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镜下经椎板间和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13
1
作者
郁宗俊
崇哲华
+4 位作者
刘磊
孙欢
李华杰
从庆武
张文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1236-1241,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两种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选取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板间入路27例,椎间孔入路18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两种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选取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板间入路27例,椎间孔入路18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分(JOA)以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效果。结果:(1)VAS评分。入路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620,P=0.603)。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157.488,P=0.000)。两组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610,P=0.114)。两组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术前和出院时、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0,P=0.758;t=1.563,P=0.125;t=1.519,P=0.136;t=1.723,P=0.092)。(2)JOA评分。入路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296,P=0.280)。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JO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464.830,P=0.000)。两组JOA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276,P=0.602)。两组JOA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升高趋势,术前和出院时、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7,P=0.947;t=1.415,P=0.164;t=0.564,P=0.575;t=0.442,P=0.660)。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时优良率。椎板间组优1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椎间孔组优7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两组总体优良率93.3%。结论:两种入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均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更适合采取椎板间入路治疗,从而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突出症
脊柱
内镜
腰椎
髓
核
摘除术
椎
板
间
入
路
椎
间
孔
入
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34
2
作者
姜宇
袁磊
+7 位作者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46例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行TLIF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31例(PETD组),初次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5例(PEID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PETD组翻修术中出血量(239.7±91.8)ml,PEID组(235.3±47.9)ml;PETD组翻修术后引流量(483.4±248.0)ml,PEID组(342.7±99.0)ml。翻修手术时5例发生脑脊液漏,均发生在PETD组。PETD组7例(22.6%)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加重,PEID组仅2例(13.3%)。46例术后随访(34.8±9.2)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再次翻修手术,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PEID、PETD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93.5%(29/31)。结论TLIF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
皮
内镜
腰椎间盘
切除术
经
椎
间
孔
腰椎
椎
体
间
融合术
经
椎
间
孔
入
路经
皮
内镜
椎间盘
切除术
经
椎
板
间
入
路经
皮
内镜
椎间盘
切除术
复发性
腰椎间盘
突出症
翻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下经椎板间和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13
1
作者
郁宗俊
崇哲华
刘磊
孙欢
李华杰
从庆武
张文彬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
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二科
从庆武名老中医工作室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1236-1241,共6页
基金
安徽省从庆武名老中医工作室项目(2100601)~~
文摘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两种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选取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板间入路27例,椎间孔入路18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分(JOA)以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效果。结果:(1)VAS评分。入路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620,P=0.603)。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157.488,P=0.000)。两组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610,P=0.114)。两组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术前和出院时、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0,P=0.758;t=1.563,P=0.125;t=1.519,P=0.136;t=1.723,P=0.092)。(2)JOA评分。入路方式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296,P=0.280)。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JO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464.830,P=0.000)。两组JOA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276,P=0.602)。两组JOA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升高趋势,术前和出院时、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7,P=0.947;t=1.415,P=0.164;t=0.564,P=0.575;t=0.442,P=0.660)。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时优良率。椎板间组优1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椎间孔组优7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两组总体优良率93.3%。结论:两种入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均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更适合采取椎板间入路治疗,从而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
突出症
脊柱
内镜
腰椎
髓
核
摘除术
椎
板
间
入
路
椎
间
孔
入
路
Key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pinal endoscope
Discectomy of lumbar nucleus pulposus
Interlaminar approach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pproach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34
2
作者
姜宇
袁磊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脊柱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46例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行TLIF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31例(PETD组),初次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5例(PEID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PETD组翻修术中出血量(239.7±91.8)ml,PEID组(235.3±47.9)ml;PETD组翻修术后引流量(483.4±248.0)ml,PEID组(342.7±99.0)ml。翻修手术时5例发生脑脊液漏,均发生在PETD组。PETD组7例(22.6%)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加重,PEID组仅2例(13.3%)。46例术后随访(34.8±9.2)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再次翻修手术,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PEID、PETD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93.5%(29/31)。结论TLIF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疗效可靠。
关键词
经
皮
内镜
腰椎间盘
切除术
经
椎
间
孔
腰椎
椎
体
间
融合术
经
椎
间
孔
入
路经
皮
内镜
椎间盘
切除术
经
椎
板
间
入
路经
皮
内镜
椎间盘
切除术
复发性
腰椎间盘
突出症
翻修手术
Keywords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vision surger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镜下经椎板间和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郁宗俊
崇哲华
刘磊
孙欢
李华杰
从庆武
张文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姜宇
袁磊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