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阳 刘陈晨 +4 位作者 王圆圆 尹西 王淼 高中宝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24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VBD患者206例,根据是否出现VBD相关临床症状分为发病组112例和未... 目的探讨老年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24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VBD患者206例,根据是否出现VBD相关临床症状分为发病组112例和未发病组94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血液及相关指标检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老年VB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病组SII、NLR、双侧椎动脉长度和椎动脉汇合部升高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基底动脉高度分级、基底动脉血管高信号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汇合部升高、高级别基底动脉血管高信号是老年VB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椎动脉汇合部升高的老年VBD患者发病的风险是椎动脉汇合部未升高患者的2.143倍(95%CI:1.144~4.013,P=0.017),高级别基底动脉血管高信号的老年VBD患者发病的风险是非高级别基底动脉高信号患者的4.113倍(95%CI:2.213~7.646,P=0.000)。结论椎动脉汇合部升高、高级别基底动脉血管高信号可作为监测老年VBD患者进展的临床指标,有助于优化老年VBD患者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磁共振成像 炎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鲁妮 张源源 肖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90-259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不足 动脉不足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一过性意识障碍 诊治 临床常见 颈内动脉系统 后遗症状 心源性晕厥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3例观察
3
作者 李国成 刘燕清 +1 位作者 方惠霞 何红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参麦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孟胜喜 霍清萍 +7 位作者 王兵 彭文波 王宇新 梁芳 黄侃 汪天湛 谈嘉路 李文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研究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方法:收集VBI眩晕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9)及对照组(67)。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下,治疗组采用恒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疗... 目的:研究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方法:收集VBI眩晕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9)及对照组(67)。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下,治疗组采用恒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疗程4周,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眩晕症状评分、欧洲眩晕量表及国际DHI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检测(TCD)及生化检查,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S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3.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降低(P<0.01),EEV分值及DHI分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侧VA和BA的Vp、Vm均升高(P<0.05或P<0.01),两侧VA和BA的PI和RI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的TC下降(P<0.05),HDL-C升高(P<0.05),ASI明显下降(P<0.01),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标、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眩晕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VA和BA血流速度,降低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SI,改善血流变指标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清汤 -动脉不足性眩晕 作用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震电图诊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永柱 孙安 +4 位作者 崔鹏程 陈文弦 李贵泽 阮炎艳 高鹏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眼震电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测 ,观察视眼动系统反应、自发性眼震、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 ,并以 4 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为对... 目的 探讨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眼震电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测 ,观察视眼动系统反应、自发性眼震、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 ,并以 4 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结果 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组中有自发性眼震 11例 (18 3% ) ;引出位置性眼震 4 6例 (76 6 % ) ,位置性眼震强度 7 76± 6 0 5°/s,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视眼动系统检查共 4 8例 (80 % )出现 1项或多项异常 ,表现为扫视试验 37例(6 1 6 % )异常 ,视跟踪试验Ⅲ型改变 2 4例、Ⅳ型改变 2例共 2 6例(4 3 3% )异常 ,凝视试验有 9例 (15 % )出现凝视性眼震 ,视动眼震减弱或双侧不对称 18例 (30 % )。冷热试验双侧不对称比值异常 38例 (6 3 3% ) ,出现优势偏向者 2 3例 (38 3% )。患者总慢相速度为 34 6 8± 5 6 6°/s,对照组中总慢相速度为4 6 5 7± 6 34°/s(P <0 0 1)。结论 眼震电图检查对老年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眼震电图描记术 眩晕 眼球震颤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头部穴区对脑干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附2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牟淑兰 孙秀兰 宋春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85-186,共2页
本文对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择取百会穴和晕听区,分别观察了针刺前后BAEP(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正常人BAEP波潜伏期(晕听区I波除外)呈现生理范围内的相对抑制,而TIA患者波潜伏期相对提前,尤其是I波... 本文对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择取百会穴和晕听区,分别观察了针刺前后BAEP(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正常人BAEP波潜伏期(晕听区I波除外)呈现生理范围内的相对抑制,而TIA患者波潜伏期相对提前,尤其是I波针刺前后差异显著(p<0.05)。说明对病理状态下的听神经传导起兴奋作用,对周围神经影响较之中枢更敏感。从临床电生理角度提示了针刺的作用是对机体状态的调整,病理状态下最有效。穴与区虽有其相对待异性,但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动脉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胜修 王小莲 +2 位作者 刘辛 檀松 韦春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47-2449,共3页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与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疗效。