相氧化、铁催化氧化均得到比表面高于2200m2g的活性炭.磷酸钾催化氧化制备的活性炭,微孔较少,比表面达2300m2g.越南椰壳炭的炭化程度低,KOH值接活化的产品微孔较少,中孔较多,比表面较低.用KOH活化海南椰壳炭,得到微孔发达的活性炭,中孔较多,但经过进一步炭化以后再用KOH活化,比表面积可以提高.KOH活化的收率高于气相氧化法.500℃下用磷酸、氯化锌活化越南炭化料,孔结构没有显著的变化.测定25℃下甲烷在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表明甲烷吸附量随活性炭微孔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表面活性炭 气相氧化 活性炭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氙在椰壳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红侠 龚有进 +2 位作者 唐元明 李伟 王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094,共4页
利用脉冲进样气相色谱法研究椰壳活性炭常温吸附Xe的性能,获得了氙在椰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系数与温度、气体流速、Xe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Xe的吸附系数下降3%;气体流速在5~10cm/s范围内... 利用脉冲进样气相色谱法研究椰壳活性炭常温吸附Xe的性能,获得了氙在椰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系数与温度、气体流速、Xe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Xe的吸附系数下降3%;气体流速在5~10cm/s范围内,Xe的吸附系数不受气体流速影响;气流中Xe浓度小于10^-3mL/mL时,其吸附系数亦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常温 XE 吸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炭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苏伟 周理 周亚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附材料.本研究以椰壳炭为原料,采用水蒸气和CO2共同活化来制备活性炭.研究表明,粒径为0.28~0.90 mm的椰壳炭以水蒸气和CO2活化10~17 h 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超过 2 700 m^2/g 的活性炭.活性炭对CO2和...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附材料.本研究以椰壳炭为原料,采用水蒸气和CO2共同活化来制备活性炭.研究表明,粒径为0.28~0.90 mm的椰壳炭以水蒸气和CO2活化10~17 h 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超过 2 700 m^2/g 的活性炭.活性炭对CO2和CH4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在 25 ℃时最高吸附量分别达到20.4和 9.6 mmol/g.采用一种基于局部密度函数理论的方法计算出活性炭的孔隙主要集中在 2 nm 以下,利用孔径分布结果计算出的吸附量与实验测量值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高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活化高比表面积椰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国栋 邓先伦 +1 位作者 朱光真 郭昊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通过KOH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探索温度、时间和活化比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活化比值为5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最优。制备出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3 3...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通过KOH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探索温度、时间和活化比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活化比值为5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最优。制备出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3 360 m2/g,总孔孔容为1.798 cm3/g,平均孔径为2.140 nm,对碘的吸附性能为2 809 mg/g,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性能为67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KO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椰壳与椰壳渣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原料脱灰工艺 被引量:15
8
作者 姚伯元 黄广民 +1 位作者 窦智峰 林白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8-1463,共6页
椰壳、椰壳渣与石油焦性能差异明显,必须脱灰处理才能作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优质原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0%的H3PO4,常温下处理3h,椰壳灰分可脱至0·42%,椰壳渣可脱至0·75%·改进椰壳酸水解工艺后,椰壳渣灰分也可脱... 椰壳、椰壳渣与石油焦性能差异明显,必须脱灰处理才能作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优质原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0%的H3PO4,常温下处理3h,椰壳灰分可脱至0·42%,椰壳渣可脱至0·75%·改进椰壳酸水解工艺后,椰壳渣灰分也可脱至0·40%,满足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优质原料要求·活化后产品酸洗脱灰可提高吸附性能9%,浮选脱灰可提高吸附性能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灰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椰壳活性炭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守新 孙承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根据表面活性剂特殊的分子结构 ,以顺磁性材料为磁核 ,在其表面先后覆盖内层、外层两层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膜 ,合成磁化剂。依靠磁化剂外层单分子膜亲水基团的作用使磁化剂与椰壳活性炭键合在一起 ,活性炭因此被赋予磁性。通过对磁化剂... 根据表面活性剂特殊的分子结构 ,以顺磁性材料为磁核 ,在其表面先后覆盖内层、外层两层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膜 ,合成磁化剂。依靠磁化剂外层单分子膜亲水基团的作用使磁化剂与椰壳活性炭键合在一起 ,活性炭因此被赋予磁性。通过对磁化剂用量、pH值、活化剂等因素对椰壳磁性活性炭磁化率影响的研究。确定了椰壳磁性活性炭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MR 2 0为磁化剂、pH值为 1.8~ 2 .4、在 6 0℃时加入适当无机盐类活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磁核 表面活性 磁化剂 磁性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和椰壳活性炭混合介质修复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敬杰 蔡五田 +4 位作者 张涛 边超 刘金巍 范洵瑜 蔡月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1-555,578,共6页
