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伤椎置钉对椎弓根皮质劈裂合并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闫石
苏峰
张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椎弓根皮质劈裂对椎体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椎弓根皮质劈裂后不同骨折椎体置钉方式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成年绵羊胸腰椎脊柱标本(T13~L3)36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A、B、C、D...
目的 探讨椎弓根皮质劈裂对椎体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椎弓根皮质劈裂后不同骨折椎体置钉方式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成年绵羊胸腰椎脊柱标本(T13~L3)36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A、B、C、D组,每组9具.采用Chiba法在4组标本的L1椎体建立压缩性骨折模型.4组均采用在骨折椎体上下临近椎体置入4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此基础上,C组经骨折椎体置入1个椎弓根螺钉,D组经骨折椎体置入2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切除B、C、D组T14椎体左侧椎弓根外侧1/4,建立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模型.以(300±105)N的载荷对4组模型进行10 000次循环加压,比较4组模型的轴向压缩刚度、T14椎体椎弓根劈裂侧螺钉拔出力及4个方向的活动范围.结果 A、C、D组的轴向压缩刚度和最大螺钉拔出力均显著大于B组(P均=0.000),B组模型在屈伸、侧弯4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显著高于A、C、D组(P均=0.000),C、D组的轴向压缩刚度、最大螺钉拔出力均显著大于A组(P均=0.000),C、D组在屈伸、侧弯4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显著低于A组(P=0.002,P=0.005),C组各个检测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椎弓根皮质劈裂影响椎体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经骨折椎体置入螺钉内固定能提高劈裂椎弓根内固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体骨折
椎
弓根
螺钉
椎弓根皮质劈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桢
苏峰
+2 位作者
张祥宇
闫石
张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评估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绵羊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60具,建立L1椎体压缩骨折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具。于T14、L2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连接钛棒固...
目的评估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绵羊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60具,建立L1椎体压缩骨折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具。于T14、L2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连接钛棒固定T14~L2节段,然后切除B、C、D、E、F组T14椎体右侧椎弓根外侧1/4的骨皮质,作为椎弓根皮质劈裂椎体骨折模型。最后各组采用不同的横连数目固定:A组:0个横连;B组:0个横连;C组:1个横连,连接棒1/2处;D组:1个横连,连接棒1/3处,靠近T14椎体;E组:1个横连,连接棒2/3处,远离T14椎体;F组:2个横连,连接棒1/3和2/3处。各组标本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10 000次疲劳试验后,分别测量轴向压缩刚度,屈伸、侧弯、旋转6个方向的活动范围(ROM)及T14椎体椎弓根劈裂侧螺钉最大拔出力大小。结果 A、C、D、E、F组模型刚度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明显高于F组(P<0.05)。A、C、D、E、F组模型螺钉最大拔出力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明显高于F组,C、D、E组均明显小于F组(P均<0.05)。A、C、D、E、F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B组(P均=0.000),C、D、E组在旋转2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明显大于F组(P均=0.000)。结论椎弓根固定劈裂时,放置1个横连就可以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放置2个横连可近似达到椎弓根固定未劈裂时的稳定性。横连位置在短节段固定脊柱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体骨折
短节段
横连
椎弓根皮质劈裂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螺钉直径对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绵羊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超艺
陈荣
+4 位作者
孙培栋
张伟
吴国志
唐捷
刘立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螺钉直径对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绵羊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具新鲜绵羊脊柱椎体(T13 ~ L3)作为标本,建立单纯压缩骨折和单纯压缩骨折合并伤椎一侧椎弓根劈裂模型,将标本按制作模型先后顺序分为四组,每组各8具标...
目的探讨螺钉直径对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绵羊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具新鲜绵羊脊柱椎体(T13 ~ L3)作为标本,建立单纯压缩骨折和单纯压缩骨折合并伤椎一侧椎弓根劈裂模型,将标本按制作模型先后顺序分为四组,每组各8具标本,A组椎弓根劈裂使用直径6.0 mm螺钉,B组椎弓根劈裂使用直径6.5 mm螺钉,C组椎弓根皮质完整使用直径6.0 mm螺钉,D组椎弓根皮质完整使用直径6.5 mm螺钉。均进行10 000次疲劳实验,测量并比较各组标本最大活动范围、螺钉最大拔出力及轴向压缩刚度。结果 A组和B组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的最大运动范围均明显大于C组和D组(均P < 0.05),A组4个方位的最大运动范围均显著大于B组(均P < 0.05),C组4个方位的最大运动范围均显著大于D组(均P < 0.05)。C组和D组最大拔出力和压缩刚度均显著大于A组和B组(均P < 0.05),B组最大拔出力和压缩刚度均显著大于A组(均P < 0.05),D组最大拔出力和压缩刚度均显著大于C组(均P < 0.05)。结论椎弓根皮质完整,螺钉直径越接近椎弓根直径,其内固定稳定性越好,而椎弓根皮质劈裂不利于内固定稳定,螺钉直径越大,其内固定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体骨折
椎弓根皮质劈裂
螺钉直径
内固定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伤椎置钉对椎弓根皮质劈裂合并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闫石
苏峰
张志敏
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基金
河北省省级重大医学科研课题(zd2013050)~~
文摘
目的 探讨椎弓根皮质劈裂对椎体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椎弓根皮质劈裂后不同骨折椎体置钉方式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成年绵羊胸腰椎脊柱标本(T13~L3)36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A、B、C、D组,每组9具.采用Chiba法在4组标本的L1椎体建立压缩性骨折模型.4组均采用在骨折椎体上下临近椎体置入4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此基础上,C组经骨折椎体置入1个椎弓根螺钉,D组经骨折椎体置入2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切除B、C、D组T14椎体左侧椎弓根外侧1/4,建立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模型.以(300±105)N的载荷对4组模型进行10 000次循环加压,比较4组模型的轴向压缩刚度、T14椎体椎弓根劈裂侧螺钉拔出力及4个方向的活动范围.结果 A、C、D组的轴向压缩刚度和最大螺钉拔出力均显著大于B组(P均=0.000),B组模型在屈伸、侧弯4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显著高于A、C、D组(P均=0.000),C、D组的轴向压缩刚度、最大螺钉拔出力均显著大于A组(P均=0.000),C、D组在屈伸、侧弯4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显著低于A组(P=0.002,P=0.005),C组各个检测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椎弓根皮质劈裂影响椎体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经骨折椎体置入螺钉内固定能提高劈裂椎弓根内固定的稳定性.
