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荒漠稀疏植被覆盖度信息遥感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45
1
作者 李向婷 白洁 +3 位作者 李光录 罗格平 古丽.加帕尔 李均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2-511,共10页
植被覆盖度信息是荒漠生态环境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荒漠区地表植被稀疏,在遥感光谱信息中表现较弱,通用的植被覆盖度遥感提取方法应用于干旱荒漠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寻一种满足大尺度荒漠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信息的提取方法,必须对... 植被覆盖度信息是荒漠生态环境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荒漠区地表植被稀疏,在遥感光谱信息中表现较弱,通用的植被覆盖度遥感提取方法应用于干旱荒漠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寻一种满足大尺度荒漠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信息的提取方法,必须对比和分析现有的遥感方法在干旱荒漠区的应用效果。以新疆荒漠区为例,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野外植被覆盖度实测数据,对常用的6种遥感植被覆盖度提取方法(改进的三波段梯度差法、像元二分法、线型混合像元分解法、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增强型植被指数法和修正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法)的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DIS影像上较难提取纯荒漠植被像元,用农作物的像元值代替会降低像元二分法和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的模拟精度;植被指数法对地面实测数据依赖性较大,模拟的精度差异很大,仅考虑红光和近红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法模拟精度最低,而综合考虑土壤和大气因素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法的模拟结果精度最高;改进的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法虽然模拟精度稍次之(R^2=0.74;RMSE=13.46),但依据光谱的物理特性,能显著地反映南、北疆荒漠植被覆盖度的差异,是目前大尺度的荒漠区覆盖植被信息提取较为适宜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区 遥感 稀疏植被覆盖度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植被指数的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估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晓松 李增元 +3 位作者 高志海 白黎娜 王琫瑜 李世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100,共6页
受稀疏植被与明亮土壤背景影响,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精确遥感估测难度较大。以Hyperion影像为数据源,选取甘肃省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区,系统比较了利用不同类型高光谱及多光谱植被指数估测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以期确定干... 受稀疏植被与明亮土壤背景影响,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精确遥感估测难度较大。以Hyperion影像为数据源,选取甘肃省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区,系统比较了利用不同类型高光谱及多光谱植被指数估测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以期确定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估测的最佳植被指数。不同植被指数估测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利用线性回归R2及留一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光谱植被指数估测稀疏植被覆盖度的能力显著优于相应的多光谱植被指数,抗大气植被指数(ARVI)及抗土壤和大气植被指数(SARVI)表现明显优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其中以基于833.3nm/640.5nm波段组合的ARVI表现最佳,R2可达0.7294,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5.5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覆盖度 多光谱植被指数 高光谱植被指数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植被下垫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胡隐樵 孙菽芬 +3 位作者 郑元润 张强 傅培健 左洪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96,共16页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五"重点项目"稀疏植被下垫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的成果。通过资料分析、数值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干旱地区稀疏植被复杂下垫面上水、热及CO2输运过程的机理;非均匀下垫面的复杂非...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五"重点项目"稀疏植被下垫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的成果。通过资料分析、数值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干旱地区稀疏植被复杂下垫面上水、热及CO2输运过程的机理;非均匀下垫面的复杂非线性效应;干旱地区更合理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以及绿洲的稳定性;强沙尘暴的发展机制和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主要结果表明:(1)揭示了植物生态生理过程、净第一生产力和生物量对气候的敏感性,为稀疏植被下垫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接口。(2)发展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水热输送交叉耦合的物理模型;以能量和物质守恒定律为基础的雪盖物理模型,它显著地改善了陆面过程的模拟效果,是国际上最早开发的同类模型之一。(3)发展了大气非平衡态热力学,证明了非线性区普遍成立的最小熵产生原理,为研究气候和环境复杂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揭示了大气辐散和辐合运动对垂直湍流输送的影响,非均匀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为非均匀下垫面陆面过程参数化提供了物理基础;研究了绿洲稳定性并估算了绿洲临界尺度约为3~6km,为绿洲保护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干旱地区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增强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4)发展了强沙尘暴发展的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 陆面过程参数化 非平衡态热力学 最小熵产生 绿洲临界尺度 沙尘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的稀疏植被区土壤含盐量反演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娅 潘贤章 +3 位作者 石荣杰 李燕丽 王昌昆 李志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植被对土壤光谱的干扰是目前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探索消除稀疏植被覆盖区植被对光谱影响的方法,对提高土壤含盐量遥感反演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89组不同植被覆盖度且不同盐渍化程度种植微区野外实测地表可见... 植被对土壤光谱的干扰是目前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探索消除稀疏植被覆盖区植被对光谱影响的方法,对提高土壤含盐量遥感反演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89组不同植被覆盖度且不同盐渍化程度种植微区野外实测地表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价了基于原始光谱和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后光谱预测土壤含盐量的结果。结果表明:地表植被覆盖严重影响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盲源分离方法,尤其是基于方程z=tanh(y)的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s analysis,ICA)算法,可有效分解植被和土壤的混合光谱,并提高植被覆盖下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该方法为植被覆盖区大尺度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提供了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覆盖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土壤含盐量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干旱区稀疏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8
