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构成——167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飞 管韵致 +4 位作者 王洪立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 :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构成情况。方法 :对2006年1月-2014年8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67例、平均年龄49.5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髓外... 目的 :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构成情况。方法 :对2006年1月-2014年8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67例、平均年龄49.5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髓外硬膜下肿瘤女性∶男性比例为1.17∶1,167例患者中75.6%存在疼痛症状,40.1%存在感觉障碍,34.9%存在运动障碍,4.4%合并有大小便功能障碍。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中有120例神经鞘瘤,34例脊膜瘤,其他类型肿瘤相对较少。神经鞘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1.3岁,脊膜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5±2.6岁;神经鞘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脊膜瘤患者女性∶男性比例为5.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鞘瘤好发于胸腰段(47.9%),脊膜瘤好发于胸段(35.3%)。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根性疼痛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67.5%和35.3%,感觉障碍症状为28.2%和76.5%,肌力减退症状为25.6%和73.5%,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1,P〈0.001,P〈0.001)。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体积在10cm3以内的亚组分析中,神经鞘瘤的平均体积为(3.5±2.2)cm^3,脊膜瘤的平均体积为(2.3±1.8)cm^3,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主要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为主。脊膜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比神经鞘瘤大;神经鞘瘤好发于胸腰段,脊膜瘤好发于胸段;神经鞘瘤的症状以根性疼痛为主,脊膜瘤的症状以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病理类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加贝 李忱 +2 位作者 顾锐 高忠礼 王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994,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IDEM)的手术方法,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治疗16例IDE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9岁。肿瘤位于...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IDEM)的手术方法,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治疗16例IDE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9岁。肿瘤位于颈段3例,胸段4例,胸腰段9例。14例患者行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2例患者术中改为全椎板入路切除肿瘤。通过患者术前和术后Frankel分级评价半椎板入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0mL(150~500mL),手术时间140min(90~200min)。肿瘤体积最大4.0cm×1.5cm×1.5cm,最小1.5cm×1.0cm×1.0cm。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1例,脊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1例。16例患者中,术前Frankel分级B级3例,术后提高为C级;术前C级5例,术后提高为D级;术前D级7例,术后提高为E级。神经鞘瘤11例,脊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1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3.7个月。16例患者均未见复发且脊柱稳定性良好。行半椎板入路及全椎板入路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5和475mL。结论:半椎板切除术治疗IDEM具有损伤较小、出血较少等优点,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摘除IDEM的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半椎板切除术 显微科手术 Frankel分级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宗少晖 高太行 +4 位作者 李兵 张冉 李书振 杨渊 杨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63-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53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和同期行非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结...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53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和同期行非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显微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住院时间短(P=0.02<0.05),术后并发症少(P=0.04<0.05),近期临床疗效优于非显微组(P=0.037<0.05)。2组远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近期疗效优于非显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显微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学祥 邹英华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37-39,共3页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蒋学祥,邹英华,高玉洁由于MR影像能够直接显示椎管病变的位置、形态、结构等特征,因而对椎管内各种肿瘤的定位与鉴别诊断,MR检查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检查,成为诊断椎管肿瘤的首选...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蒋学祥,邹英华,高玉洁由于MR影像能够直接显示椎管病变的位置、形态、结构等特征,因而对椎管内各种肿瘤的定位与鉴别诊断,MR检查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检查,成为诊断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本文通过对我们确定诊断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 NM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黑色素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大伟 顾卫宏 +2 位作者 陈凡 刘晓亮 杨晓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黑色素性神经鞘瘤(melanotic schwannoma,MS)临床罕见,仅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多数为良性或潜在恶性,青壮年多见,好发于脊神经后根和交感神经节,我们收治1例胸椎髓外硬膜下黑色素性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患者男,47岁。... 黑色素性神经鞘瘤(melanotic schwannoma,MS)临床罕见,仅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多数为良性或潜在恶性,青壮年多见,好发于脊神经后根和交感神经节,我们收治1例胸椎髓外硬膜下黑色素性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患者男,47岁。