关键词
椎
体骨折
椎
弓根
螺钉
椎弓根皮质劈裂
稳定性
Keywords
vertebral fractures
pedicle screw
pedicle cortex perfor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桢
苏峰
张祥宇
闫石
张志敏
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70,共6页
基金
河北省省级重大医学科研课题(zd2013050)~~
文摘
目的评估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新鲜绵羊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60具,建立L1椎体压缩骨折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具。于T14、L2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连接钛棒固定T14~L2节段,然后切除B、C、D、E、F组T14椎体右侧椎弓根外侧1/4的骨皮质,作为椎弓根皮质劈裂椎体骨折模型。最后各组采用不同的横连数目固定:A组:0个横连;B组:0个横连;C组:1个横连,连接棒1/2处;D组:1个横连,连接棒1/3处,靠近T14椎体;E组:1个横连,连接棒2/3处,远离T14椎体;F组:2个横连,连接棒1/3和2/3处。各组标本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10 000次疲劳试验后,分别测量轴向压缩刚度,屈伸、侧弯、旋转6个方向的活动范围(ROM)及T14椎体椎弓根劈裂侧螺钉最大拔出力大小。结果 A、C、D、E、F组模型刚度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明显高于F组(P<0.05)。A、C、D、E、F组模型螺钉最大拔出力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5);A组明显高于F组,C、D、E组均明显小于F组(P均<0.05)。A、C、D、E、F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B组(P均=0.000),C、D、E组在旋转2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明显大于F组(P均=0.000)。结论椎弓根固定劈裂时,放置1个横连就可以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放置2个横连可近似达到椎弓根固定未劈裂时的稳定性。横连位置在短节段固定脊柱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椎
体骨折
短节段
横连
椎弓根皮质劈裂
脊柱稳定性
Keywords
vertebral fractures
short-segment
crosslinks
pedicle cortex perforation
spinal stability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螺钉直径对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绵羊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超艺
陈荣
孙培栋
张伟
吴国志
唐捷
刘立柱
机构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二区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7期92-95,共4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19MS126)
文摘
目的探讨螺钉直径对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绵羊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具新鲜绵羊脊柱椎体(T13 ~ L3)作为标本,建立单纯压缩骨折和单纯压缩骨折合并伤椎一侧椎弓根劈裂模型,将标本按制作模型先后顺序分为四组,每组各8具标本,A组椎弓根劈裂使用直径6.0 mm螺钉,B组椎弓根劈裂使用直径6.5 mm螺钉,C组椎弓根皮质完整使用直径6.0 mm螺钉,D组椎弓根皮质完整使用直径6.5 mm螺钉。均进行10 000次疲劳实验,测量并比较各组标本最大活动范围、螺钉最大拔出力及轴向压缩刚度。结果 A组和B组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的最大运动范围均明显大于C组和D组(均P < 0.05),A组4个方位的最大运动范围均显著大于B组(均P < 0.05),C组4个方位的最大运动范围均显著大于D组(均P < 0.05)。C组和D组最大拔出力和压缩刚度均显著大于A组和B组(均P < 0.05),B组最大拔出力和压缩刚度均显著大于A组(均P < 0.05),D组最大拔出力和压缩刚度均显著大于C组(均P < 0.05)。结论椎弓根皮质完整,螺钉直径越接近椎弓根直径,其内固定稳定性越好,而椎弓根皮质劈裂不利于内固定稳定,螺钉直径越大,其内固定稳定性越好。
关键词
椎
体骨折
椎弓根皮质劈裂
螺钉直径
内固定稳定性
Keywords
Vertebral fractures
Pedicle cortical cleavage
Screw diameter
Internal fix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伤椎置钉对椎弓根皮质劈裂合并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闫石
苏峰
张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横连位置及数目对椎弓根皮质劈裂下脊柱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王桢
苏峰
张祥宇
闫石
张志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螺钉直径对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皮质劈裂绵羊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李超艺
陈荣
孙培栋
张伟
吴国志
唐捷
刘立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