5
作者 叶静芸 吴波 +6 位作者 贾晓红 费兵强 高君亮 成龙 庞营军 姚斌 孔德庸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以库姆塔格沙漠南部阿尔金山北麓山前戈壁区为研究区,借助无人机影像数据准确提取植被覆盖区;采用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3数据的估算结果对中空间分辨率Landsat-OLI数据的估算结果进行修正;选取红光反射率波段(RED)、近红外反射率波段(... 以库姆塔格沙漠南部阿尔金山北麓山前戈壁区为研究区,借助无人机影像数据准确提取植被覆盖区;采用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3数据的估算结果对中空间分辨率Landsat-OLI数据的估算结果进行修正;选取红光反射率波段(RED)、近红外反射率波段(NIR)、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反射率波段作为遥感特征参数,采用逐步线性回归(SLR)、套索回归(LASSO)和岭回归(RR)模型分别对稀疏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WorldView-3数据可准确刻画极干旱区稀疏荒漠植被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估算精度高于Landsat-OLI数据。(2)采用非线性的多元回归模型SLR、LASSO和RR构建遥感特征参数与地面样方数据之间的回归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稳定性。RR模型的回归效果优于SLR模型和LASSO模型。(3)提取稀疏荒漠植被信息时,采用WorldView-3数据的植被生物量估算结果对Landsat-OLI数据的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结果进行修正,可以有效提高Landsat-OLI数据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特征参数 稀疏荒漠植被 地上生物量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植被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及遥感反演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杰 黄建平 张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19-2827,共9页
应用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定西试验站2005年观测资料,估算了典型的稀疏农作物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结合空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稀疏植被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时间变化及其与风速、植株密度的关系,并得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参数化方案;结合卫星... 应用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定西试验站2005年观测资料,估算了典型的稀疏农作物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结合空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稀疏植被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时间变化及其与风速、植株密度的关系,并得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参数化方案;结合卫星遥感得到的植被叶面积指数资料,模拟了区域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得出:(1)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时间变化与风速变化规律有相反的特点;在稀疏植被区,粗糙单元分布密度对流场有一定影响,随粗糙单元密度的增加,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将逐渐增大。(2)植株高度超过0.2m时,植被高度和植株密度、叶面积指数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较大,当植株高度低于0.2m时,风速的影响较大。(3)结合遥感反演的叶面积指数,采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叶面积指数及风速的关系,反演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反演结果空间分布和误差都反映了实际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特征,证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遥感参数化比较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风速 LAI 植株密度 空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植被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林 仲波 +4 位作者 柳钦火 刘强 陈良富 刘三超 李小文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517,共6页
研究了稀疏植被地区地表反射率的精确确定方法,构建了精确确定稀疏植被地区地表反射率的地面光谱模型,实现了该类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数据反演。分析表明,所构模型的地表反射率确定误差在0.015以内。通过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不... 研究了稀疏植被地区地表反射率的精确确定方法,构建了精确确定稀疏植被地区地表反射率的地面光谱模型,实现了该类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数据反演。分析表明,所构模型的地表反射率确定误差在0.015以内。通过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不确定性分析,确定稀疏植被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反演误差在0.15以内,并使用MODIS数据反演了北京市区及周围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用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对MODIS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地区 地表反射率 气溶胶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植被地表分光辐射及其反照率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佳希 李振朝 +3 位作者 韦志刚 高晓清 郑志远 侯旭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2-859,共8页
利用2015年7~10月份敦煌老金矿稀疏植被下垫面地表分光辐射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地表分光辐射及其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7~10月份,由于季节变化,地表长波辐射及分光辐射均呈下降趋势,地表长波辐射始终大于大气长波辐射... 利用2015年7~10月份敦煌老金矿稀疏植被下垫面地表分光辐射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地表分光辐射及其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7~10月份,由于季节变化,地表长波辐射及分光辐射均呈下降趋势,地表长波辐射始终大于大气长波辐射。晴天时各波段辐射最强,日变化呈光滑的正弦曲线,阴天辐照度有一定的减弱,日变化曲线呈锯齿型,雨天辐照度明显减弱。近红外、可见光和紫外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平均分别是0.535、0.420和0.045。各波段地表反照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红外波段反照率最高,依次分别为总辐射和可见光波段,紫外波段反照率最低,平均分别为0.26、0.22、0.19和0.08。地表反照率日变化不对称,早晨高于下午。不同天气的地表反照率也有区别,晴天和阴天的地表反照率变化相对平缓,且阴天大于晴天,雨天时地表反照率明显小于其他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稀疏植被 分光辐射 地表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19
9
作者 叶静芸 吴波 +3 位作者 刘明虎 高莹 高君亮 雷渊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6-1225,共10页
