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
作者 关凯 孙天胜 +2 位作者 李放 李亚飞 刘树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2例,陈旧骨折10例;术前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AS)平均7.4分。在C型...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2例,陈旧骨折10例;术前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AS)平均7.4分。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注射骨水泥〔粉(g)∶液(ml)=3∶2〕,每10g骨水泥外加2mlOmnipaque以增加骨水泥在X光下的显影。结果:12例穿刺均成功,有2例骨水泥渗漏到椎体侧方,1例渗漏到椎前静脉,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7例(7/12),显著缓解5例(5/12),VAS评分平均1.94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年非常满意7例,满意4例,较满意1例;与术后比较椎体高度无变化,未见相邻椎体骨折;VAS评分平均2.02分,与术后1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VP手术操作简单、较安全,能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型术 治疗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保卫 王岩 +3 位作者 刘郑生 肖嵩华 张永刚 毛克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3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利用手术床使患者椎体压缩骨折部位过伸,达到闭合复位目的,然后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压...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3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利用手术床使患者椎体压缩骨折部位过伸,达到闭合复位目的,然后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结果: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以使椎体前壁高度恢复(40.1±23.5)%,中间高度恢复(44.7±20.8)%,后壁高度恢复(15.3±12.4)%,后凸畸形角度矫正(42.5±29.3)%。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压缩骨折 椎体成型术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注射法预防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子祥 雷伟 +4 位作者 桑宏勋 马真胜 胡蕴玉 万世勇 刘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评价两阶段注射法在椎体成型术中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50个新鲜绵羊腰椎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两阶段注射法及常规椎体成型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向椎体内注射总量为3mL的PMMA,模拟临床椎体成型术。...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评价两阶段注射法在椎体成型术中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50个新鲜绵羊腰椎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两阶段注射法及常规椎体成型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向椎体内注射总量为3mL的PMMA,模拟临床椎体成型术。实验组首先向椎体后部注射0.5mL的PMMA,待其固化后,再次向椎体内注射2.5mL的PMMA。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向椎体内注射3mL的PMMA。通过X线及肉眼直视,统计两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8例出现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而实验组中仅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尽管实验组骨水泥总体渗漏发生率56%高于对照组44%,但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两阶段注射法可显著降低骨水泥向椎管内方向渗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型术 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战荣 刘延青 +2 位作者 刘军明 王歆 姚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共5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其中血管瘤2例2个椎体、骨质疏松症11例16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24例41个椎体。在X线定位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在骨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共5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其中血管瘤2例2个椎体、骨质疏松症11例16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24例41个椎体。在X线定位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在骨水泥甲基丙烯酸树脂多聚体PMMA粉剂中加入2m l造影剂以透视显影)按粉剂与液体为3:2比例混合调制成糊状,用1m l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后,脊柱CT和平片随访观察骨水泥密度、形态与术后所见无变化,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止痛从注入骨水泥开始到术后7天显效,随访12个月。13例良性病变全部达到止痛效果,恶性肿瘤止痛效果达95.8%。本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适用于椎体血管瘤、骨质疏松症、转移瘤等溶骨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型术 脊柱骨折 恶性肿瘤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类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 肿瘤 治疗 甲基丙烯酸树脂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中华 崔青 董占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28个椎体。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应用C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28个椎体。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应用C型臂X光机手术前和手术中定位,采用经单侧椎弓根手术入路,平均骨水泥注射量2~4ml左右。术前后应用国际通用术前疼痛目测分级(VAS)评分。结果23例患者28个椎体操作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术后3d疼痛开始缓解15例;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8例(1823),显著缓解5例(523)。VAS评分平均2.01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年随访,患者完全满意16例,满意5例,较满意2例。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平均2.13分;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微创手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有价值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 稳定性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爱华 杨新建 +2 位作者 杨德森 吴中学 李少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椎体成型术 骨质疏松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小力 张海波 +1 位作者 徐霖 周选民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13-14,共2页
