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弓根形态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岩 李岩 +1 位作者 马威 徐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成人C3~L5椎弓根形态的连续性变化及其地区差和性别差。方法:选用中国北方出土的干燥椎骨(C3~L5)124套(其中男112侧,女136侧),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椎弓根的横、矢状径和长度。结果:1.颈椎的椎弓根横径、椎...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成人C3~L5椎弓根形态的连续性变化及其地区差和性别差。方法:选用中国北方出土的干燥椎骨(C3~L5)124套(其中男112侧,女136侧),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椎弓根的横、矢状径和长度。结果:1.颈椎的椎弓根横径、椎弓根矢状径和椎弓根长(x±s,mm)男性分别为6.12±0.60、7.27±0.85和7.27±0.89,女性分别为5.33±0.79、6.73±0.85和7.29±0.96。胸椎的椎弓根横径、椎弓根矢状径和椎弓根长(x±s,mm)男性分别为6.69±0.65、13.52±0.85和11.46±0.94,女性分别为5.97±0.86、12.38±0.99和11.42±1.03。腰椎的椎弓根横径、椎弓根矢状径和椎弓根长(x±s,mm)男性分别为13.81±0.78、15.71±0.81和12.62±0.95,女性分别为11.71±0.89、14.64±1.09和12.14±1.05。2.椎弓根横径、矢状径和长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3.中国北方地区与十堰地区的椎弓根的横径、矢状径和长度有较明显的差别。结论:椎弓根的横、矢状径和长度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和地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形态 成人 中国北方地区 人体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和峡部裂性L5/S1滑脱患者L5椎弓根形态学参数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超 冷叶波 +5 位作者 廖烨晖 唐强 马飞 徐世财 王清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02-1009,共8页
目的:测量退变性和峡部裂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学参数,比较两者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L5/S1滑脱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峡部裂性L5/S1滑脱119例(IS组),退变... 目的:测量退变性和峡部裂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学参数,比较两者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L5/S1滑脱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峡部裂性L5/S1滑脱119例(IS组),退变性L5/S1滑脱45例(DS组),同时选取164例无腰椎滑脱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S组)。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图像上测量三组患者L5椎弓根的形态学参数,包括椎弓根长度(PL)、椎弓根螺钉轨迹长度(PSTL)、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高度(PH)和椎弓根内倾角度(PCA);在腰椎站立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L5椎体的滑移距离,并计算滑移百分比。比较三组患者L5椎弓根形态学参数的差异,分析形态学参数与滑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性别比、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各参数左右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合并统计。IS组的PL、PSTL、PW、PH和PCA分别为14.4±2.1mm、48.3±4.2mm、13.6±2.1mm、9.6±1.5mm和29.7°±5.3°;DS组分别为16.2±1.6mm、49.8±3.3mm、11.3±1.9mm、9.7±1.7mm和23.3°±6.5°;NS组分别为15.1±1.7mm、48.5±3.5mm、12.7±1.9mm、10.8±1.3mm和27.3°±4.7°。DS组的PL、PSTL显著性大于IS组(P<0.05),PW和PCA显著性小于IS组(P<0.05),PH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IS组PL、PW、PH、PCA与N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STL与N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S组的PL、PSTL、PW、PH和PCA与NS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S组的滑移距离(11.2±2.7mm)和滑移百分比[(29.1±10.9)%]大于DS组[8.8±2.4mm、(24.4±8.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S组患者L5椎体滑移百分比和L5椎弓根各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DS组患者L5椎体的滑移百分比与PL呈正相关(r=0.640,P=0.0001),与PW(r=-0.510、P=0.0001)和PCA(r=-0.405、P=0.006)呈负相关,与PSTL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两类滑脱患者滑移椎体椎弓根形态学存在差异,峡部裂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呈“展、短、粗”,退变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呈“收、长、细”。提示两类滑脱患者在椎体滑移发展中椎弓根存在差异性应力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腰滑脱 退变性腰滑脱 椎弓根形态 影像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