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2
1
作者 顾晓民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雄生 鲁成林 刘洋 张东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利用临床1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例影像学资料,采用Simpleware建模软件分别模拟下腰椎骨性结构、椎间盘组织,并在Ansys软件附加腰椎相关韧带和关节囊,建立L5双... 目的建立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利用临床1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例影像学资料,采用Simpleware建模软件分别模拟下腰椎骨性结构、椎间盘组织,并在Ansys软件附加腰椎相关韧带和关节囊,建立L5双侧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体外力学实验结果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重建模型构建了椎体皮质骨、松质骨、腰椎关节突关节、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等骨性结构,还构建了纤维环、髓核、上下终板组织,并成功附加了前纵、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棘间韧带以及关节突的关节囊。模型共计有281261个节点和661150个单元。腰椎椎弓峡部裂重建成功。通过与体外生物力学在不同工况下L4下关节突、L5上、下关节突、S1上关节突应力/应变趋势以及L4下关节突内外侧力学应力/应变趋势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建立了下腰椎椎弓峡部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可以用来进一步实施有关峡部裂治疗的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椎节与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顾晓民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雄生 鲁成林 刘洋 张东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单椎节和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峡部裂状态和两种内固定情况下邻近终板的应力变化。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L4双侧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下腰椎内固定物如椎弓根螺钉和连接杆,... 目的通过单椎节和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峡部裂状态和两种内固定情况下邻近终板的应力变化。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L4双侧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下腰椎内固定物如椎弓根螺钉和连接杆,将两者组合构建单椎节和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有限元模型,在同样约束条件及载荷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腰椎峡部裂状态、单椎节、单节段内固定3种力学状态下邻近终板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轴向加压时,两种内固定方式与峡部裂状态相比较在L4下终板应力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后伸、侧屈时单椎节固定方式终板应力均值与峡部裂状态相仿,而单节段固定方式与峡部裂状态相比较在L4下终板应力均值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1上终板应力均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时单椎节固定方式与其他两种状态相比在S1上终板应力均值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椎节经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在轴向加压、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时不仅能提供良好的固定,而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上下椎间盘的活动,尤其在旋转运动时对下一节椎间盘有良好的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有限元分析 内固定 重建 应力分布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戴力扬 屠开元 +2 位作者 徐印坎 张文明 成培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7-68,共2页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腰椎活动节段的力学模型,并着重分析了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椎弓峡部在人体直立位、屈曲位和伸展位时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其中以后伸位时的应力水平最高。作者认为,椎弓峡部裂实质上主要是...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腰椎活动节段的力学模型,并着重分析了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椎弓峡部在人体直立位、屈曲位和伸展位时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其中以后伸位时的应力水平最高。作者认为,椎弓峡部裂实质上主要是由局部应力增高而引起的疲劳骨折,而腰椎后伸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部植骨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和腰椎滑脱 被引量:7
4
作者 戴力扬 贾连顺 +2 位作者 袁文 倪斌 朱海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4-66,共3页
介绍一种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合并轻度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手术通过在峡部及关节突关节处植骨使快部缺损得到直接修复并使腰椎获得稳定。共治疗46例98处病变,随访7个月~4年2个月,平均13个月。94处获得骨性融合,占95.9%。计优28例... 介绍一种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合并轻度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手术通过在峡部及关节突关节处植骨使快部缺损得到直接修复并使腰椎获得稳定。共治疗46例98处病变,随访7个月~4年2个月,平均13个月。94处获得骨性融合,占95.9%。计优28例,良15例,可3例。作者认为峡部植骨修复融合术与其他融合术式相比,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及手术创伤均较小,操作技术亦相对简单,对于青少年及多节段推弓峡部裂患者尤为适合,但要求植骨确实可靠,以防骨不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植骨 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侯代伦 柳澄 +1 位作者 陈海松 邹晓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研究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64层CT扫描的50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各向同性扫描的容积数据,采用不同角度的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照分析:利用MPR模拟出四种扫描模式:①常规的椎间盘... 目的研究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64层CT扫描的50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各向同性扫描的容积数据,采用不同角度的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照分析:利用MPR模拟出四种扫描模式:①常规的椎间盘扫描方式的断面图像;②腰椎横断面图像;③沿椎弓峡部方向的斜横断位(椎弓反角度扫描)图像;④沿腰椎长轴的矢状断面图像。