对2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术前熟悉经皮椎体成型术的治疗过程,做好充分准 备及宣教;术中选择正确体位,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脊髓受压等情况;术后观察有无疼痛、神经压迫、肺栓塞等并 发症,并予恰当的出院指导... 对2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术前熟悉经皮椎体成型术的治疗过程,做好充分准 备及宣教;术中选择正确体位,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脊髓受压等情况;术后观察有无疼痛、神经压迫、肺栓塞等并 发症,并予恰当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显效率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型术 围手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新健 张友平 +3 位作者 吴中学 林欣 史万超 刘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椎体良、恶性肿瘤一直是非常棘手的疾病 ,以往的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不足 ,经皮椎体成型术的出现使椎体血管瘤的治疗产生突破性进展 ,本文总结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 7例椎体血管瘤和 1... 目的 椎体良、恶性肿瘤一直是非常棘手的疾病 ,以往的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不足 ,经皮椎体成型术的出现使椎体血管瘤的治疗产生突破性进展 ,本文总结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 7例椎体血管瘤和 11例椎体恶性肿瘤的治疗 ,17例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 ,1例颈椎血管瘤采用颈椎前外侧入路。注射 15 2 0 %的骨水泥 ,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铸形。结果  18例治疗都获得成功 ,注射骨水泥 0 .5 7ml。 10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 ,6例明显缓解 ;2例有所缓解 ;随访 1 9个月 ,无复发迹象。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是一种小创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型术 血管瘤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对脊椎转移癌患者止痛效果的评价
9
作者 王志伟 刘巍 +2 位作者 石海峰 孙昊 周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型术对脊柱转移癌患者减轻背痛症状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51例患者共101个椎体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型术,术前及随访终点使用PI-NRS疼痛评估系统(0分为无疼痛,10分为最严重的疼痛)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同...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型术对脊柱转移癌患者减轻背痛症状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51例患者共101个椎体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型术,术前及随访终点使用PI-NRS疼痛评估系统(0分为无疼痛,10分为最严重的疼痛)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患者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疼痛评分减低至少2分认为临床有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9个月(平均3.6个月),51例患者中48例(94%)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38例患者(75%)停用镇痛药治疗。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对脊柱转移癌患者减轻背痛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型术 骨水泥 脊柱转移癌 疼痛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骨囊袋填充椎体成型术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干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开玉 包利 +5 位作者 陈浩 贾璞 冯飞 孙海波 张双江 唐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5-1179,1185,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后不同时期行新型骨囊袋填充椎体成型术(Vesselplasty)干预,在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区别。方法对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 目的探讨分析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后不同时期行新型骨囊袋填充椎体成型术(Vesselplasty)干预,在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区别。方法对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采用Vesselplasty治疗的125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4周内手术)72例,共115个椎体;延迟手术组(4周后手术)53例,共73个椎体。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1 d和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角(LKA)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1年的VAS、ODI和LKA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P<0.05),两组间同随访时期的VAS、ODI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但A组的LKA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中所有患者术后1 