铬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高浓度的铬,尤其是地下水中的Cr(Ⅵ)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研究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至关重要。应用铸铁和椰壳活性炭作为模拟柱中渗透反应格栅(PRB)的反应介质,为... 铬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高浓度的铬,尤其是地下水中的Cr(Ⅵ)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研究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至关重要。应用铸铁和椰壳活性炭作为模拟柱中渗透反应格栅(PRB)的反应介质,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发生堵塞,添加适当河沙,通过铸铁的还原作用及椰壳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研究PRB对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能。结果表明:铸铁、椰壳活性炭、河沙的质量比为3∶1∶4、Cr(Ⅵ)为400 mg/L条件下,完全穿透时反应材料对Cr(Ⅵ)整体去除率为67.0%,PRB反应介质寿命为165d;侧孔Cr(Ⅵ)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离进水口越近,材料去除Cr(Ⅵ)的能力降低越快;出水及沿程在没有Cr(Ⅵ)检出时pH为4.5~7.0,出水有Cr(Ⅵ)检出时pH均大于7.0;出水中无Cr(Ⅵ)检出时,总铁(TFe)含量较高,Fe(Ⅲ)含量较少,有大量Fe(Ⅱ)产生,出水有Cr(Ⅵ)检出时,对应的Fe(Ⅲ)和TFe检出浓度均较低,说明柱体内铸铁材料基本钝化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格栅 铸铁 活性炭 Cr(Ⅵ)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酸性大红GR染料动力学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柏泉 曾芳 +2 位作者 曾庆芳 陈建新 刘玉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0,共4页
采用椰壳制备活性炭吸附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椰壳活性炭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液固比为3.1 mL/g,磷酸质量分数为66%,活化时间为2.5 h,活化温度为602℃,此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对酸性大红GR染料的吸附容量... 采用椰壳制备活性炭吸附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椰壳活性炭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液固比为3.1 mL/g,磷酸质量分数为66%,活化时间为2.5 h,活化温度为602℃,此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对酸性大红GR染料的吸附容量为1 682 mg/g。以Design-expert7.0软件建立的工艺参数模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SEM显示,制备的活性炭具有均匀的纳米级微孔结构。制备的活性炭对酸性大红GR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酸性大红GR染料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会平 叶李艺 杨立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3-835,共3页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各种椰壳活性炭.分别研究了水蒸气活化实验中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得率、活性炭碘值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化温度是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各种椰壳活性炭.分别研究了水蒸气活化实验中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的得率、活性炭碘值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化温度是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验范围内,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时,宜将活化温度选择在850℃左右,活化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活化温度 活化时间 物理活化 制备 炭化 水蒸气 左右 研究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邓志华 刘佩琪 +1 位作者 邓清 李春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研究活性炭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以椰壳活性炭与Zn^(2+)、Cd^(2+)、Pb^(2+)和Cu^(2+)重金属离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pH、活性炭用量、振荡时间以及温度条件下,椰壳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差异。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1... 研究活性炭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以椰壳活性炭与Zn^(2+)、Cd^(2+)、Pb^(2+)和Cu^(2+)重金属离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pH、活性炭用量、振荡时间以及温度条件下,椰壳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差异。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pH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量也在增加,当pH>7时,随着pH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有所减弱,pH=7时,活性炭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最强;(2)活性炭投加量为6g时,其对这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均已达到饱和,并且对Zn^(2+)的吸附变化最显著;(3)振荡时间达到200min时,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就达到饱和,其中,活性炭对4种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Zn^(2+)>Cd^(2+)>Pb^(2+)>Cu^(2+);(4)温度达到30℃时,活性炭对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和吸附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玉新 苏伟 +2 位作者 刘聪敏 时志强 周亚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64,共5页
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椰壳活性炭,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以椰壳活性炭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质和循环伏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以椰壳活性炭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电极比电容达164 F/g。以... 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椰壳活性炭,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以椰壳活性炭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质和循环伏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以椰壳活性炭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电极比电容达164 F/g。以椰壳活性炭为吸附剂测定了NH3、CO2、CH4、N2、O2和H2在298 K的吸附等温线。椰壳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其对NH3的吸附远远大于对CO2、CH4、O2、N2和H2的吸附。以平衡吸附量的比值为参考,椰壳活性炭是适用于NH3/N2、NH3/O2及NH3/空气这些气体混合物中NH3吸附分离的优良吸附剂,可用于NH3/CH4气体混合物中NH3的吸附分离并具有吸附分离CO2/N2、CO2/O2及CO2/空气这些气体混合物中CO2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电极材料 吸附 高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椰壳活性炭和纳米级Pd/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标 王向辉 +1 位作者 谭学梅 杨建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以海南椰壳为原料,粉碎、过筛后,采用二步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先500℃下碳化,然后以KOH为活化剂,炭碱质量比1∶2、1∶3、1∶4,炉温分别为700℃、800℃和900℃在氮气保护下活化。在炭碱比1∶4,活化温度800℃时,得到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32... 