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Meta分析
1
作者 龚元晋 葛挺 +4 位作者 胡佰文 肖进 方煜 范海涛 夏冬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6,共12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LP)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laminectomy and fusion,LF)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LP)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laminectomy and fusion,LF)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6月公开发表的对比LP与LF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疗效的临床研究。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较术前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颈椎矢状面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较术前的改变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OPLL进展率。整理数据后应用RevMan 5.4及Stata SE 16.0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对照研究,9篇队列研究,样本总量1496例,其中LP组患者839例,LF组患者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WMD=-28.01,95%CI(-36.25,-19.77),P<0.00001]、术中出血量[WMD=-115.09,95%CI(-197.91,-32.27),P=0.006]、末次随访时较术前的CROM改变值[WMD=-7.83,95%CI(-8.10,-7.55),P<0.00001]、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OR=0.32,95%CI(0.21,0.50),P<0.00001]、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OR=0.44,95%CI(0.28,0.71),P=0.00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优于LF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的CCI改变值[WMD=-0.75,95%CI(-0.92,-0.58),P<0.00001]、SVA改变值[WMD=5.49,95%CI(5.30,5.68),P<0.00001],术后OPLL进展率[OR=1.76,95%CI(1.26,2.46),P=0.0009],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F组优于LP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的JOA评分改善率[WMD=-1.24,95%CI(-4.02,1.54),P=0.38]、VAS评分改变值[WMD=0.03,95%CI(-0.43,0.49),P=0.89]、NDI改变值[WMD=0.54,95%CI(-0.07,1.14),P=0.08]、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OR=0.58,95%CI(0.24,1.39),P=0.22]、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OR=0.71,95%CI(0.32,1.57),P=0.39]、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率[OR=0.37,95%CI(0.06,2.16),P=0.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F和LP两种手术策略均能有效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LF相比,LP创伤小,术后能保留更多的颈椎活动度,且C5神经根麻痹和轴性症状发生率更低,而LF能更好地维持术后颈椎的曲度与稳定性,并延缓骨化物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祖德 杨金堂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1-31,共1页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范围的探讨刘祖德,杨金堂,贾连顺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管狭窄症常用椎板切除术,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行颈后路椎板切除术后一段时间,自觉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再次就诊时发...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范围的探讨刘祖德,杨金堂,贾连顺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管狭窄症常用椎板切除术,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行颈后路椎板切除术后一段时间,自觉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再次就诊时发现存在着减压不彻底的问题。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减压 切除 脊髓型颈 狭窄症 颈脊髓 后纵韧带骨化 减压 硬膜囊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分析
3
作者 姜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07-1708,共2页
目的探究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的临床治疗中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患者77例,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在手术后... 目的探究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的临床治疗中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患者77例,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在手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为20.72个月,患者治疗后,其JOA评分有显著的改善(P〈0.05),其中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病症,3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出现血肿病症。结论: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指征,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在骨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减压治疗 弓根内固定 后纵韧带 黄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行全椎板切除术中发生循环衰竭一例
4
作者 冯丹丹 杨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8-438,共1页
患者,男,74岁,70妇。因“多发性骨髓瘤4年,双下肢不完全瘫痪1月余”入院,术前ECG、血常规、生化检查及凝血功能均为正常,心脏彩超示左心房4.1cm,EF59%。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切除 循环衰竭 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 双下肢不完全瘫痪 体成形术 凝血功能 生化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板间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5
作者 李展振 龙亨国 +4 位作者 祝海炳 危立军 刘志安 洪文跃 明文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16例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81.4%...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16例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81.4%,未出现脊髓损伤、颈椎不稳及术后鹅颈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间减压黄韧带切除术是治疗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要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颈椎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 后路间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 影像学检查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LL采用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还是颈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199,共2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异位骨化造成颈脊髓腹侧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目前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异位骨化造成颈脊髓腹侧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目前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路颈椎椎板切除或椎管扩大椎板成形,以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等术式。此类患者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相关并发症也较多,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出了诸多新的手术理念和改良术式,如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术、保留后伸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新术式具有减少术中脊髓损伤风险、降低脑脊液漏或术后轴性疼痛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康复训练等优势。然而,任何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均需要对其适应证选择、技术难点把控、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学习周期和曲线等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讨论,以避免盲目效仿而引发新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为此,本期特邀请国内颈椎外科专家对颈椎OPLL前后路新术式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合理、正确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减压 OPLL 瘢痕形成 曲度 疗效确切 复合体 前移术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保守治疗3例报告 被引量:12
7
作者 韩芸峰 王振宇 陈晓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3-666,共4页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指原因不清、非外伤性和医源性因素导致的血液在硬脊膜外腔非特异性的聚集[1]。多数学者认为椎板切除减压、血肿清除为治疗的最佳选择,但也有少数学者报道了...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指原因不清、非外伤性和医源性因素导致的血液在硬脊膜外腔非特异性的聚集[1]。多数学者认为椎板切除减压、血肿清除为治疗的最佳选择,但也有少数学者报道了保守治疗的病例[2~5]。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保守治疗了SSEH患者3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管内硬膜外血肿 保守治疗 椎板切除减压 SSEH 硬脊膜外腔 医源性因素 2009年 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神经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开放 郭忠卫 宋焕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3...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30 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检测治疗前后胫后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主要肌群肌电图。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显效率76.7%,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及主要肌群动作电位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疼痛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鼠神经生长因子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疼痛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后路减压手术后轴性疼痛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晓伟 赵建宁 许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7-570,共4页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laminectomy)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尽管神经功能的恢复较为理想,但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率为5.2%-61.5%,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laminectomy)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尽管神经功能的恢复较为理想,但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率为5.2%-61.5%,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轴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并无统一定论,现有的预防措施亦无法显著消除疼痛。现就其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性疼痛 手术后 预防 后路减压 颈后路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选择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佛保 陈立言 +2 位作者 杨忠汉 徐锦森 韩士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2-33,共2页