d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恢复(P<0.05),但同随访时期A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明显大于B组(P<0.05),且在术后1年时B组伤椎高度丢失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间的骨水泥渗漏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1年相邻椎体继发骨折患者例数与再手术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对OVCF早期与延迟行Vesselplasty干预在改善VAS、ODI和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无明显差别,但早期Vesselplasty治疗可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减轻术后椎体再塌陷和减少相邻椎体继发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新型骨囊袋填充椎体成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93-149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 压缩性骨折 肿瘤 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外渗的预防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预防和减少经皮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的外渗,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对3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2个椎体采用间歇、多点注射、双侧注射和术前造影等方法减少骨水泥外渗。结果 42个椎体中未发现椎管内渗漏,仅有10个椎体向其他方... 目的预防和减少经皮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的外渗,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对3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2个椎体采用间歇、多点注射、双侧注射和术前造影等方法减少骨水泥外渗。结果 42个椎体中未发现椎管内渗漏,仅有10个椎体向其他方向轻度外渗,外渗率为24%。随访3~6个月,有效率达93%。结论间歇、多点注射是预防经皮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外渗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硬化成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贵祥 陆军 +3 位作者 刘满生 尤志军 杨桂兰 白桂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 介绍椎体硬化成型术 (VP)对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46例脊柱转移瘤病人行 6 2次椎体硬化成型术 ,男 33例 ,女 13例。年龄 31~ 71岁 (平均 5 2岁 )。结果 脊柱转移瘤分型 :中心型 (病变位于椎体中心 )占 38.6... 目的 介绍椎体硬化成型术 (VP)对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46例脊柱转移瘤病人行 6 2次椎体硬化成型术 ,男 33例 ,女 13例。年龄 31~ 71岁 (平均 5 2岁 )。结果 脊柱转移瘤分型 :中心型 (病变位于椎体中心 )占 38.6 % ,单侧型 (病变位于椎体一侧 )占 2 9.5 % ,弥漫型 (椎体病变广泛 )占 31.9%。脊柱转移瘤分期 :早期 (病变局限于椎体内 <1/ 4)占 18.2 % ,晚期 (破坏椎体 >2 / 3而且形成肿块 )占 2 0 .5 % ,中期 (介于早、中期之间 )占 6 1.3%。转移瘤止痛效果达 93.5 %。结论 椎体硬化成型术治疗椎体转移瘤可起到止痛和抗脊柱压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 转移 介入 硬化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宫玉 冯博 +5 位作者 梁松年 杨帆 冯世超 杨峰 张良 刘玉言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急性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接受PKP治疗的急性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个病变椎体)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价PKP的疗效。结果对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急性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接受PKP治疗的急性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个病变椎体)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价PKP的疗效。结果对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病变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均较术前升高,Cobb角减小(P均<0.05)。术后1周CT检查发现骨水泥渗漏1例(1/15,6.67%)。经PKP治疗,疼痛完全缓解11例(11/15,73.33%),部分缓解4例(4/15,26.67%),有效率达100%(15/15)。15例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3.21±0.32、2.67±0.42、2.64±0.51和2.36±0.67,均较术前(8.68±0.88)明显减小(P均<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6.33±6.30)较术前(29.19±5.61)升高(P<0.05)。结论 PKP是治疗急性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后凸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振堂 邱洪明 +2 位作者 林琳 郝强 陈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穿刺方法及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和老年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06例患者共141个椎体在DSA监视下行椎体成形术,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83例,老年性压缩性骨折23例.结果:106例手术全部成功,疼痛完全缓...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穿刺方法及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和老年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06例患者共141个椎体在DSA监视下行椎体成形术,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83例,老年性压缩性骨折23例.结果:106例手术全部成功,疼痛完全缓解98例,部分缓解8例.胸椎注入骨水泥为2~4ml,平均3.1ml、腰椎注入3~8ml,平均4.85ml,骶椎4ml.141个椎体中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14.9%,其中出现椎间盘漏8个椎体、硬膜外漏9个椎体、椎旁静脉丛2个椎体、椎旁软组织2个椎体,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对缓解或消除由椎体病变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无神经症状的骨水泥外漏可不视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转移瘤 介入放射学 经皮成形 临床应用 转移性肿瘤 经皮椎体成型术 压缩性骨折 完全缓解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军 赵海涛 +4 位作者 张贵祥 石梅 刘晓莉 傅莉 张歌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探讨和评价CT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血管瘤及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等 183例 2 41个椎体操作经验 ,并与其他文献对比。结果 操作全部按计划完... 目的 探讨和评价CT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血管瘤及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等 183例 2 41个椎体操作经验 ,并与其他文献对比。