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南矶湿地典型植被对水深和淹没频率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若男 彭文启 +3 位作者 刘晓波 吴文强 韩祯 姜翠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8-535,共8页
水文要素是控制湿地生态过程发展与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湿地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地植被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成分和主要初级生产者,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综合反映着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水文要素是控制湿地生态过程发展与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湿地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地植被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成分和主要初级生产者,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综合反映着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本文以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和敏感性指数,分析探讨了保护区内5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两种水文要素的耐受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对水深、淹没频率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同。其中:(1)虉草和蓼子草2种群落对水深的耐受性最强,南荻群落最弱;苔草群落对淹没频率的耐受性最强,蓼子草群落最弱。(2)相较于淹没频率,5种典型植被群落对水深的敏感性更强;(3)南荻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变化的敏感性最强,而蓼子草群落对水文要素变化的响应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 敏感性指数 水文要素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