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庆民 洪毅 +2 位作者 关骅 李想 石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63-764,共2页
目的观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 2 4例 (死亡 1例 ) ,术后随访 3— 2 1个月 ,平均 11个月 ,比较手术前后ASIA运动和感... 目的观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 2 4例 (死亡 1例 ) ,术后随访 3— 2 1个月 ,平均 11个月 ,比较手术前后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结果治疗后 ,患者的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分别由 (3 5 .2± 7.1)分、(72 .4± 13 .1)分增加至 (5 9.3± 6.8)分、(12 2 .2±15 .2 )分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对脊髓减压彻底并可较好地保持后路结构的完整性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椎板成型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庆明 沈惠良 王居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中采用刚性门轴固定。用侧块螺钉悬吊固定椎板并保持在开门状态,在颈2脊突上用PDS-Ⅱ可吸收缝线重建伸颈肌群止点,术... 目的评价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中采用刚性门轴固定。用侧块螺钉悬吊固定椎板并保持在开门状态,在颈2脊突上用PDS-Ⅱ可吸收缝线重建伸颈肌群止点,术后3周开始颈部肌肉锻炼。术后检测由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评分标准的变化、开门的幅度、颈椎的总活动度及轴性、根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12~36个月),术前JOA平均为(7.2±3.2)分,术后平均为(14.1±2.1)分,术后开门幅度为(16.7±4.9)mm,颈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减小(10.6±4.7)°,术后12个月时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为17.83%,根性症状的发生率为7%。按照Odom术后评定标准,优秀:24例;良好:19例;尚可:3例;差:0例。结论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传统方法开门幅度大,患者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成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