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标准
被引量:
24
1
作者
周瑛华
华扬
+3 位作者
刘玉梅
孟秀峰
赵新宇
夏明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7-403,共7页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622例门诊或住院可疑后循环缺血患者,从中选取经TCC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筛查和DSA检查的患者共216例,其中颅内椎动脉正常者3...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622例门诊或住院可疑后循环缺血患者,从中选取经TCC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筛查和DSA检查的患者共216例,其中颅内椎动脉正常者33例(15.3%),狭窄率〈50%者45例(20.8%),狭窄率为50%~69%者44例(20.4%),狭窄率为70%-99%者94例(43.5%)。通过检测颅内段椎动脉、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1、PSV2)和舒张期末流速(EDV1、EDV2),分别计算颅内段平均流速(MV)、颅内段与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的比值SPRP(PSV,/PSV:)、SPRE(EDV,/EDV:)。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获得最佳截断点。结果TCCS诊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参数最佳截断点分别为:狭窄率〈50%的参数标准为110cm/s≤PSV1≤145cm/s,65cm/s≤MV≤85cm/s;狭窄率为50%~69%的参数标准为145cm/s≤PSV1≤190cm/s,85cm/s≤MV≤115cm/s;狭窄率为70%~99%的参数标准为PSV,≥190cm/s,MV≥115cm/s。结论TCCS可有效评价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超声评判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
段
椎
动脉
狭窄
经
颅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丹
刘伟
+2 位作者
胡月新
黄芩
韦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28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资料不全患者,将纳入研究的762例患者的28项可能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28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资料不全患者,将纳入研究的762例患者的28项可能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中,椎动脉颅外段狭窄(OR=1.982,95%CI:1.120-3.989)、椎动脉颅内段狭窄(OR=2.241,95%CI:1.102-4.890)和大脑后动脉狭窄(OR=1.902,95%CI:1.104-3.531)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P〈0.15)。结论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大脑后动脉狭窄可能为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危险因素
椎
动脉
颅
外
段
狭窄
椎动脉颅内段狭窄
基底
动脉
狭窄
大脑后
动脉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标准
被引量:
24
1
作者
周瑛华
华扬
刘玉梅
孟秀峰
赵新宇
夏明钰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7-403,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622例门诊或住院可疑后循环缺血患者,从中选取经TCC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筛查和DSA检查的患者共216例,其中颅内椎动脉正常者33例(15.3%),狭窄率〈50%者45例(20.8%),狭窄率为50%~69%者44例(20.4%),狭窄率为70%-99%者94例(43.5%)。通过检测颅内段椎动脉、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1、PSV2)和舒张期末流速(EDV1、EDV2),分别计算颅内段平均流速(MV)、颅内段与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的比值SPRP(PSV,/PSV:)、SPRE(EDV,/EDV:)。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获得最佳截断点。结果TCCS诊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参数最佳截断点分别为:狭窄率〈50%的参数标准为110cm/s≤PSV1≤145cm/s,65cm/s≤MV≤85cm/s;狭窄率为50%~69%的参数标准为145cm/s≤PSV1≤190cm/s,85cm/s≤MV≤115cm/s;狭窄率为70%~99%的参数标准为PSV,≥190cm/s,MV≥115cm/s。结论TCCS可有效评价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超声评判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颅内
段
椎
动脉
狭窄
经
颅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标准
Keywords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Transe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
Diagnostic criteria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丹
刘伟
胡月新
黄芩
韦焘
机构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昆明医科大学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3-896,共4页
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项目(13-149)~~
文摘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28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资料不全患者,将纳入研究的762例患者的28项可能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中,椎动脉颅外段狭窄(OR=1.982,95%CI:1.120-3.989)、椎动脉颅内段狭窄(OR=2.241,95%CI:1.102-4.890)和大脑后动脉狭窄(OR=1.902,95%CI:1.104-3.531)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P〈0.15)。结论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大脑后动脉狭窄可能为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危险因素
椎
动脉
颅
外
段
狭窄
椎动脉颅内段狭窄
基底
动脉
狭窄
大脑后
动脉
狭窄
Keywords
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risk factors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标准
周瑛华
华扬
刘玉梅
孟秀峰
赵新宇
夏明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王丹
刘伟
胡月新
黄芩
韦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