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盘移植实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阮狄克 陆瓞骥 +4 位作者 周鸿奇 沈根标 孙宏慧 罗卓荆 梁智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实验在6只猴体上制备自体椎间盘移植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生理载荷下屈伸活动时移植椎间盘的刚度(stiffness)变化。结果表明:术后2月,移植的L3~4椎间盘在整个屈伸活动中较上、下正常对照椎间盘的变形增大;术后... 本实验在6只猴体上制备自体椎间盘移植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生理载荷下屈伸活动时移植椎间盘的刚度(stiffness)变化。结果表明:术后2月,移植的L3~4椎间盘在整个屈伸活动中较上、下正常对照椎间盘的变形增大;术后4月,移植椎间盘变形接近正常对照椎间盘;术后6月,移植椎间盘刚度明显恢复。实验结果提示术后早期有腰椎节段性不稳倾向,中晚期稳定性恢复,移植椎间盘可满足生理活动功能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子 椎间盘移植 刚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移植实验──生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宏慧 阮狄克 +8 位作者 沈根标 郝家骥 陆瓞骥 梁智仁 崔海相 罗卓荆 周勇 张盈华 刘智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5期205-208,共4页
恒河猴12只,于L_(3 ̄4)行自体间盘移植手术。对术后不同时间移植间盘进行生化分析,测定了间盘组织的水、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术后2月蛋白多糖及水含量降低,胶原含量升高,髓核较纤维环变化明显。术后4月蛋... 恒河猴12只,于L_(3 ̄4)行自体间盘移植手术。对术后不同时间移植间盘进行生化分析,测定了间盘组织的水、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术后2月蛋白多糖及水含量降低,胶原含量升高,髓核较纤维环变化明显。术后4月蛋白多糖及水含量进一步降低,胶原含量回升,与对照组已无统计学差异,水份和胶原含量较,4月无明显变化。提示:椎间盘移植后虽然在早朝有退变倾向,但在后期这种退变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子 椎间盘移植 蛋白多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10 位作者 张超 丁宇 侯黎升 陆瓞骥 孙宏慧 马远征 伍骥 李超 王德利 徐成 吴淑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多中心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全组共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37~58岁,...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多中心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全组共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7例。均经颈前入路手术行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不使用任何内固定。术后常规行血常规等化验检查,定期复查颈椎X线片、CT及MRI,分别观察椎间盘愈合情况,测量移植椎间盘信号灰度值及钆喷酸葡胺对移植椎间盘的增强成像情况。临床功能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JOA评分系统评估,全身情况采用SF-36功能量表评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失血量55ml。术后血常规等检查均正常,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颈肩及上肢疼痛VAS评分、NDI、JOA评分、SF-36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移植椎间盘高度有下降趋势,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4.08±1.75mm,是术后即刻高度的76%;屈伸活动度与术后即刻比较有增加趋势,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9.91°±4.65°;移植椎间盘MRI信号灰度值术后即刻为0.39±0.08,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0.15±0.07(P〈0.05)。钆喷酸葡胺MRI增强扫描6h椎间盘灰度值达0.62±0.04,与增强前(0.28±0.0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椎间盘的旋转活动中心术后逐渐向椎间盘后下方移动,与术前比较在X、Y轴上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远期虽有退变但仍能保持良好椎间高度与活动度,椎间盘营养通道得以重建,旋转活动中心趋向生理中心。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植 同种异体 椎间盘疾患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病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淑华 李天 +1 位作者 刘蕊 李海峰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32-33,共2页
对12例颈椎间盘疾病患者采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结果术后3~4d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去除颈托开始颈椎活动度的训练,10~14d出院,出院时JOA评分14.75分,颈部前屈达10°~20°、后伸10°~15°。随访2.0~5.5年,颈部... 对12例颈椎间盘疾病患者采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结果术后3~4d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去除颈托开始颈椎活动度的训练,10~14d出院,出院时JOA评分14.75分,颈部前屈达10°~20°、后伸10°~15°。随访2.0~5.5年,颈部前屈、后伸活动范围达6.3°~13.2°。提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效果较好,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沟通训练、体位训练、上下床训练及镇痛处理,术后保持颈椎稳定度,早期进行颈椎活动度训练、肢体精细功能训练等,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伤病 椎间盘突出症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移植实验──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阮狄克 沈根标 +8 位作者 孙宏慧 陆瓞骥 梁智仁 隋延仿 苏勤 罗卓荆 崔海相 周勇 施新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观察了6只猴自体腰椎间盘移植术后不同时期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移植椎间盘高度术后1~3月呈下降趋势,4~6月呈恢复上升趋势。大体形态观察,移植间盘髓核的反光性减弱,呈较粘稠状。光镜下纤维环和终板软骨结构无明显... 观察了6只猴自体腰椎间盘移植术后不同时期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移植椎间盘高度术后1~3月呈下降趋势,4~6月呈恢复上升趋势。大体形态观察,移植间盘髓核的反光性减弱,呈较粘稠状。光镜下纤维环和终板软骨结构无明显改变,髓核中有部分细胞退变,同时亦有软骨样纤维细胞再生,表明间盘组织对损伤有一定的自体修复能力。