方法:VBI眩晕患者4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穴注毫针组21例,在患者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西药治疗组22例,口服甲磺酸... 目的:比较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与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疗效。方法:VBI眩晕患者4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穴注毫针组21例,在患者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治疗;西药治疗组22例,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和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及静滴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治疗。疗程均为10天,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穴注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治疗VBI眩晕,颈夹脊穴注天眩清合并毫针辨证施治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动脉不足 颈夹脊 天眩清 毫针 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黄骁燕 吴治 +2 位作者 肖幸 李彩萍 刘晓晴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qd,连续7 d,对照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qd,连续7 d,对照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连续7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100.0%(P>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盐酸丁洛地尔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动脉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承伟 黄肖群 +4 位作者 叶金华 方明 曾令海 蔡谋善 张金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1797-1798,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TCD、血脂变化。结果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症状、TCD、血脂3项指标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TCD、血脂变化。结果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症状、TCD、血脂3项指标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动脉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从虚痰瘀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立新 崔祺 +2 位作者 肖蕾 张庆杰 张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49-250,共2页
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中医病机的论述,提出从虚、痰、瘀立论施治,并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加以论证,为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提供另一种思路。
关键词 -动脉不足 眩晕证 气虚 痰浊阻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舜韶 黄立安 +1 位作者 宋雪文 徐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0例,全部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SPECT检查,将其中普通SPECT显示正常的19例患者,48 h后予以口服乙酰唑胺2 g,2 h后再行SPECT检查。50例患者中26例进行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结果50例患者TCD阳性率为66%,CDFI阳性率为56%,普通SPECT阳性率为62%。三种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加用乙酰唑胺后的SPECT检查阳性率提高到86%,与TCD和CDF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PECT显示缺血部分多在枕颞叶等椎基底动脉(VBA)系统供血区域。26例患者MRA显示有2例椎动脉狭窄。其中1例患者MRA、SPECT显示正常,口服乙酰唑胺后SPECT检查及PET检查显示有颞枕叶缺血。结论 TCD和CDFI在VBI的诊断上可作为粗略的筛选手段,MRA在VBI的诊断价值可能不大,加用乙酰唑胺后SPECT阳性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其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SPECT 脑灌注显像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管彩色超声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娟 青姚 +3 位作者 卢丽梅 曾晓虹 常丽萍 吴曙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56-957,共2页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中医内治与中医外治联合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中医内治和外治...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中医内治与中医外治联合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中医内治和外治治疗,治疗组的"内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照组的"内治"用强力定眩片;治疗组的"外治"用人迎寸口脉指导针刺,对照组的"外治"用平补平泻针刺法。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中医内治与外治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脑血流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诊法 -动脉不足性眩晕 痰浊中阻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注射液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涂强 林捷 +3 位作者 谭小平 向明清 马兰 成祥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24-2625,共2页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注射液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作用。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式,应用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80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观察治疗前后TCD的变化情况。结果: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注射液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作用。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式,应用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80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观察治疗前后TCD的变化情况。结果: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法舒地尔注射液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超声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健 瞿国萍 +2 位作者 颜冬华 罗伟权 刘海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 探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和颅内段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10例VBI患者 ,采用CDFI和TCCD检查 ,并对两种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CDFI诊断VBI的敏感性为 80 .95 % ,TCCD为 89.0 5 % ,二者结合的... 目的 探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和颅内段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10例VBI患者 ,采用CDFI和TCCD检查 ,并对两种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CDFI诊断VBI的敏感性为 80 .95 % ,TCCD为 89.0 5 % ,二者结合的敏感性为 92 .86%。两种检查结果一致者为 77.14 % (162例 ) ;结果不一致者 48例 ,占 2 2 .86%。