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冬梅
邵斌
+1 位作者
金星
王巧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眩晕量表评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脑仿生电刺激和牵引。治疗前及治...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眩晕量表评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脑仿生电刺激和牵引。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评估,观察脑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及眩晕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患者ESCV、椎动脉血流动力比较均有提高,且治疗组ESCV评估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TCD指标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的RVA、LVA、BA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脑血流量,从而缓解其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仿生电刺激
针刺
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
经颅多普勒超声
眩晕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督通络降浊汤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克飞
王旋旋
王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3期119-119,122,共2页
目的:观察补督通络降浊汤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补督通络降浊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维持15 d。比较两...
目的:观察补督通络降浊汤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补督通络降浊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维持15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SV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PSV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督通络降浊汤治疗CSA眩晕症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可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督通络降浊汤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
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亚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取双侧风池、完骨、风府、头维、率谷,端坐位时脊旁有压痛的夹脊穴。辨证取穴,肝肾阴虚配双侧肾...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取双侧风池、完骨、风府、头维、率谷,端坐位时脊旁有压痛的夹脊穴。辨证取穴,肝肾阴虚配双侧肾俞、太溪;肝阳上亢配肝俞、太冲;气血亏损配脾俞、足三里;寒湿凝滞配脾俞、肺俞;常规无痛进针,风池刺向对侧眼角,深刺1.5寸,以酸胀感向后头部放射为佳;夹脊穴深刺直达脊椎横突骨面,行合谷刺,以针感上下放射为佳;其余穴位常规针刺,留针30min。对照组24例氟桂利嗪,5mg/次,1次/d。治疗组24例穴位注射,舒血宁4m L,双侧风池、天柱穴,常规刺入,上下提插得气后,注入1m L左右药液;若局部酸胀,热敷数分钟减轻不适感,1次/d,疗程间隔2d。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8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动脉
型
颈椎
病
性
眩晕
头痛
痹证
针灸
穴位注射
舒血宁
中医药疗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冬梅
邵斌
金星
王巧灵
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资助项目(NO.wzzh201302)
文摘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眩晕量表评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脑仿生电刺激和牵引。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评估,观察脑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及眩晕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患者ESCV、椎动脉血流动力比较均有提高,且治疗组ESCV评估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TCD指标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的RVA、LVA、BA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脑血流量,从而缓解其眩晕症状。
关键词
脑电仿生电刺激
针刺
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
经颅多普勒超声
眩晕
量表
Keywords
EEG bi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traction, Cervical a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vertigo, TCD ultrasound,Vertigo scale.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督通络降浊汤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克飞
王旋旋
王兵
机构
淮安市中医院脑病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3期119-119,122,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补督通络降浊汤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补督通络降浊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维持15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SV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PSV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督通络降浊汤治疗CSA眩晕症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可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补督通络降浊汤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
症
疗效
分类号
R274.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亚靓
机构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康复科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取双侧风池、完骨、风府、头维、率谷,端坐位时脊旁有压痛的夹脊穴。辨证取穴,肝肾阴虚配双侧肾俞、太溪;肝阳上亢配肝俞、太冲;气血亏损配脾俞、足三里;寒湿凝滞配脾俞、肺俞;常规无痛进针,风池刺向对侧眼角,深刺1.5寸,以酸胀感向后头部放射为佳;夹脊穴深刺直达脊椎横突骨面,行合谷刺,以针感上下放射为佳;其余穴位常规针刺,留针30min。对照组24例氟桂利嗪,5mg/次,1次/d。治疗组24例穴位注射,舒血宁4m L,双侧风池、天柱穴,常规刺入,上下提插得气后,注入1m L左右药液;若局部酸胀,热敷数分钟减轻不适感,1次/d,疗程间隔2d。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8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椎
动脉
型
颈椎
病
性
眩晕
头痛
痹证
针灸
穴位注射
舒血宁
中医药疗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Keywords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vertigo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Flunarizine
Chinesemedicine
Randomized parallel group study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5.9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观察
张冬梅
邵斌
金星
王巧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补督通络降浊汤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治疗的疗效评价
张克飞
王旋旋
王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吴亚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