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后凸畸形与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焦根龙 赵明杰 +2 位作者 潘永勤 蔡树鹏 林永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爆裂性胸腰椎胸腰段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评价椎管狭窄程度、后凸畸形对神经损伤的影响及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4例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例,经过随访半年到6年(平均2.6年),回顾性评价ASIA评分、椎管狭窄率、后... 目的:通过观察爆裂性胸腰椎胸腰段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评价椎管狭窄程度、后凸畸形对神经损伤的影响及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4例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例,经过随访半年到6年(平均2.6年),回顾性评价ASIA评分、椎管狭窄率、后突角与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144例病例中有47例有神经损伤及其伤后ASIA评分平均为32(0-50分),随诊结束时平均为44.2(24~50分),除2例死亡外,总恢复率达68.6%.A组(无神经损伤)、B组(不全瘫)、C组(全瘫)3组之间的椎管狭窄率、后突角无显著差异性(P>0.05);椎管狭窄率、后突角与伤后ASIA评分、最后ASIA评分和恢复率三者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椎管狭窄率和后突角不能完全作为评价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后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胸腰椎骨折 神经损伤 椎管狭窄程度 后凸畸形 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前相邻节段退变对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卓然 周思宇 +2 位作者 郭扬 陈仲强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术前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对腰椎融合术后中长期预后的影响,比较术前邻近节段椎管狭窄的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对相邻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 目的:分析术前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对腰椎融合术后中长期预后的影响,比较术前邻近节段椎管狭窄的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对相邻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植骨融合术的59例患者(男27例,女32例),年龄38~80岁,平均63.0±9.6岁。所有患者均融合至S1,平均随访时间为80.7±7.4个月(72~96个月)。收集患者体重指数(BMI)、术前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腰椎MRI、腰椎正侧伸屈位X线。用MRI与X线片判定术后ASD情况,观察指标包括相邻节段椎间盘Pfirrman分级、椎管狭窄程度、节段不稳定、椎间隙高度、椎体前后缘骨赘等。应用椎管内脑脊液闭塞程度与Pfirrman分级评价术前邻近节段退变的程度。若在随访期内出现下肢神经症状加重或腰痛加重,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为ASDis。以末次随访是否出现ASDis分组,比较组间影响因素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末次随访时ASDis的危险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共38例患者(38/59,64.4%)出现影像学上ASD,其中9例患者(9/59,15.3%)诊断为ASDis。共40例患者(40/59,67.8%)术前相邻节段椎管无明显狭窄,评为0级,其中2例末次随访时出现ASDis;共19例患者(19/59,32.2%)术前相邻节段椎管存在轻度狭窄,评为1级,其中7例末次随访时出现ASDis。术前不同相邻节段椎管形态的患者ASDis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相邻节段椎管的狭窄程度与融合节段长短为影响ASDis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术前相邻节段退变程度的评估,应重视相邻节段椎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椎管狭窄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显著增加术后中长期相邻节段病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节段病变 术前退变 椎管狭窄程度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