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DVI的清江流域植被覆被变化水沙效应分析
1
作者 刘昊 薛兴华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研究流域植被覆被变化下的河流水沙响应,阐明水沙效应的影响机制,进而为河流水沙治理提供科学支撑。结合1981—2002年清江流域长阳站径流泥沙资料,利用年均NDVI、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从年尺度,利用月均NDVI、月降水量、月径流... 研究流域植被覆被变化下的河流水沙响应,阐明水沙效应的影响机制,进而为河流水沙治理提供科学支撑。结合1981—2002年清江流域长阳站径流泥沙资料,利用年均NDVI、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从年尺度,利用月均NDVI、月降水量、月径流量和月输沙量从季节尺度表征植被覆被变化与河流水沙的响应关系及植被覆被变化和降水量与河流水沙的综合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81—2002年,植被覆被状况以每年0.004的趋势增加(P<0.01),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按指数函数呈3.72亿m^(3)·a^(-1)、350400 t·a^(-1)的趋势减少(P<0.01)。(2)年尺度上,年均NDVI每增加0.1,年径流量减少约1771.48亿m^(3),年输沙量减少约32006800 t;年降水量每增加1 mm,年径流量增加约0.31亿m^(3),年输沙量增加约5100 t。河流水沙与植被覆被变化的相关性在变异年份(1990年)后增强,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开始减弱,但综合来看,降水在调控河流水沙过程中仍起主导作用。(3)季节尺度上,植被物候冬季、雨季河流水沙响应敏感,径流量与植被覆被变化、降水量的相关性在变异月份(1月)之后开始减弱,而输沙量与其的相关性在变异月份(5月)之后开始增强,但综合来看,在属于植被物候夏季和雨季的6月,河流水沙响应特征尤为复杂多变。在水沙治理中,需特别关注植被物候夏季和雨季中的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被变化 NDVI 降水量 水沙效应 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的连江流域植被覆被及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兮之 梁钊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利用2001-2008年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数据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8a来连江流域的植被覆盖与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8a来连江流域的较高与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而中度与较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即植被覆盖呈总体退化趋... 利用2001-2008年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数据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8a来连江流域的植被覆盖与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近8a来连江流域的较高与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而中度与较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即植被覆盖呈总体退化趋势;流域景观破碎程度减少、连通性增强,景观异质性提高,景观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流域内各类景观要素在破碎化程度、复杂性和稳定性、空间分布关系、聚集性变化差异明显,其中较高与中度植被覆盖区的空间特征变化对整个流域空间格局动态起主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被变化 空间格局 MODIS数据 连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丁佳 刘星雨 +1 位作者 郭玉超 任鸿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8-296,共9页
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独特,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植被变化,探讨植被变化对了解青藏高原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1980年和2015年的1 km土地利用数据利用... 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独特,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植被变化,探讨植被变化对了解青藏高原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1980年和2015年的1 km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转移矩阵研究植被的转换变化,利用1981—2015年的GIMMS-NDVI数据借助趋势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未变化区域的植被覆被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法研究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198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的转换变化表现为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植被面积整体增加。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作物和草地面积增加,乔木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减少;草地的面积变化最大,农作物、乔木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变化很小。从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分区来看,植被覆被变化表现为农作物面积较小,分布于半干旱地区,NDVI呈上升趋势;乔木林地位于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生长状况呈现退化趋势;灌木林位于东部边缘和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呈退化趋势;草地分布范围最大,生长情况趋于改善。近35年来,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整体趋于好转,低覆盖度、干旱半干旱地区趋于改善,高覆盖度、湿润半湿润地区出现退化。研究时段内,青藏高原趋于暖湿化,NDVI变化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响应不同,农作物相关系数最高。乔木林地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呈负相关,农作物和草地则呈正相关,灌木林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被转换变化 植被覆被变化 归一化被指数 气候因子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