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与椎旁肌减少症共病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海舰 姚啸生 +4 位作者 戚晓楠 郑洪新 王禹 王思微 黄英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DDD)和骨骼肌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增龄性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肌少症在脊柱区域表现为椎旁肌减少。临床发现椎旁肌减少症和LDDD常呈现共病状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基础研究提示二者...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DDD)和骨骼肌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增龄性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肌少症在脊柱区域表现为椎旁肌减少。临床发现椎旁肌减少症和LDDD常呈现共病状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基础研究提示二者具有相似的发病基础和病理机制。LDDD临床上多是对症治疗,尚缺乏逆转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手段。肌少症常见的干预手段有抗阻运动和营养补充,但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将LDDD和肌少症分别归为“腰痛”“腰脊痛”“痿证”“虚劳”等。中医对二者相互关系有深刻认识,以“骨肉不相亲”理论高度概括其肌骨共病的病理状态。认为脾肾亏虚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补益脾肾是基本治法。但中医药研究亟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丰富理论,循证医学研究验证疗效,基础实验研究深入揭示其共病的机理和阐释疗效的机制,为深化中医药相关理论和发明新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退行性疾病 椎旁肌减少症 骨肉不相亲 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