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唐胜修 王小莲 +2 位作者 刘辛 檀松 韦春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47-2449,共3页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与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疗效。方法:VBI眩晕患者4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穴注毫针组21例,在患者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西药治疗组22例,口服甲磺酸...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与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疗效。方法:VBI眩晕患者4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穴注毫针组21例,在患者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西药治疗组22例,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和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及静滴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治疗。疗程均为10天,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穴注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治疗VBI眩晕,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夹脊 天眩清 毫针 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舜韶 黄立安 +1 位作者 宋雪文 徐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0例,全部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SPECT检查,将其中普通SPECT显示正常的19例患者,48 h后予以口服乙酰唑胺2 g,2 h后再行SPECT检查。50例患者中26例进行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结果50例患者TCD阳性率为66%,CDFI阳性率为56%,普通SPECT阳性率为62%。三种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加用乙酰唑胺后的SPECT检查阳性率提高到86%,与TCD和CDF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PECT显示缺血部分多在枕颞叶等椎基底动脉(VBA)系统供血区域。26例患者MRA显示有2例椎动脉狭窄。其中1例患者MRA、SPECT显示正常,口服乙酰唑胺后SPECT检查及PET检查显示有颞枕叶缺血。结论 TCD和CDFI在VBI的诊断上可作为粗略的筛选手段,MRA在VBI的诊断价值可能不大,加用乙酰唑胺后SPECT阳性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其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SPECT 脑灌注显像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管彩色超声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建队 袁有才 刘淑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天/口服,川芎嗪120mg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天/口服,川芎嗪120mg天/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卫民 陈仰昆 +1 位作者 袁伟杰 李润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61-362,共2页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定位价值。【方法】检查83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的BAEP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IPL)。【结果】83例VBI中BAEP异常61例,BAEP为脑干型的VBI占多数。...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定位价值。【方法】检查83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的BAEP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IPL)。【结果】83例VBI中BAEP异常61例,BAEP为脑干型的VBI占多数。【结论】BAEP从神经电生理方面为VBI的诊断和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EP VBI 诊断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电生理 患者 价值 目的 客观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被引量:3
5
作者 莫艳芳 贺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06-1007,共2页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6 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口服稳心颗粒 ,对照组 3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经颅多谱勒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6 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口服稳心颗粒 ,对照组 3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经颅多谱勒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 6 6 %、86 6 7% ,在改善眩晕症状及改善血流变学、经颅多谱勒各项指标方面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稳心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稳心颗粒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对照组 经颅多谱勒 口服 观察 随机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匡汀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智勇 黄翠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352-1352,共1页
关键词 一匡汀 治疗 老年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玲 黎华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解决其心理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2例VBI患者进行测定,同时分析性别、年龄、 发作次数、对疾病了解程...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解决其心理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2例VBI患者进行测定,同时分析性别、年龄、 发作次数、对疾病了解程度及社会支持等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4项因子分与国 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4项因子与性别、发作次数、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文化程度、诱 因、社会支持等方面密切相关。结论对VBI患者需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惠霞 俞锐敏 +1 位作者 蒋亚斌 李国成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85-86,共2页
目的 加强健康教育 ,观察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疗效。方法 将 6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给予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及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治... 目的 加强健康教育 ,观察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疗效。方法 将 6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给予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及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 90 .91% )显著高于对照组 ( 63 .64 % ) (P <0 .0 1) ,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VBI是安全有效的 ,同时 ,应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 健康教育 参麦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被引量:7
9
作者 白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64-2267,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给与降糖药及胰岛素等常规基础治疗的67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尼莫地平)和观察组35例(补阳还五汤加尼莫地平),2周及4周后对...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给与降糖药及胰岛素等常规基础治疗的67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尼莫地平)和观察组35例(补阳还五汤加尼莫地平),2周及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大、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较治疗前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在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大方面优于单用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补阳还五汤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阳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并探讨SSR对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VBI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及恢复期行SSR检查,并以5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VBI患者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L... 目的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并探讨SSR对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VBI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及恢复期行SSR检查,并以5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VBI患者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Lat)及波幅(Amp)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SSR总异常率为66.1%(37例)。恢复期Lat和Amp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SSR异常率为8.9%(5例)。结论 VBI患者可出现交感神经功能暂时性损害,病情控制后交感神经功能可随之改善,SSR检查可作为VBI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光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证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启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477-479,共3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心脑血管疾病之中最为常见疾病之一,在此方面祝光礼主任医师临证经验颇丰。