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选择李佛保,陈立言,杨忠汉,徐锦森,韩士英就我院1983年~1994年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98例中能随访的59例作了总结,比较各种手术方法[1~3]的优缺点,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5... 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选择李佛保,陈立言,杨忠汉,徐锦森,韩士英就我院1983年~1994年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98例中能随访的59例作了总结,比较各种手术方法[1~3]的优缺点,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59例中,男15例,女44例。年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手术方法 弓根螺钉 椎板切除减压 内固定 中华医学会 间盘切除 脊柱外科 神经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创治疗椎管内硬膜外巨大脓肿1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新荣 冉兵 +1 位作者 税俊文 魏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1-1133,共3页
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是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致残率较高。该病临床少见,发病率为住院患者的1~2/10000[1]。目前,硬膜外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 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是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致残率较高。该病临床少见,发病率为住院患者的1~2/10000[1]。目前,硬膜外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行椎板切除减压、清除脓液[2、3]。2016年7月,我们对1例椎管内硬膜外巨大脓肿患者进行CT引导下微创椎管内冲洗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硬膜外脓肿 管内硬膜外 微创治疗 CT引导 硬脊膜外间隙 肉芽组织增生 椎板切除减压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威霖 吴涛 +3 位作者 李沫 谢宁 王刚 刘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 :比较两种颈椎后路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为临床两种术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文回顾了73例采用颈椎后路两种不同术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或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 目的 :比较两种颈椎后路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为临床两种术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文回顾了73例采用颈椎后路两种不同术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或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38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情程度、C5神经根麻痹症、JOA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种术式差异。结果:本研究中患者术后症状及体征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周JOA评分及其改善率、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可以早期较好地减轻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症状,两种术式末次随访疗效相近,但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颈管狭窄 间盘突出 椎板切除减压 单开门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融合性棘突间置入物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欣 谭明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管狭窄症 非手术治疗 融合性 棘突 横突间植骨融合 置入物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患者症状 椎板切除减压 生物力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外科治疗的变革及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海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相关问题探讨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手术 手术方法 手术入路 术式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15
作者 江志勇 曾庆玉 曾幼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3期61-62,共2页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extradural cavetnous hemangioma,EDCH)是一种少见病。自CT和MR问世以后,有关该病的报告日益增多,1991年Hillman共收集和报告了35例。EDCH在CTM和MRI影像上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根据它的MRI所见可做出定性诊断,...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extradural cavetnous hemangioma,EDCH)是一种少见病。自CT和MR问世以后,有关该病的报告日益增多,1991年Hillman共收集和报告了35例。EDCH在CTM和MRI影像上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根据它的MRI所见可做出定性诊断,现复习近年国内外文献作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诊断 HEMANGIOMA 神经纤维瘤 神经症状 毛细血管瘤 血管畸形 供血动脉 椎板切除减压 信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国伟 刘少喻 +2 位作者 廖威明 梁春祥 陈柏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早期的疗效。方法 :对 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 3 60度植骨融合手术 ,对照手术前后的X线平片和JOA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随访 6~ 3 3个月 ,平均 16 2个...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早期的疗效。方法 :对 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 3 60度植骨融合手术 ,对照手术前后的X线平片和JOA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随访 6~ 3 3个月 ,平均 16 2个月 ,经X线检查 ,42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 97 6% ,JOA评分计算术后综合改善率为 93 3 % ,平均椎间高度由术前 4 5mm恢复至 11 7mm。结论 :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手术治疗 切除神经根减压 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 360度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两种后路再减压手术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刘晓伟 陈德玉 +3 位作者 陈宇 王新伟 廖心远 杨海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5-1047,共3页
对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decompressionandfusion,ADF)后需接受再次减压处理的患者,多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减压同时,又可避免经前方入路对重要结构的损伤,并保留部分颈椎活... 对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decompressionandfusion,ADF)后需接受再次减压处理的患者,多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减压同时,又可避免经前方入路对重要结构的损伤,并保留部分颈椎活动度。但目前关于颈后路手术作为ADF后再次手术效果评价的研究极少.且尚未检索到关于两种手术效果比较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后路单开门 减压手术 双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疗效 手术效果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的慢性脊髓缺血性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兴勇 刘臻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7-1049,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13岁,骨软骨发育不良伴脊柱侧凸畸形,于2012年8月17日入院。全脊柱X线平片示脊柱三弯畸形,主弯Cobb角92°,胸弯Cobb角60°,腰弯Cobb角75°。全脊柱正位X线片示椎体高度降低,椎弓根间距自上至下保持不变;侧位... 病例资料患者女,13岁,骨软骨发育不良伴脊柱侧凸畸形,于2012年8月17日入院。全脊柱X线平片示脊柱三弯畸形,主弯Cobb角92°,胸弯Cobb角60°,腰弯Cobb角75°。全脊柱正位X线片示椎体高度降低,椎弓根间距自上至下保持不变;侧位X线片示胸椎后凸畸形,椎弓根变短。CT三维重建示椎体高度降低,椎体上下面毛糙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性损伤 脊柱侧凸畸形 体高度 骨软骨发育不良 后凸 脊柱手术 矫形棒 椎板切除减压 三维重建 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144h获救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伤员一例的护理
19
作者 王进华 杨亚娟 李晓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6-6,46,共2页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损伤 后路 椎板切除减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曲库铵致患者持续支气管痉挛一例
20
作者 汤增明 李娜 +1 位作者 陈良国 汪桂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84-584,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痉挛 患者 阿曲库铵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椎板切除减压 弓根固定术 管狭窄 化验检查 ASA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