分析四种方法的峡部裂隙检出率、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碎骨片检出率、假关节形成检出率。结果峡部裂隙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斜横断位MPR(100%)最高(u=8.51,P<0.05);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90%)最高(u=4.18,P<0.05);碎骨片检出率以斜横断MPR(28%)和矢状位MPR图像(20%)最高(u=2.08,P<0.05);假关节形成检出率以斜横断MPR(18%)最高(u=2.237,P<0.05)。结论64层CT MPR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平面分析椎弓峡部裂的各种征象,对于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椎弓峡部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戴力扬 刘洪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病因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 被引量:17
7
作者 燕好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200040)燕好军综述范振华许胜文审校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在运动员中发病率高达20%[1,2],...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200040)燕好军综述范振华许胜文审校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在运动员中发病率高达20%[1,2],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该疾以腰椎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缺损 腰骶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 被引量:6
8
作者 戴力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3 例腰椎椎弓峡部裂行腰椎MRI 检查。在正中矢状面MRI 图像上根据T2 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相邻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结果:73 例中椎间盘退...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3 例腰椎椎弓峡部裂行腰椎MRI 检查。在正中矢状面MRI 图像上根据T2 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相邻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结果:73 例中椎间盘退变程度0 级22 例,1 级17 例,2 级13 例,3 级14 例,4 级7 例。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年龄相关性非常显著( P< 0 .01) ,但与腰椎滑脱程度相关性不显著( P> 0 .05) 。结论:术前MRI 检查有助于判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并选择正确的融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退变 椎弓峡部裂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先天性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永久 彭明 +2 位作者 莫华梅 马进 许立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先天性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临床怀疑为先天性椎弓峡部裂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进行实时多平面重建(MPR)及高级三维容积漫游(V...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先天性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临床怀疑为先天性椎弓峡部裂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进行实时多平面重建(MPR)及高级三维容积漫游(VRT)等图像重组。同时对患者的普通X线片(DR片)、VRT图像及MP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MPR图像检出存在椎弓峡部裂部位最多达98处。轴面图像可以准确地分辨出"环裂征"。MRP图像能够在椎弓峡部裂斜矢状面显示"猎狗项环征"征象。VRT图像与真实的解剖结构几乎相同,可以使椎弓峡部裂立体呈现。MPR图像在62例怀疑为先天性椎弓裂的患者中检出率最高,与DR片和VRT图像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VRT图像的检出率较DR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对先天性椎弓峡部裂的诊断比较DR片检查更具优势,MRP图像检出率最高,其次为VRT图像,可作为临床先天性椎弓峡部裂首选的影像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椎弓峡部裂 MRP图像 VRT图像 后处理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球运动员腰椎峡部裂的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翠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98,共3页
腰椎峡部裂是羽毛球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极大妨碍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文章从腰椎峡部的解剖结构和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着手,探讨了损伤发生的病因,提出了一些处理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员 椎弓峡部裂 处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影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小东 王新宏 +2 位作者 曹和涛 黄春峰 贺新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467-2470,共4页
目的分析滑脱前期腰椎弓峡部裂(slipping prophase lumbar spondylolysis,SPLS)常规影像检查表现,探讨其诊断策略。方法收集经影像诊断明确的SPLS患者69例,均因腰腿痛首诊,分别做了不同种类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检查前均无临床提示。分析S... 目的分析滑脱前期腰椎弓峡部裂(slipping prophase lumbar spondylolysis,SPLS)常规影像检查表现,探讨其诊断策略。方法收集经影像诊断明确的SPLS患者69例,均因腰腿痛首诊,分别做了不同种类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检查前均无临床提示。分析SPLS常规影像学表现,计算X线、多层螺旋CT(MSCT)和MRI首诊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69例患者中,31例摄X线正侧位片,其中5例同时加摄双斜位片;33例行腰椎间盘MSCT扫描,其中24例及时做了补充扫描;5例行MRI常规扫描。X线、MSCT和MRI首诊率依次为:61.3%(19/31)、72.7%(24/33)和20.0%(1/5)。SPLS常规影像表现为:椎弓峡部变细,X线可见透亮线影;MSCT下位椎体上关节突附近发现碎骨块和椎管矢状径增大;MRI峡部皮髓质信号欠连续。结论 SPLS常规影像检查表现隐匿,敏感而及时地发现其蛛丝马迹并进一步做MSCT容积扫描多方位重组或反机架层面扫描是防止SPLS漏诊的关键;后者因其低耗、低辐射和高诊断率,可以作为SPLS筛选和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前期 椎弓峡部裂 体层摄影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