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肥胖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玲 张海雄 +2 位作者 盛旭东 何爱萍 张蓬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评价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肥胖高龄患者57例,随机分为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B组),记录2组手术前,切皮时,手术开始后10、15、2... 目的评价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肥胖高龄患者57例,随机分为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B组),记录2组手术前,切皮时,手术开始后10、15、20、25、30 mi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并在各时间点对其进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切皮时A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阻滞后10、15、20 min A组的感觉评分≤2分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用于肥胖高龄患者髓关节置换术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充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高龄肥胖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8
2
作者 徐仲煌 黄宇光 +4 位作者 潘华 陈绍辉 任洪智 叶铁虎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5-238,共4页
目的 比较长效局麻药罗比卡因应用于单侧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时临床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NER ,n =17)和... 目的 比较长效局麻药罗比卡因应用于单侧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时临床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NER ,n =17)和硬膜外麻醉 (EPI,n =17)两组 ,分别施行单侧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NER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 ,刺激器电流频率 2Hz,起始强度 1~ 2mA ,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 0 5 %罗比卡因 2 0~ 30ml;EPI组则选择L2~ 3 或L3~ 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 ,予 0 75 %罗比卡因 15~ 2 0ml。记录麻醉前 ,手术开始 ,手术开始后 15、30、45、6 0分钟 ,术后 1小时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心率 (HR) ,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 (术后 1、4小时VAS评分 )、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手术开始后 15分钟 ,EPI组病人DBP降低明显 (P <0 0 5 ) ,随后 30、45、6 0分钟及术后 1小时EPI组病人的SBP、DBP均明显低于NER组 ;NER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小于EPI组 (P <0 0 5 ) ,EPI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恢复较NER组快 (P <0 0 5 ) ;NER组罗比卡因平均用量大于EPI组 (P <0 0 5 )。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罗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术后镇痛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16
3
作者 徐仲煌 黄宇光 +2 位作者 任洪智 叶铁虎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刺激器 穿刺针 神经阻滞 传导麻醉 局麻药液 坐骨神经 罗比卡因 阻滞 术后镇痛 神经定位 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