结果 操作全部按计划完成 ,准确率 10 0 % ,无失败和损伤 ,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操作简便、准确、痛苦小 ,疗效佳 ,为应用前景广泛的非血管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椎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艺影 杨新建 +1 位作者 王李丽 任佩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椎体肿瘤者经皮椎体成型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对 12例椎体肿瘤患者 (血管瘤 5例、椎体恶性肿瘤 7例 )行经皮椎体成型术 ,术后给予心理护理、支持疗法、功能锻炼等。结果患者的疼痛指数和运动能力评分明显改善和提高...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椎体肿瘤者经皮椎体成型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对 12例椎体肿瘤患者 (血管瘤 5例、椎体恶性肿瘤 7例 )行经皮椎体成型术 ,术后给予心理护理、支持疗法、功能锻炼等。结果患者的疼痛指数和运动能力评分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对治疗能否成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型术 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伸体位下球囊多点扩张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2 位作者 崔巍 李程 周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517-4522,共6页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下球囊多点扩张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4年9月行PKP的新鲜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操作方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下球囊多点扩张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4年9月行PKP的新鲜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操作方法分为两组,过伸体位下多点球囊扩张行PKP的患者为观察组(36例),单次球囊扩张行PKP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相对高度、局部Cobb角。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2.8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48.3±5.1)min、放射暴露时间(4.6±1.7)min、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3.9%(5例),对照组手术时间(41.9±3.7)min、放射暴露时间(4.1±1.2)min、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4.3%(6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为(5.8±0.5)ml,大于对照组的(3.1±0.5)ml(P<0.05)。两组术后1周及术后1年伤椎相对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体位下球囊多点扩张行PKP,与普通PKP比较,在不明显延长手术操作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不增加骨水泥漏发生率的前提下,能够使新鲜椎体骨折复位有所改善,可部分改善后凸畸形,低压下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型 脊柱过伸复位 骨折 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DSA引导下经“凹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班吉鹤 李鹏鹏 +1 位作者 彭礼禄 刘云海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臂DSA引导下经脊柱侧弯凹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 目的探讨双臂DSA引导下经脊柱侧弯凹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伴有脊柱侧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脊柱侧弯凹侧椎弓根穿刺(单侧穿刺组)和双侧椎弓根穿刺(双侧穿刺组)。所有患者均在双臂DSA引导下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者累计暴露放射剂量、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6.7%)与双侧穿刺组(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BI指数手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侧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前与术后Cobb角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臂DSA引导下经脊柱侧弯凹侧的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双侧椎弓根穿刺PKP的临床效果相似。但单侧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术者接受的放射剂量更少,对于有双臂DSA设备的医院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脊柱侧弯 单侧穿刺 经皮后凸成型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20
作者 白成瑞(译) 唐海(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骨质疏松的脊柱问题有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后椎体持续不稳,以及由于多发椎体压缩造成的渐进性体态改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神经并发症。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对骨质疏松的椎体进行强化是十分有效... 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骨质疏松的脊柱问题有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后椎体持续不稳,以及由于多发椎体压缩造成的渐进性体态改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神经并发症。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对骨质疏松的椎体进行强化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然在大部分病例中,由于椎体骨折造成的疼痛会在前几周内逐渐缓解,但仍然有相当数量患者持续疼痛并且椎体持续性塌陷。经皮椎体注入骨水泥会使80%~93%的患者产生迅速而持久的疼痛缓解。多个椎体同时注入还能使严重骨质疏松的脊柱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更加有效的阻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保持体态。在新鲜的骨折中,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可以改善脊柱前凸,若实施前凸成型术会更有效。脊椎后凸的矫正范围为8.5°~14°。椎体高度可以恢复90%。当获得稳定性后,为了在严重骨质疏松的骨质上锚住内固定物,将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强化和螺钉内固定相结合是目前惟一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后凸成型 前凸成型 神经损伤 骨质疏松 脊柱 椎体成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