结论 多数VBI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和颅内段的检测结果明显相关 ,但也存在部分患者两种结果不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彩色多普勒流显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明晓 陈秀华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在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3D CE MRA及CDFI检查,观察椎动脉走形、管径,是否...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在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3D CE MRA及CDFI检查,观察椎动脉走形、管径,是否存在狭窄、血流参数以及病变的部位。结果CDFI检查阳性38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32例,双侧受累6例。3D CE MRA检查阳性发现者40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33例,双侧受累7例,两种方法对对椎动脉狭窄诊断符合率较高(平均88.1%),对椎动脉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CDFI检查对细小的局限性病变及其所致狭窄的诊断较准确,检查中可变换体位,缺点是由于骨骼干扰不能全面显示椎动脉整体结构。3D CE MRA容易诊断弥漫性长节段狭窄,闭塞及走形异常,不足之处为对局部微小病变及所致狭窄诊断率稍低,检查中无法随时改变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葛定眩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丽晔 陈路 +1 位作者 李学军 陈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观察天葛定眩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纳入5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给予天葛定眩颗粒治疗2周,通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值量表、欧洲眩晕量表及国际DHI眩晕障碍量表分值比较,明确该方的临床疗效。结... 目的:观察天葛定眩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纳入5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给予天葛定眩颗粒治疗2周,通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值量表、欧洲眩晕量表及国际DHI眩晕障碍量表分值比较,明确该方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值、欧洲眩晕量表及DHI眩晕障碍量表分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葛定眩颗粒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及眩晕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眩晕 天葛定眩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及支架治疗 被引量:14
17
作者 帅杰 刘勇 +1 位作者 李黔宁 谷月玲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作用及支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8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其中4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VBI患者实施脑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CAS)。结果131...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作用及支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8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其中4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VBI患者实施脑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CAS)。结果131例VBI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致狭窄76例、椎动脉起始部扭曲34例、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所致椎动脉狭窄2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18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病变中,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9例、基底动脉狭窄8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9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4例。在DSA诊断基础上对适合血管内治疗的48例患者实施了CAS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6~12个月随访,48例患者均未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后循环供血系统脑梗死。结论DSA对VBI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因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VBI行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可能是今后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不足 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针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娟 吴曙粤 +1 位作者 李相援 谭小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74-2475,共2页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针刺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补泻,对照组予平补平泻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针刺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补泻,对照组予平补平泻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针刺补泻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增加脑血流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诊法 -动脉不足性眩晕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颈试验枕部脑电功率改变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江涛 张晓馨 滕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7-368,共2页
转颈试验常被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曾有将脑电图(EEG)转颈试验用于VBI诊断的报道[1~4]。但EEG的目测分析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利用脑电地形图(BEAM)直观、定量、敏感等优点,... 转颈试验常被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曾有将脑电图(EEG)转颈试验用于VBI诊断的报道[1~4]。但EEG的目测分析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利用脑电地形图(BEAM)直观、定量、敏感等优点,分析了一组VBI病人转颈试验前后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不足 诊断 转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眩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金 梁楠 +5 位作者 伊璠 阳浩 冷玲 何楠 于树巍 韩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85-2386,共2页
目的:观察止眩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止眩宁治疗组)22例、对照组(西比灵治疗组)18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72.22%。结论:两组比较... 目的:观察止眩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止眩宁治疗组)22例、对照组(西比灵治疗组)18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72.22%。结论: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止眩宁治疗此病的疗效优于西比灵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动脉不足 止眩宁 西比灵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