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吴秋宇 郑惠容 +2 位作者 林洁容 蔡莉花 苏适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对足月初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其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初产妇。按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的选择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自然分娩干预,观... 目的:探讨对足月初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其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初产妇。按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的选择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自然分娩干预,观察组100例则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两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结局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中转剖宫产率(5.00%)和阴道助产率(7.00%)均较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率(0.00%)和阴道助产率(1.00%)高(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3.23±1.02)分]较对照组[(7.52±1.23)]低(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306.96±102.23)min]、第二产程[(36.63±10.26)min]和总产程[(349.69±108.29)min]均较对照组的第一产程[(436.63±103.25)min]、第二产程[(47.36±10.28)min]和总产程[(518.35±109.40)min]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分娩结局(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产后尿潴留、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7.00%),较对照组(12.00%)低(P<0.05)。结论:对足月初产妇采取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其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足月妊娠 初产妇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最佳麻醉方式选择
2
作者 郎秀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方法120例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分娩镇痛留置的导管行硬膜外麻醉,C组实施... 目的探讨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方法120例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B组使用分娩镇痛留置的导管行硬膜外麻醉,C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比较三组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入室至切皮时间及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新生儿出生时、出生1 min和出生5 min Apgar评分。结果C组围麻醉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围麻醉期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入室至切皮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取出时间分别为(8.2±1.6)、(5.3±0.7)min,均短于A组的(15.7±2.6)、(12.2±2.5)min和B组的(15.6±2.7)、(11.5±2.3)min(P<0.05)。C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1 min和出生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8±1.4)、(8.6±0.4)、(9.1±0.7)分,均显著高于A组的(7.0±0.7)、(7.4±0.6)、(8.0±0.5)分和B组的(7.1±0.8)、(7.5±0.6)、(8.1±0.5)分(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分娩失败中转剖宫产者,具有并发症少,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风险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泵椎管内分娩镇痛 阴道分娩失败 中转 剖宫产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雷良艳 卢慧勤 +1 位作者 宋凯颖 陈智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产程体温...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产程体温、产时发热发生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潜伏期体温、产时体温≥38.00℃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体温、第二产程体温、第三产程体温及37.20℃≤产时体温<38℃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镇痛是37.20℃≤产时体温<38℃的危险因素,分娩镇痛和总产程是产时体温≥38.00℃的危险因素。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导致自然分娩产妇分娩时发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 椎管内分娩镇痛 分娩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梁依斐 黄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87-89,107,共4页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2例。其中传统组...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2例。其中传统组给予传统方式分娩,联合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干预。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观察并统计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联合组和传统组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组的剖宫产率(25.61%),联合组的6.1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传统组重度疼痛率(78.05%)和中度疼痛率(18.29%),联合组的比例(0.00、1.22%)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不良妊娠结局率(13.42%),联合组的2.44%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进行干预,明显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剖宫产率,改良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陪伴分娩 椎管内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水囊加缩宫素引产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小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低位水囊加缩宫素引产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产科住院的需要进行引产的足月孕妇100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位水囊加... 目的观察低位水囊加缩宫素引产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产科住院的需要进行引产的足月孕妇100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位水囊加缩宫素配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引产方案基础上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观察两组产妇和婴儿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00%、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重度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位水囊加缩宫素引产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明显的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水囊 缩宫素 引产 椎管内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 观察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497例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497例非椎管内麻醉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分娩镇痛,实验组给予孕妇椎管内分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产... 目的 观察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497例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497例非椎管内麻醉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分娩镇痛,实验组给予孕妇椎管内分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妇分娩结局、分娩镇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顺产率83.90%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1、6、12 h后,实验组产妇疼痛评分分别为(5.01±0.21)、(3.52±0.32)、(2.05±0.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4±0.35)、(6.54±0.35)、(7.54±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椎管内分娩镇痛作为产妇镇痛方式能够提高产妇镇痛麻醉效果,突出了产妇麻醉指导能力,并且在产妇麻醉指导过程中,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对产妇自身的分娩控制以及产程控制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程进展 分娩结局 分娩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