以海南椰壳为原料,粉碎、过筛后,采用二步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先500℃下碳化,然后以KOH为活化剂,炭碱质量比1∶2、1∶3、1∶4,炉温分别为700℃、800℃和900℃在氮气保护下活化。在炭碱比1∶4,活化温度800℃时,得到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3275m2/g。将得到的比表面积在1100~3200m2/g活性炭通过PdCl2超声浸渍法,水合肼还原制备纳米级钯炭催化剂,经SA、XRD、TEM等分析,得出比表面积越大,纳米钯粒子在活性炭上的分布越均匀,粒子颗粒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高比表面 超声 纳米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复合改性及其对模拟烟气中CO_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小英 张惠云 +4 位作者 刘亚敏 江梅 刘明华 白生杰 林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017-17021,共5页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进行HNO3+TEPA复合改性和KOH+TEPA 复合改性,并考察活性炭复合改性前后对模拟烟气中CO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TEPA 复合改性后吸附性能提高,HNO3+TEPA 复合改性后吸附性能降低.KOH+TEPA复合改性后的活性炭...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进行HNO3+TEPA复合改性和KOH+TEPA 复合改性,并考察活性炭复合改性前后对模拟烟气中CO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TEPA 复合改性后吸附性能提高,HNO3+TEPA 复合改性后吸附性能降低.KOH+TEPA复合改性后的活性炭(OH-TEPA-AC)在303K 条件下,对模拟烟气(10%(体积分数)CO2,90%(体积分数)N2)中CO2 的静态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670mmol/g提高到1.182 mmol/g.在303K 条件下,活性炭OH-TEPA-AC对模拟烟气中CO2 的动态吸附量稳定在0.970-1.152mmol/g间,对引入水分的烟气中CO2的吸附量稳定在1.192-1.215mmol/g间,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吸附性能及对水分的稳定性.动力学分析表明,OH-TEPA-AC对模拟烟气中CO2 的平均吸附热值为-52.0kJ/mol,保证了工业实际应用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复合改性 KOH+TEPA HNO3+TEPA CO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孔结构对肌酐吸附性能影响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金表 蒋剑春 +2 位作者 孙康 卢辛成 谢新苹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0,共6页
考察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椰壳活性炭对肌酐(CR)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与肌酐吸附性能的关系,采用准一级、准二级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吸附数据拟合处理,确定了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2.5 nm的微孔对肌酐吸附有利... 考察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椰壳活性炭对肌酐(CR)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与肌酐吸附性能的关系,采用准一级、准二级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吸附数据拟合处理,确定了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2.5 nm的微孔对肌酐吸附有利,平均孔径在2.2 nm附近的椰壳活性炭肌酐吸附量为104 mg/g;活性炭对肌酐的吸附能力取决于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率的共同作用。颗粒内扩散吸附并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过程,椰壳活性炭对肌酐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t/qt=1/k2q2e+t/qe,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表明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肌酐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0椰壳活性炭与5分子筛混合吸附剂在低温低压下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中胜 高香院 杨挺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37,共5页
对使用混合吸附剂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实验测定了5分子筛与GH-0椰壳活性炭按五种比例混合后在低温低压下吸附空气时的吸附特性。实验证明,恰当地选用混合吸附剂能够综合单种吸附剂的吸附优势,弥补单种吸附剂在特定压力区间下的... 对使用混合吸附剂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实验测定了5分子筛与GH-0椰壳活性炭按五种比例混合后在低温低压下吸附空气时的吸附特性。实验证明,恰当地选用混合吸附剂能够综合单种吸附剂的吸附优势,弥补单种吸附剂在特定压力区间下的吸附性能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分子筛 活性炭 低温 吸附剂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强 兰丽娟 盖东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2-344,共3页
研究了改性椰壳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效率,证明盐酸改性可以有效提高椰壳活性炭对于甲苯的吸附效率,浸渍溶液的酸性越强则效率越高。硫酸、硝酸和柠檬酸改性的椰壳活性炭的吸附效率也有所增加。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析,椰壳活性炭具... 研究了改性椰壳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效率,证明盐酸改性可以有效提高椰壳活性炭对于甲苯的吸附效率,浸渍溶液的酸性越强则效率越高。硫酸、硝酸和柠檬酸改性的椰壳活性炭的吸附效率也有所增加。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析,椰壳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结构,部分位置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孔径约为5—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甲苯 吸附 盐酸 改性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在椰壳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月红 宁平 +2 位作者 彭金辉 张世敏 张利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以椰壳炭为原料,水为活化剂,利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仪对椰壳炭活化的机理、浸渍时间、反应热效应以及微波辐照对椰壳活性炭制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不同的椰壳炭都有一个吸热脱水失重阶段。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 以椰壳炭为原料,水为活化剂,利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仪对椰壳炭活化的机理、浸渍时间、反应热效应以及微波辐照对椰壳活性炭制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不同的椰壳炭都有一个吸热脱水失重阶段。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活化点、失重率以及相应放热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均增加,当浸渍时间由24h延长到48h时,390~998℃失重率由11.001%增加到32.048%,放热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由660℃增加为855℃,放热效应有利于水蒸气与椰壳炭在800~900℃高温下的吸热活化反应,同时有利于使水一椰壳炭通过微波辐照迅速达到活化反应温度,为椰壳活性炭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活化剂 微波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