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病"的原则进行治疗收效显著。其中辨证分型分为阴虚阳亢、阴阳两虚...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心脑血管疾病之中最为常见疾病之一,在此方面祝光礼主任医师临证经验颇丰。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病"的原则进行治疗收效显著。其中辨证分型分为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脾虚肝旺、胆郁痰扰、气血亏虚等5型进行论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需考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合并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颈椎病、腔隙性脑梗塞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也就是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病"。兹就此学术思想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辨证治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证经验 祝光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方秀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于干预后第1、第3周采...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于干预后第1、第3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结果入院第3周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焦虑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5例
13
作者 雷革胜 林宏 +1 位作者 张莉红 井晓蓉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0期647-648,共2页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改变。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75例 ,据眩晕程度进行分类 ,重度 40例 ,中度 3 0例 ,轻度 5例 ;瞬目反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谱勒阳性率分...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改变。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75例 ,据眩晕程度进行分类 ,重度 40例 ,中度 3 0例 ,轻度 5例 ;瞬目反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谱勒阳性率分别为 82 %、70 %和 85 % ,患者均每晚口服氟桂利嗪 10mg ,连续 4周。结果 :治疗后眩晕重度 3例、中度2例、轻度 8例、完全缓解 62例 ;瞬目反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谱勒阳性率为分别 6%、4%和 8%。结论 :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瞬目反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多谱勒超声可作为疗效观察的实验室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吕安坤 祁建国 +1 位作者 张小宁 张震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34-1836,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疾病临床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耳短声刺激并记录45例VBI患者及48例健康体检者的P13-N23波潜伏期、波幅变化,并计算出耳间潜伏期差(△P13)、耳间振...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疾病临床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耳短声刺激并记录45例VBI患者及48例健康体检者的P13-N23波潜伏期、波幅变化,并计算出耳间潜伏期差(△P13)、耳间振幅比(SR)。所有受试者均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筛查是否存在VBI。结果 VBI组中VEMP检查异常的有37例(82.22%),而在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仅有VEMP异常者2例(4.17%)。两组间双耳各波潜伏期、波幅、△P13及S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组较正常对照组VEMP检查P13-N23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不同程度下降,△P13增大,虽然SR有所增大,但幅度相对较小。结论 P13-N23波潜伏期延长与△P13增大可作为VEMP检查判断VBI患者是否存在脑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的参考指标。VEMP可作为一种新的诱发电位检查用于辅助判定VBI患者是否存在脑干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液流变学及脑干诱发电位观察
15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齐志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1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作用机理。方法 5 0例VBI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 2 5例和常规治疗组 2 5例 ,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结果治疗前VBI患者血液粘度增高 ,表...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作用机理。方法 5 0例VBI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 2 5例和常规治疗组 2 5例 ,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结果治疗前VBI患者血液粘度增高 ,表现为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血浆粘度及血脂增高。BAEP总异常率为 76% ,以脑干型异常为主。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尼莫地平组血浆粘度水平降低更显著 (P <0 0 5 ) ,V波峰潜伏期、III V和I V峰间潜伏期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尼莫地平可改善VBI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及脑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液流变学 脑干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葛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旭成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观察秦葛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新方法。方法:79例病人分为两组,秦葛黄芪汤治疗组(41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结果及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显... 目的:观察秦葛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新方法。方法:79例病人分为两组,秦葛黄芪汤治疗组(41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结果及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显著好转率(80.5%),对照组显著好转率(39.5%),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1.1%。结论:秦葛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葛黄芪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研究 液流变学 经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书珍 张菊香 孙晋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曲克芦丁3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睡前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曲克芦丁3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睡前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痰祛眩汤合补阳还五汤。疗程2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清痰祛眩汤与补阳还五汤合用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清痰祛眩汤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慧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3-1675,共3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为观察静脉注射血塞通对VB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脂和脑血流的影响.本文对60例40岁以上的VBI患者随机分组,并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塞通 老年人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1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洪俊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8期558-560,共3页
目的 :比较血府逐瘀口服液合全天麻胶囊与全天麻胶囊对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了 71例临床验证 ,其中治疗组 41例 ,对照组 30例。结果 :前者临床显效率为 82 .93% ,有效率为 92 .6 8% ,后者分别为 5 0 .0 0 %和 83.33%。前者疗效... 目的 :比较血府逐瘀口服液合全天麻胶囊与全天麻胶囊对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了 71例临床验证 ,其中治疗组 41例 ,对照组 30例。结果 :前者临床显效率为 82 .93% ,有效率为 92 .6 8% ,后者分别为 5 0 .0 0 %和 83.33%。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P <0 .0 1)。在TCD改善方面 ,两者均有一定疗效 ,但前者优于后者 (P <0 .0 1)。此外 ,在改善血流变学方面 ,前者优于后者 (P <0 .0 5 )。无毒副作用。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液合全天麻胶囊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逐瘀口服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慧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42-4243,共2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桥脑区,小脑的缺血,临床上表现平衡障碍、眩晕、耳鸣、眼...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桥脑区,小脑的缺血,临床上表现平衡障碍、眩晕、耳鸣、眼球震颤及视物旋转等症状。因此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治疗的首要目的。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8例,经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天麻素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马来酸桂哌齐特 临床观察 天麻素 治疗 管痉挛 2009年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