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160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其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18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 加味治疗 颈椎患者 脑血流速度 口服治疗 治疗前后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伸手法力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成钢 王德瑜 +4 位作者 邵湘宁 江永桂 詹育和 韩玲 谭李红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推拿间歇性拔伸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椎 基底动脉供血的相关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30例 ,分别设治疗A、B、C组和对照D组。做推拿基础手法后 ,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研究手法 ,进行不同力量的拔伸 (A组... 目的 :探讨推拿间歇性拔伸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椎 基底动脉供血的相关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30例 ,分别设治疗A、B、C组和对照D组。做推拿基础手法后 ,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研究手法 ,进行不同力量的拔伸 (A组为体重的 1/ 10、B组为体重的 1/ 7、C组为体重的1/ 5 ) ,对照D组不进行拔伸。结果 :通过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CD检测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s、Vd及Vm参数进行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A、B、C组与对照D组比较 ,P <0 0 1,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B组与治疗A、C组比较 ,P <0 0 1,其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拔伸力在体重的 1/ 7时 ,临床疗效最好且椎 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改善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伸力度 手法 动脉颈椎 -动脉供血 相关性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颈试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美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转颈试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应用TCD对98例CSA患者和86例正常人做常规及转颈试验检查,经枕窗分别检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Vm)。结... 目的:探讨转颈试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应用TCD对98例CSA患者和86例正常人做常规及转颈试验检查,经枕窗分别检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Vm)。结果:CSA组TCD转颈试验阳性率为96%,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仅为1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SA组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p和Vm转颈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p和Vm转颈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转颈试验测定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有助于提高TCD对CSA患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转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160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其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年第5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 桂枝 葛根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活血熄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茂刚 杨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熄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川芎嗪片对照组(30例)和滋肾息风活血治疗组(30例),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熄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川芎嗪片对照组(30例)和滋肾息风活血治疗组(30例),治疗组予滋肾活血熄风汤,对照组予川芎嗪片,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53.3%(P<0.01);两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滋肾活血熄风综合治疗VB-TIA较单用活血化瘀药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活血熄风汤 -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肾虚血瘀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林 吴国良 +3 位作者 林健祥 孙水杰 林福胜 赵月欢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气血虚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 目的:探究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气血虚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发作频率降低(P<0.05),持续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Vm增快(P<0.05),PI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治疗气血虚型眩晕效果显著,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增加脑供血量,有效控制眩晕发作,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督脉 眩晕 气血虚 归脾汤 -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6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杨利 赵益业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21期14-14,共1页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98例,治疗前经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42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组 气血亏虚 参麦注射液 临床观察 彩色经颅多普勒 临床资料 就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的颅脑多普勒血流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雷中玉 李跃群 +1 位作者 李云峰 张士奇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0-42,共3页
采用Medaonics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0例确诊为颈椎病伴头晕病人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其结果表明颈椎病变因解剖结构关系,对颈内动脉血流速无影响,主要影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或减低,血管痉挛... 采用Medaonics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0例确诊为颈椎病伴头晕病人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其结果表明颈椎病变因解剖结构关系,对颈内动脉血流速无影响,主要影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或减低,血管痉挛或狭窄处远端显示血流速减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异常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血液流速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IL-1β、TNF-α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樊烜婷 吴昊 +1 位作者 董秋梅 史光耀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al artery type,CSA)模型兔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S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氢...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al artery type,CSA)模型兔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S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和硬化剂局部注射联合法建立复合型肾督虚瘀CSA模型兔,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颈复康组、通督活血汤高剂量组、通督活血汤中剂量、通督活血汤低剂量组,共7组,连续给药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模型兔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兔椎间盘组织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通督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椎间盘组织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通督活血汤各剂量组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督活血汤可明显减少CSA模型兔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降低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CSA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活血汤 动脉颈椎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改善兔椎动脉型颈椎病血供时效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超 朱俊琛 +5 位作者 熊应宗 马幸福 郑智文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8期769-774,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观察推拿改善椎动脉血流量时效性的特点,以及基于NPY、ET-1探讨这种时效性的物质基础。方法:将50只6月龄体质量为(2.0±0.5)kg,雌雄各半的清洁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 目的:通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观察推拿改善椎动脉血流量时效性的特点,以及基于NPY、ET-1探讨这种时效性的物质基础。