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猴自体椎间盘移植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子 椎间盘移植 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康复护理及一年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淑华 丁宇 +2 位作者 王超锋 刘蕊 李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8期41-42,46,共3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康复护理,分析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情况以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15例颈椎盘伤病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术,对患者进行相关围术期护理及出院康复护理指导;于手术前、术后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康复护理,分析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情况以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15例颈椎盘伤病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术,对患者进行相关围术期护理及出院康复护理指导;于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行日本矫形外科学学会(Japom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活动度测量。结果所有病例神经、脊髓受损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了明显的恢复或缓解。术后1年JOA评分为(14.7±2.1),比术前的(10.6±1.7)有了明显提高(P<0.05)。颈椎活动度术前(41.5±11.7)。术后1周(30.3±5.6)。1年后(37.6±20.5)。可见术后1周及1年后颈椎活动度均有减低(P<0.05),但1年后颈椎活动度与术后1周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能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及颈椎活动度的维持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为同类手术的护理指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颈椎间盘 椎间盘移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与椎间盘移植初探
7
作者 周勇 郭照江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4期204-205,共2页
耗散结构理论与椎间盘移植初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西安710038)周勇第四军医大学(西安710032)郭照江人体椎间盘的结构与功能本来是一对矛盾,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椎间盘的结构决定其运动、承载、分散压力... 耗散结构理论与椎间盘移植初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西安710038)周勇第四军医大学(西安710032)郭照江人体椎间盘的结构与功能本来是一对矛盾,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椎间盘的结构决定其运动、承载、分散压力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作用。患者损伤、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椎间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移植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晓华 邵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31-233,共3页
椎间盘移植实验研究进展于晓华,邵宣自Barr(1934年)首先开展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以来,本症的手术治疗已广泛开展。但手术治疗存在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即究竟取出多少髓核为宜。一些学者主张仅取出突出部分,以保留椎间隙高... 椎间盘移植实验研究进展于晓华,邵宣自Barr(1934年)首先开展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以来,本症的手术治疗已广泛开展。但手术治疗存在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即究竟取出多少髓核为宜。一些学者主张仅取出突出部分,以保留椎间隙高度,但常导致术后复发。另一些学者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植 动物模型 实验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同种异体椎间盘复合髓核细胞移植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辛洪奎 张超 +4 位作者 王德利 吴剑宏 王超峰 何勍 阮狄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5-842,共8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椎间盘复合髓核细胞移植的转归,观察转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髓核细胞介入椎间盘移植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常规分离8周龄比格犬髓核细胞,将PKH-26标记的传2代髓核...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椎间盘复合髓核细胞移植的转归,观察转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髓核细胞介入椎间盘移植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常规分离8周龄比格犬髓核细胞,将PKH-26标记的传2代髓核细胞(NPc)和转hTERT基因髓核细胞(hTERT—NPc)分别注射入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椎间盘内构建组织工程化同种异体椎间盘。选择12月龄同种犬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hTERT—NPc组织工程化的同种异体椎间盘(A组)、NPc组织工程化的同种异体椎间盘(B组)以及未组织工程化的同种异体椎间盘(C组)。每只犬于术后4、8、12周行正侧位X线片及MRI检查,观察移植椎间盘同宿主椎体愈合情况、移植椎间盘高度和信号变化情况:手术后12周麻醉状态下处死实验动物取L1~L7段脊柱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取移植椎间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X线及MRI检查结果显示3组移植椎间盘与宿主椎体均实现了良好的骨性融合,其中C组椎间盘术后出现了呈进展趋势的退行性改变,至移植后12周,其椎间盘高度及髓核信号比灰度值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生物力学显示术后12周时,C组移植椎间盘在屈伸和旋转方向的活动度显著性大于A、B两组(P〈0.05),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A、B组移植椎间盘髓核区域内有红色荧光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B两组移植椎间盘结构保持较好,外形类似软骨细胞的髓核细胞数量较多,排列较为规则;C组髓核形态保持欠佳,结构较为紊乱,髓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欠饱满,退行性改变明显。RT—PCR分析显示术后12周时A组髓核内可检测到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结论:犬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存活,通过复合NPc可延缓椎间盘移植后的退行性改变:hTERT-NPc介入具有更好的保持异体椎间盘功能的潜力,有望保证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移植 同种异体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转染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或异体椎间盘节段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勇 沈根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节段移植 动物实验 自体移植 异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