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阿海 关炳瑜 +2 位作者 王晓锋 朱斌 贺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和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试验组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分型分为突出型、轻度脱垂游离型及重度脱垂游离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术前、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 VAS 评分、ODI 评分和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结果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重度脱垂游离型患者的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显著低于突出型和轻度脱垂游离型患者(P<0.05),而三者间 ODI 评分和 VAS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椎间盘重度脱垂游离型病变其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盘突出症 单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L_5/S_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髓核摘除术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丰平 赵红卫 +3 位作者 董军峰 陈海丹 刘扬 罗茗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完成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的髓核摘除术操作技巧。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4月,对148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实施经后外侧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完成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的髓核摘除术操作技巧。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4月,对148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实施经后外侧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7.27±0.73)分降为(1.88±0.28)分,无感染、硬脊膜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6个月,平均16.2月。椎间盘突出复发或下肢疼痛加重9例。术后3个月[(1.82±0.32)分]、末次随访[(1.80±0.32)分]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00),术后各时点腿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28±1.62)分]、末次随访[(11.88±1.5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31.13±2.45)分]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可、差分别为118、16、5、9例,优良率90.5%(134/148)。结论 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患者通过后外侧椎间孔入路行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的基础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高髂嵴 孔成形术 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恢复进程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叶必宏 叶绿 +4 位作者 毛显禹 潘录录 陈炳 宋丰军 王庆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医院94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医院94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在PELD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进行干预,疗程4周,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检测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PEG_(2))及五羟色胺(5-HT)水平,并随访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VAS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时血清SP和PEG_(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清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P和PEG_(2)水平低于对照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联合康复训练用于LDH患者PELD术后干预有利于减轻局部疼痛和促进腰椎功能,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P、PEG_(2)和5-HT等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康复训练 温针灸 功能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罗进 兰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8-3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放性手术组(42例)和孔镜组(38例)。观察两组病员术前术后...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放性手术组(42例)和孔镜组(38例)。观察两组病员术前术后VAS、ODI、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优良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员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术时间孔镜组长于常规组之外,其余孔镜组均低于常规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员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平均值孔镜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员时,在熟练地掌握了孔镜技巧后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是较好的选择。PTED近期疗效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组,并且住院费用花费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板开窗摘除术 中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郁凯 杨忠 +3 位作者 李爱民 李响 朱本清 张殿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0-22,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0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TED组和Micro组,各19例,分别行PTED和...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0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TED组和Micro组,各19例,分别行PTED和Micro.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的神经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椎间高度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8.996、214.279,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3、12个月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Micro组(P<0.05).PTED组不同时间的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0,P=0.854);Micro组不同时间的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P=0.854).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腰椎动力位X线活动度>10°者3例,其中PTED组1例,Micro组2例,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进一步加重.结论 PTED和Micro治疗LDH的效果均良好,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作为治疗LDH的选择方案.PTED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移位 经皮孔镜摘除术 显微镜下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69
6
作者 李振宙 吴闻文 +1 位作者 侯树勋 商卫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25例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间盘源性腰痛,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内VAS评...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25例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间盘源性腰痛,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内VAS评分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MacNab评分。结果2例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破裂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25例随访6~10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4±0.97,术后1周VAS评分0.80±0.65,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为0(0~2),术后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Kruskal-Wallis法秩和检验,H=61.680,P=0.000),且术后6个月内腰痛VAS评分无明显反弹。术前伴有下肢疼痛不适的4例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按照MacNab评分标准,6个月随访时11例优,12例良,2例可,优良率92.0%(23/2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间盘源性腰痛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源性腰痛 射频 孔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个体化预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6
7
作者 邱洪波 唐乐 +2 位作者 何甜 丁茜 曹炯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7-822,共6页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后复发的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4例行PELD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后复发的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4例行PELD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LDH患者PEL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患者年龄、糖尿病史、病程、工作强度、椎间盘退变程度(IDDG)是影响LDH患者PEL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944(95%CI:0.902~0.963)和0.969(95%CI:0.911~0.978),两组的校正曲线均与标准曲线拟合较好,两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4和0.969,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本研究基于LDH患者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LDH患者行PELD手术治疗的术前评估和适应证选择,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复发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脊柱内镜术后残存疼痛 被引量:2
8
作者 邢帅 王红强 +5 位作者 高延征 张锴 杨光 曹臣 陈书连 张广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discectomy,PT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对于病程时间较长或突出较重的病人而言,PTED术后仍存在残存疼痛等...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discectomy,PT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对于病程时间较长或突出较重的病人而言,PTED术后仍存在残存疼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应用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局部理疗、神经阻滞治疗等[1~3],但其疗效值得商榷。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具有镇痛、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 神经妥乐平 病程时 神经阻滞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局部理疗 脊柱内镜 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