方法:将50只6月龄体质量为(2.0±0.5)kg,雌雄各半的清洁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10 min组、推拿20 min组和推拿30 min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行注射硬化剂法制备CSA家兔模型,推拿10、20、30 min组行相应时长的推拿治疗,每日1次,连续1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Peri Flux 5000激光多普勒仪检测各组家兔椎动脉血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PY、ET-1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量变化方面比较:模型组(0.009±0.775)PU与推拿10 min组(5.117±0.712)P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推拿20 min组(11.634±0.999)PU、30 min组(11.831±0.992)P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10 min组与推拿20、3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20 min组与推拿3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NPY含量变化方面比较模型组(-0.327±0.863)pg/ml与推拿10 min组(24.518±6.027)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推拿20 min组(46.141±8.196)pg/ml、推拿30 min组(47.091±10.69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10 min组与推拿20、3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推拿20 min组与推拿3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1含量变化方面比较模型组(0.300±1.109)pg/ml与推拿10 min组(3.283±13.38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推拿20 min组(36.701±8.928)pg/ml、推拿30 min组(37.719±7.320)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10 min组与推拿20、3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推拿20 min组与推拿3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治疗CSA家兔需要达到20 min时才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流量,但是继续延长推拿时间则无明显效果,推拿这种时效性特点的物质基础与血清中NPY和ET-1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推拿 神经肽Y 血管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误诊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洪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偏头痛 误诊 中西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
12
作者 王娜莎 韩波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BI组(106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血清ANA。结果:1)VBI组ANA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BI组患者各...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BI组(106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血清ANA。结果:1)VBI组ANA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BI组患者各证型除痰湿中阻证组外,其余各证型组ANA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证型ANA阳性比例高低依次为: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健康对照组;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与健康对照组ANA阳性比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BI患者各证型与ANA阳性比例高低有一定联系,早期ANA检测可评估VBI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紊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证 抗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证候分布及其与MSCTA诊断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书亭 周永红 +3 位作者 李薇 焦占红 谭莉丽 王晓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64-665,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证候分布及其与MSCTA诊断的相关性,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火...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证候分布及其与MSCTA诊断的相关性,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火内扰、阴虚阳亢、气虚血瘀、髓海不足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对患者进行MSCTA检查、凝血机制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CTA结果显示各证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动脉内径均有明显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4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气虚血瘀证<髓海不足证<阴虚阳亢证及痰火内扰证,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虚阳亢证与痰火内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患者血浆中PT、APTT均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4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PT气虚血瘀证<髓海不足证<痰火内扰及阴虚阳亢证,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虚阳亢证与痰火内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APTT髓海不足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阳亢证及痰火内扰证,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PT、APTT水平及MSCTA诊断结果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PT APTT MSCTA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国健 刘和强 +1 位作者 彭从健 丘伟中 《现代医院》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和对脑血管供血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病人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西其丁注射液100ml,每次1次,14d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和对脑血管供血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病人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西其丁注射液100ml,每次1次,14d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口服。连续使用14d。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TCD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好转,TCD提示血流速度及舒张收缩功能有好转。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2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通心络胶囊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通心络胶囊 疗效观察 治疗组 -动脉供血不足 症状体征 对照组 住院 静脉滴注 连续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秀军 曹宏霞 +1 位作者 毕焕杰 党荣良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5X期345-346,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作者关于其发展原因,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CT、DSA和MRA的临床应用[1~4],扩大和丰富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内容。
关键词 动脉颈椎 机理研究 动脉 动脉狭窄 钩突关节 横突孔 交感颈椎 临床应用 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慧辉 许茂盛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CSA是临床常见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CSA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各种机械性压迫及牵拉导致椎动脉的狭窄;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的血管痉挛;椎动脉本身退行性病变及畸形;血管内皮素等体液因子的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诊断方法 影像学 ARTERIAL 动脉供血不足 机械性压迫 神经根颈椎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喆 《天津药学》 2010年第6期29-30,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由于颈椎退变包括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位或上关节突向方滑脱,都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由于颈椎退变包括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位或上关节突向方滑脱,都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和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颈椎病患者中约70%有椎动脉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临床症状 天麻素注射液 疗效观察 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 脑供血不足 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丽莎 黄琼 高彩林 《甘肃中医》 2008年第12期16-17,共2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存在。过度紧张、劳累、激动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眩晕,伴恶心、耳鸣、四肢无力,严重时会出现构音困难、大小便失禁及意...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存在。过度紧张、劳累、激动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眩晕,伴恶心、耳鸣、四肢无力,严重时会出现构音困难、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尚无快速有效的缓解方法,近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前后血管舒缩功能有明显变化。步长脑心通是一种有效扩张血管的新型中药制剂。笔者通过测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中内皮素与P物质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步长脑心通胶囊扩血管的机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动脉供血不足 步长脑心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颀 王丹 张春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21期16-16,共1页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8年3月~2009年4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84例,治疗前经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8年3月~2009年4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84例,治疗前经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治疗组 疗效对比 通络颗粒 -动脉供血不足 彩色经颅多普勒 临床资料 就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7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柯心 刘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7期40-41,共2页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汉代张...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的患者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加味治疗 温胆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痰浊中阻 中老年人 反复发作 中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