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起爆方式对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速度分布的影响
- 1
-
-
作者
邓宇轩
张先锋
刘闯
李鹏程
马正伟
刘子涵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10,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41202,12202205)。
-
文摘
为研究椭圆截面战斗部在不同起爆方式下破片速度的分布特性,建立了5种具有不同短长轴比的椭圆截面战斗部数值模拟模型。开展了端面中心单点、短(长)轴中点双点、短长轴中点4点以及端面面起爆5种起爆方式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起爆方式下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的速度分布及能量输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径向方向,战斗部在不同起爆方式下破片最大径向速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由长轴至短轴方向对数增长,且随着短长轴比的增大,短长轴方向破片速度差值逐渐减小。然而,不同起爆方式下椭圆截面战斗部最大速度截面上破片速度平均值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端面起爆时的破片径向平均速度最高,单点起爆最低,且随着起爆点数量的增加,最大速度截面上的破片的整体平均速度逐渐增大。在轴向方向,受端面稀疏波的影响,不同方位角最大破片速度均出现在靠近非起爆端1/4处,且起爆点在短轴轴线上相较于在长轴轴线上会提高靠近起爆端长轴方向的破片速度,但短轴方向沿轴向的破片速度分布无明显差异。此外,不同起爆方式对椭圆截面装药爆炸能量输出特性无明显影响,其中27%的装药能量转化为壳体动能,有50%的能量被壳体断裂变形以及空气冲击波消耗。
-
关键词
椭圆截面战斗部
爆炸驱动
破片速度
起爆方式
能量输出
-
Keywords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warhead
detonation drive
fragment velocity
initiation model
energy output
-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椭圆截面战斗部爆轰驱动壳体的断裂及毁伤特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邓宇轩
张先锋
刘闯
刘均伟
李鹏程
盛强
肖川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集团公司
-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206,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41202,12202205)。
-
文摘
为研究椭圆截面战斗部爆轰驱动下壳体破片的形成机制和毁伤特性,设计了5种装药质量和壳体质量比相同而短长轴比不同的战斗部,开展了静爆威力试验,获得了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径向速度分布规律,并结合细观观测方法分析了爆轰驱动下壳体断裂过程及破片损伤特性,通过测量破片对Q235钢板的侵彻开坑参数,量化了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的侵彻毁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速度由短轴至长轴方向呈对数趋势增长,相较于圆形截面战斗部存在明显的速度增益,短长轴比为0.40时,增益达到83%;靠近长轴处,由于壳体受到滑移爆轰为主导的驱动作用,壳体内部环向拉应力导致破片内表面出现拉伸裂纹,随着短长轴比增大,破片表面裂纹逐渐消失,而在战斗部短轴处,散心爆轰占据主导地位,壳体主要受到径向压应力作用,并未出现裂纹损伤;受端面稀疏波影响,战斗部轴向最大毁伤威力出现在距离非起爆端1/4处,而在战斗部径向方向,短长轴比为0.40时,短轴毁伤威力达到长轴的1.83倍,且该差异随着短长轴比增大逐渐减小。
-
关键词
椭圆截面战斗部
爆轰驱动
破片
毁伤特性
-
Keywords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warhead
detonation drive
fragment
damage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O385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解文辉
乔立刚
徐全振
魏许昌
-
机构
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6-202,共7页
-
文摘
为研究椭圆截面战斗部毁伤特性,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椭圆截面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椭圆截面战斗部在短轴方向的破片速度、破片分布密度全部高于长轴方向,在长短轴之比a/b=1.8条件下,短轴方向相对长轴方向的破片速度增益可以达到15%以上,破片分布密度增益可以达到440%以上,验证了椭圆截面战斗部具有在短轴方向毁伤增强的典型特点,在椭圆截面战斗部应用时,应考虑采用椭圆截面的短轴方向作为打击目标的主要方向。
-
关键词
椭圆截面战斗部
破片速度
破片分布密度
数值模拟
试验
-
Keywords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warhead
velocity of fragment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frag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
-
分类号
TJ410.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椭圆变截面侵爆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分析
- 4
-
-
作者
张璐
刘海鹏
刘彦
安骋远
王璐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4,共8页
-
文摘
为研究爆轰驱动作用下椭圆变截面战斗部破片分布及破片速度规律,进行了多发椭圆变截面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试验。通过LS-DYNA软件,采用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方法对战斗部壳体膨胀破裂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底部中心点起爆方式下的椭圆变截面战斗部径向及轴向破片飞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方向破片飞散规律为短轴方向破片速度及破片分布密度均大于长轴方向,二者随径向方位角增大而增大,且随着长短轴之比增大,此现象更明显。底部截面长短轴之比为1.4的椭圆变截面战斗部,短轴-长轴破片速度差达到18.7%,在短轴方向的破片数目约为长轴方向4.55倍。轴向方向上由于不断变化的截面装填比以及长短轴之比,不同径向方位角处的轴向破片速度分布不同,随着径向方向角增大,轴向速度最大破片位置由壳体底部附近逐渐靠近壳体中部。
-
关键词
椭圆变截面战斗部
破片飞散场
破片速度
LS-DYNA
-
Keywords
elliptical variable cross-section warhead
fragment distribution
fragment velocity
LS-DYNA
-
分类号
TJ410.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