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剖宫产术应用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A组、GA组各35例。CSA组手术采用布比卡因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待麻醉平面...目的观察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剖宫产术应用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A组、GA组各35例。CSA组手术采用布比卡因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待麻醉平面达到T6开始手术;GA组手术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记录产妇术前血小板计数、术中出血量、从手术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UIDI)。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和麻醉后5、10、20、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观察产妇有无恶心呕吐、头痛、马尾综合征、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 CSA组UIDI短于GA组(P<0.05)。CSA组麻醉后5 min的MAP低于GA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5分,GA组6~8分者8例,CSA组为2例,两组相比,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9~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A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头痛1例(术后第3天缓解),GA组分别为5、0例。两组均未发生马尾综合征和术中知晓情况。结论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安全可行,对胎儿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坐位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实施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后5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各分值段发生率。结果两组均麻醉穿刺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剖宫产过程顺利。麻醉后5 min,两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5 min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5 min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各分值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不同麻醉体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坐位麻醉更有利于产妇顺利手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剖宫产术应用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A组、GA组各35例。CSA组手术采用布比卡因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待麻醉平面达到T6开始手术;GA组手术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记录产妇术前血小板计数、术中出血量、从手术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UIDI)。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和麻醉后5、10、20、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观察产妇有无恶心呕吐、头痛、马尾综合征、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 CSA组UIDI短于GA组(P<0.05)。CSA组麻醉后5 min的MAP低于GA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5分,GA组6~8分者8例,CSA组为2例,两组相比,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9~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A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头痛1例(术后第3天缓解),GA组分别为5、0例。两组均未发生马尾综合征和术中知晓情况。结论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安全可行,对胎儿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坐位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实施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后5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各分值段发生率。结果两组均麻醉穿刺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剖宫产过程顺利。麻醉后5 min,两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5 min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5 min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各分值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不同麻醉体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坐位麻醉更有利于产妇顺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