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四儿滩湿地植被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秀莲 张克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以宁夏四儿滩湿地及其周围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M.Godron提出的方法测定植被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3个样地的稳定比分别为34/66、38/62、37/63,其中样地1距离湿地最近,其土壤水分含量最高,样地稳定比最大,说明水分对... 以宁夏四儿滩湿地及其周围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M.Godron提出的方法测定植被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3个样地的稳定比分别为34/66、38/62、37/63,其中样地1距离湿地最近,其土壤水分含量最高,样地稳定比最大,说明水分对植被稳定性有正向的影响.但是3个样地的稳定比与稳定点20/80均有很大差距,表明四儿滩湿地的植被不稳定,其中过度放牧以及环境压力是影响植被稳定性的因素之一,应对其加强保护,促使植被演替逐步趋于稳定,以保护湿地中丰富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稳定性 稳定 植被多样性 盐碱度 四儿滩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植被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特力格尔 那仁满都拉 +3 位作者 郭恩亮 阿如娜 康尧 娜仁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6,共7页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因此,研究植被弹性和抗性及影响因素对区域植被稳定性现状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MOD13A2 NDVI数据、气象数...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因此,研究植被弹性和抗性及影响因素对区域植被稳定性现状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MOD13A2 NDVI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通过自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植被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区NDVI在2000—2019年期间呈增加趋势,植被覆盖整体上趋于改善;植被弹性指标与森林、草甸草原平均NDVI拟合度较差,与荒漠草原NDVI拟合度较高,表示森林和草甸草原植被弹性较大、荒漠草原植被弹性低;荒漠草原对降水和气温抗性较大,森林、草甸草原对气温抗性较小。上述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不同类型植被弹性随气候因素变化而变化,并且降水是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导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稳定性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类型 弹性指标 抗性指标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露天矿区高寒草地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以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峰 杨利亚 +3 位作者 冯海波 周建伟 熊瑞民 朱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高寒草原矿区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展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能够深刻揭示露天采矿活动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对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前至修复完... 高寒草原矿区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展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能够深刻揭示露天采矿活动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对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前至修复完成后2002—2022年共9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的网格化处理,以NDVI的均值(μ)、均方差(σ)和相对涨落值(δ)3个植被稳定性指数为依据,开展煤矿露天开采与整治修复过程对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揭示煤矿开采前至修复治理后全生命周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变异性与稳定性特征,并对比两次生态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①矿区天然草地背景区植被生态系统处于宏观稳定状态,NDVI相对涨落值δ<0.45;②与天然草地背景区相比,煤矿开采后矿区NDVI相对涨落值明显增加,与背景区阈值的差值可达0.97,说明矿区植被生态系统失稳;③2015—2017年第一次修复治理后,矿区NDVI相对涨落值未能有效降低,该值范围为0.28~1.10,覆土+人工建植在高寒草原矿区修复效果不显著;④2020—2022年第二次修复治理后,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改善,治理区NDVI相对涨落值降低至与天然草地背景区相似水平(0.07~0.59),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排序为矿区坑底平台>矿区矿坑斜坡>矿区渣山;⑤土壤改良显著提高了各地形条件下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植被正向演替,地形是影响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的主要因子,可通过优化矿区渣山与阴坡斜坡的治理措施来进一步提升矿山受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高寒草原矿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 时空数据序列分析 植被归一化指数 相对涨落值 木里-聚乎更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和稳定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梅焕 曹明明 朱志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5期10-15,共6页
[目的]揭示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退化及其稳定性变化机制,为沙漠化修复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应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对研究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结构和... [目的]揭示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退化及其稳定性变化机制,为沙漠化修复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应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对研究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结构和功能特征中,植被盖度、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地上生物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营养特征中,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全氮含量在沙漠化进程中逐渐降低,C/N不断升高;且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特征发生突变,是沙漠化逆转的关键阶段。对植被稳定性定量测度结果认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稳定性指数不断降低,稳定性等级非沙漠化阶段和潜在沙漠化阶段为稳定和基本稳定,轻度沙漠化阶段开始均处在不稳定状态。[结论]沙漠化过程伴随着植被的退化和植被稳定性程度的降低,维持土壤—植被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植被恢复的关键,也是沙漠化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植被退化 植被稳定性 定量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沿海与内陆植被对洪水事件响应的稳定性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卉 朱彤彤 +4 位作者 刘侦海 李霞 王绍强 王小博 刘媛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745-6757,共13页
为探讨东南亚沿海与内陆地区植被对洪水事件的响应差异,基于东南亚2000—2018年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洪水数据,通过比较东南亚洪水发生区域,共确定自2000年来影响最大、破坏程度相近的2个沿海洪水事件、2个内陆洪水事件以及1个沿海内陆... 为探讨东南亚沿海与内陆地区植被对洪水事件的响应差异,基于东南亚2000—2018年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洪水数据,通过比较东南亚洪水发生区域,共确定自2000年来影响最大、破坏程度相近的2个沿海洪水事件、2个内陆洪水事件以及1个沿海内陆洪水事件。以Google Earth Engine为数据处理平台,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法分析了2000—2018年研究区NDVI变化,发现5个研究区19年间NDVI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013/10a,沿海与内陆植被在时空演变格局上无明显差异;基于灾害植被破坏指数的分析发现,内陆与沿海植被在洪水影响下的植被破坏指数分别为0.29与-0.25,植被破坏面积分别占比为14.29%与18.11%,内陆植被破坏程度小于沿海地区。同时,排除人类干扰强烈的耕地与人造地表,沿海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对洪水事件的抵抗力指数为88.15,明显强于内陆地区的28.89。草地表现出最强的抵抗力,其次为林地;而在植被恢复力方面,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人类活动影响降低了内陆地区洪水灾害对植被的破坏。研究东南亚沿海与内陆植被对单次洪水事件的差异响应,排除内陆与沿海地区洪水事件累计影响,能够为东南亚沿海与内陆植被抵抗洪水灾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植被破坏指数 洪水灾害 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 植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干草原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鲜鲜 张克斌 +1 位作者 王晓 杨晓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3-747,共5页
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儿滩湿地植被特征,将其由湿地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通过2012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其植被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条... 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儿滩湿地植被特征,将其由湿地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通过2012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其植被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条样地带的植被群落稳定性交点坐标分别为(18.39,81.61)、(24.75,75.25)、(22.85,77.15),即湿生带植被群落稳定性最高(欧氏平方距离为5.180 2),旱生带次之(欧氏平方距离为16.267 7),可见水分对植被群落稳定性有着正相关作用;而由于交错带位于湿生带和旱生带之间,同时湿地面积不断缩减,因而交错带处于不断演替的阶段,其植被群落稳定性最低。(2)3条样带的植被种类数量表现为,交错带数量最多(23种),旱生带次之(21种),湿生带的种类最少(12种),主要与旱生带土壤含水量低,湿生带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现象密切相关,而交错带由于处于旱生带和湿生带之间,同时具备了土壤含水量适中,土壤盐碱化较弱的优点,故植被种类最多。整体上,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趋于稳定,且植被种类较多。这与近年来盐池县实施的草场封育措施密切相关,大大降低了放牧对湿地植被的破坏,利于植被生长和恢复。此外,今年雨水较往年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稳定性 植被多样性 湿生带 交错带 旱生带 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