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与椎旁肌减少症共病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海舰
姚啸生
+4 位作者
戚晓楠
郑洪新
王禹
王思微
黄英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DDD)和骨骼肌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增龄性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肌少症在脊柱区域表现为椎旁肌减少。临床发现椎旁肌减少症和LDDD常呈现共病状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基础研究提示二者...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DDD)和骨骼肌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增龄性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肌少症在脊柱区域表现为椎旁肌减少。临床发现椎旁肌减少症和LDDD常呈现共病状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基础研究提示二者具有相似的发病基础和病理机制。LDDD临床上多是对症治疗,尚缺乏逆转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手段。肌少症常见的干预手段有抗阻运动和营养补充,但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将LDDD和肌少症分别归为“腰痛”“腰脊痛”“痿证”“虚劳”等。中医对二者相互关系有深刻认识,以“骨肉不相亲”理论高度概括其肌骨共病的病理状态。认为脾肾亏虚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补益脾肾是基本治法。但中医药研究亟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丰富理论,循证医学研究验证疗效,基础实验研究深入揭示其共病的机理和阐释疗效的机制,为深化中医药相关理论和发明新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
椎
间盘退行性疾病
肌
少
症
椎旁肌减少症
骨肉不相亲
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与椎旁肌减少症共病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海舰
姚啸生
戚晓楠
郑洪新
王禹
王思微
黄英韬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3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305275)
+1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青年项目(JYTQN2023456)
辽宁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辽中医药综合字[2022]12号)。
文摘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DDD)和骨骼肌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增龄性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肌少症在脊柱区域表现为椎旁肌减少。临床发现椎旁肌减少症和LDDD常呈现共病状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基础研究提示二者具有相似的发病基础和病理机制。LDDD临床上多是对症治疗,尚缺乏逆转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手段。肌少症常见的干预手段有抗阻运动和营养补充,但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将LDDD和肌少症分别归为“腰痛”“腰脊痛”“痿证”“虚劳”等。中医对二者相互关系有深刻认识,以“骨肉不相亲”理论高度概括其肌骨共病的病理状态。认为脾肾亏虚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补益脾肾是基本治法。但中医药研究亟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丰富理论,循证医学研究验证疗效,基础实验研究深入揭示其共病的机理和阐释疗效的机制,为深化中医药相关理论和发明新药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腰
椎
间盘退行性疾病
肌
少
症
椎旁肌减少症
骨肉不相亲
共病
Keywords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sarcopenia
paravertebral sarcopenia
bone and flesh not match
comorbidity
分类号
R274.981.5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与椎旁肌减少症共病机制
崔海舰
姚啸生
戚晓楠
郑洪新
王禹
王思微
黄英韬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