胸背部疼痛1年,双下肢麻木无力20d,加重伴大小便潴留4d于2012年1月3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胸背部疼痛,以胆囊炎治疗,胸背部疼痛略有缓解,未行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性神经鞘瘤 膜下 椎管内 胸背部疼痛 双下肢麻木无力 治疗效果 交感神经节 脊神经后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常规和动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姜新雅 王小宜 +1 位作者 陈宇 陈常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和动态增强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和肿瘤富血管度的评价。方法使用10TeslaMRI系统(MagnetomImpact,Siemens)对114例髓外硬膜下肿瘤进行常规扫描,对常见肿瘤(神经鞘... 目的探讨常规和动态增强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和肿瘤富血管度的评价。方法使用10TeslaMRI系统(MagnetomImpact,Siemens)对114例髓外硬膜下肿瘤进行常规扫描,对常见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的MRI征象进行等级相关和回归系数分析,同时对23例肿瘤进行SE(200/15)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分析CERT曲线类型。结果得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偏回归方程式,回代结果表明诊断正确率为813%。CERT曲线Ⅰ、Ⅱ、Ⅲ型多见于血管母细胞瘤和脊膜瘤,Ⅳ、Ⅴ型多见于神经类肿瘤。结论常规MRI能鉴别大多数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性质,动态增强MRI有助于肿瘤定性诊断和肿瘤富血管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成像 动态增强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诊治:附病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金鑫 王洪 +4 位作者 方川 史彦芳 董晓辉 李炜 刘海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性转移腺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及椎板减压术,在显微镜下将脊神经根... 目的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性转移腺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及椎板减压术,在显微镜下将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的部分予以切断,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灶MRI T1、T2像的信号特点,均匀程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及强化后的影像学特征均与脊膜瘤或神经鞘瘤类似。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脊髓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诊断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并做全面的相关检查。确诊后早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转移瘤 膜下 显微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准 吴力源 夏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评价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肿瘤共24例,包括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7例、神经纤维瘤5例。MRI检查采用普通SE序列(不使用流动补偿技术),所有病例均作Gd-DTPA增强检查。结果:1,普... 评价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肿瘤共24例,包括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7例、神经纤维瘤5例。MRI检查采用普通SE序列(不使用流动补偿技术),所有病例均作Gd-DTPA增强检查。结果:1,普通SE序列为椎管病变检查的首选序列。2,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形态呈哑铃状;信号不均匀;邻近卫星结节。脊膜瘤的特征:硬膜尾征;信号均匀。结论:MRI可清楚显示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全貌及周围情况,从而帮助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DTPA增强MRI对髓外硬膜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学祥 邹英华 高玉洁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15-316,T025,共3页
回顾分析42例(45个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Gd-DTPA增强前后的MR影象,对比评价Gd-DTPA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Gd-DTPA对该类肿瘤的检出率,肿瘤边界的清楚显示以及肿瘤的特异诊断方面均可... 回顾分析42例(45个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Gd-DTPA增强前后的MR影象,对比评价Gd-DTPA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Gd-DTPA对该类肿瘤的检出率,肿瘤边界的清楚显示以及肿瘤的特异诊断方面均可提供帮助。其中38例增强后MR图象较未增强MR图象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认为对该类病变的MR检查应常规使用Gd-D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囊虫病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丽响 徐凯 +3 位作者 张秀莉 刘忠啸 孟闫凯 吴燕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0-412,共3页
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人体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神经囊虫病(neurocysticercosis,NCC)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NCC主要发生在脑内,
关键词 神经囊虫病 膜下 文献回顾 椎管内 寄生虫感染 孤立 中枢神经系统 全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蔓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新军 夏祥国 董劲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0-160,共1页
蔓状血管瘤多发生在浅表组织,以颌面部及眼眶周围较多,其他浅表部位如腹股沟、外阴、睾丸、鼻、小腿、前臂等以及深部组织如胆囊、大脑等也有报道。发生在椎管内者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蔓状血管瘤 椎管内 膜下 浅表组织 深部组织 多发生 颌面部 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原发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明 丁仕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2-552,556,共2页
关键词 下肿瘤 诊断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肿瘤术后致急性硬膜外血肿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洁波 黄晓伟 +1 位作者 葛岭 周懿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肿瘤术后 急性血肿 连续麻醉 椎弓根螺钉固定 神经系统检查 凝血功能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别永晨 仲盛惟 +4 位作者 柳翔云 刘小臻 寇建强 孙元亮 郑修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两种椎板回植技术治疗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15例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对比分析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两种椎板回植技术治疗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15例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7例采用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治疗,B组8例采用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两组间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植或塑形椎板数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7d、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术后7d、3个月、6个月的CT检查评估椎板的骨吸收、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种方式均可对肿瘤进行良好的暴露和完整切除。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8.1±2.9个月,B组为8.6±3.0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均未复发。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再植或塑形椎板数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总花费均小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7d、6个月的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1例患者术后趾感觉过敏,1周后消失;A组1例出现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6个月时,A组7例患者回植椎板均未完全骨融合,B组8例患者肌蒂侧椎板均完全骨融合;A组7例观察到骨吸收,B组8例未发现骨吸收。结论: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回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髓外硬膜下肿瘤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带肌蒂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花费降低,并在减少骨坏死、骨吸收和加速骨融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椎板成形术 肌蒂 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宇 王小宜 王焕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髓外硬膜下各类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着重在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鉴别)。材料和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表现用各种指标进行系统比较。结果:神经类肿瘤多呈长T1长T2信... 目的:探讨MRI对髓外硬膜下各类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着重在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鉴别)。材料和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表现用各种指标进行系统比较。结果:神经类肿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易有坏死/囊变、斑点征、脊髓受压水肿、可跨越椎间孔、多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其中神经鞘瘤易囊变,仅跨越单个椎间孔,神经纤维瘤常多发和跨越多个椎间孔。脊膜瘤多呈等T1稍长或等T2信号,较均匀性一般强化和脊膜征,不跨越椎间孔,无脊髓受压水肿。结论:MRI能对大多数肿瘤进行初步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丹 廖志辉 李晓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0-761,共2页
脊膜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含色素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来源于软脊膜的黑色素细胞,可发生于脑脊膜任何部位。我科收治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瘤 膜下 原发性 椎管内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黑色素瘤 软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临床及MRI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进湖 李岳霖 +1 位作者 卓丕奇 张裕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临床表现:胸背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4例,颈部疼痛伴双上肢疼痛1例。MRI示肿块均为单发,...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临床表现:胸背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4例,颈部疼痛伴双上肢疼痛1例。MRI示肿块均为单发,均位于椎管内硬脊膜下脊髓背侧,胸段4例,颈段1例;T1WI呈等(4例)或低信号(1例),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多均匀强化(4例);病灶周围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1例)、脊膜尾征(1例)及肿块头侧可见引流血管(1例)。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好发于中年人,位于脊髓背侧。MRI特征表现为肿块周围引流血管、含铁血黄素沉积、脊膜尾征、显著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瘤 脊柱 磁共振成像 膜下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室管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燕妮 刘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7-468,471,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IDEM)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儿童多节段病变IDEM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8岁,颈段、胸段多发髓外占位性病...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IDEM)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儿童多节段病变IDEM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8岁,颈段、胸段多发髓外占位性病变。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假菊形团状排列,局部坏死,核分裂活跃。肿瘤细胞GFAP呈阳性,EMA呈灶阳性。肿瘤部分节段完整切除。结论发生于IDEM的室管膜瘤临床少见,尤其是儿童多节段病变IDEM室管膜瘤临床罕见。由于其特殊的发病部位,应根据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 椎管内膜下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肿瘤(附51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能木 胡世平 +5 位作者 杨新 陈文昌 韩德韬 尹晓明 张昌茂 廖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肿瘤 肿瘤 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 被引量:14
20
作者 史峰军 于泉 +3 位作者 宋银冬 崔明宇 张峰 赵云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6年8月~2007年4月共手术治疗10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3例,脂肪瘤2例,畸胎瘤1例,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14mm~15×...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6年8月~2007年4月共手术治疗10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3例,脂肪瘤2例,畸胎瘤1例,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14mm~15×32mm。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45~70min,平均54min;出血量80~120ml,平均90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每日切口旁局部穿刺抽出漏出液,并采取头低脚高位,术后3周愈合。1例脂肪瘤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尿管,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药物,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81例获得4个月~11年1个月(平均3年5个月)随访,无颈、胸、腰痛等症状,获得随访的42例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3~4级恢复至术后5级。结论:位于椎管内脊髓背侧、腹侧及突入椎间孔的硬膜下肿瘤,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可顺利切肿瘤组织,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管内肿瘤 下肿瘤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