干旱区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是植被生长状况评价与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指标。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选取典型区,基于地面调查数据构建主要植物种的异速生长方程,对样方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基于样方调查数据和Quick B... 干旱区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是植被生长状况评价与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指标。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选取典型区,基于地面调查数据构建主要植物种的异速生长方程,对样方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基于样方调查数据和Quick Bird影像数据,分别建立植被指数与人工固沙林和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并对研究区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植冠体积V是较好的预测变量,所得荒漠植物异速生长方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样方内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需要;采用RVI对数模型估算人工固沙林地上生物量的效果最好(R^2=0.72,RMSEP=56.15),采用RVI线性模型估算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效果最好(R^2=0.82,RMSEP=15.07);研究区内荒漠植被和人工固沙林的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分别为90.73g/m^2和105.28g/m^2。该研究可以为荒漠化监测和荒漠植被遥感信息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生长方程 植被指数 QUICKBIRD影像 荒漠植被 稀疏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稀疏芦苇盖度遥感信息提取 被引量:6
10
作者 古丽.加帕尔 陈曦 马忠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8-996,共9页
选择对角线法、之字型法、随机采用法及全采样法提取干旱区稀疏芦苇覆盖度,对比分析不同采样方法获取参数的精度,同时结合遥感影像,采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亚像元变密度分解模型、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模型提取样地覆盖度信息,与地面实... 选择对角线法、之字型法、随机采用法及全采样法提取干旱区稀疏芦苇覆盖度,对比分析不同采样方法获取参数的精度,同时结合遥感影像,采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亚像元变密度分解模型、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模型提取样地覆盖度信息,与地面实测覆盖度参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适宜的干旱区植被盖度野外监测方法及遥感模型。研究表明:对角线法及之字型法所获取参数可以满足样地总体植被覆盖度参数精度要求;地面验证结果表明:2006年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所提取的覆盖度精度最高,为19.72%,与地面实测值20%最为接近,证明该模型可有效提取干旱区低覆盖度植被信息,但端元的正确选取较难,从而影响其运用;亚像元分解模型预测值为22.30%,高于实际覆盖度值,绝对误差为11.5%;而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法模型与实测值相差最大,绝对误差达到了-75%,说明该模型对于极端干旱区稀疏植被敏感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稀疏植被 覆盖度 适宜遥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植被遥感监测时空多尺度协同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典型植被样方和地面观测信息进行塔里木河干流植被监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由于塔里木河干流具有流域下垫面均匀性差,自然植被随机分布的特点,使得现有研究方法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很难使用地面的观测数据和... 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典型植被样方和地面观测信息进行塔里木河干流植被监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由于塔里木河干流具有流域下垫面均匀性差,自然植被随机分布的特点,使得现有研究方法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很难使用地面的观测数据和不同尺度的遥感数据进行植被生长状态的协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多尺度协同分析的方法MSSA(Multiple Scale Synergy Analysis)。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通过低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构建时间序列的塔里木河干流植被指数分布图像,在分析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塔里木河遥感监测单元;②对监测单元内部不同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状态参数进行量化与率定;③根据几何光学模型原理和植被随机分布特性,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模拟单元植被指数;④根据模拟结果和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植被参量的可靠估计。该方法将地面组分的状态参量和遥感数据通过模拟模型相关联,实现了不同时空尺度遥感数据以及地面样方或者点观测数据的协同分析,为塔里木河干流植被监测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建立了海量数据综合分析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稀疏植被 遥感数据协同分析 M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市太行山石质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鹏珍 刘立宏 +1 位作者 申长顺 陈伟峰 《国土绿化》 2024年第4期56-57,共2页
河南省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余脉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西部山区属于典型的干旱石质山区,区域内植被稀疏,... 河南省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余脉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西部山区属于典型的干旱石质山区,区域内植被稀疏,灌木主要有荆条、酸枣、野皂荚等,草种类主要有白草、黄被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性季风气候 石质山区 野皂荚 河南省鹤壁市 植被稀疏 酸枣 西部山区 暖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风库”变绿洲——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瓜州县林业和草原局
13
作者 《甘肃林业》 2024年第3期17-17,共1页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安敦盆地,境内多山地丘陵、荒漠戈壁,年均降水量不足45毫米,蒸发量高达3300毫米,曾经绿洲面积不足县域面积的15%,植被稀疏,冬春两季风又多又大,有“瓜州风起,飞沙走石,昏天暗地”记载,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安敦盆地,境内多山地丘陵、荒漠戈壁,年均降水量不足45毫米,蒸发量高达3300毫米,曾经绿洲面积不足县域面积的15%,植被稀疏,冬春两季风又多又大,有“瓜州风起,飞沙走石,昏天暗地”记载,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着“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小风填了路、大风埋了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面积 荒漠戈壁 防沙治沙 河西走廊西端 山地丘陵 昏天暗地 植被稀疏 绿洲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地表辐射与能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胜 张强 卫国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562,共7页
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2002年在敦煌加强期的资料,分析了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辐射和能量特征。研究表明:白天,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很高,和戈壁的地表温度接近;在多数晴天夜晚,绿... 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2002年在敦煌加强期的资料,分析了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辐射和能量特征。研究表明:白天,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很高,和戈壁的地表温度接近;在多数晴天夜晚,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要低于戈壁的值。总辐射、反射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的值都很接近荒漠戈壁的值,日积分通量分别为24.48,6.1,41.42MJ.m-2.d。绿洲—戈壁过渡带的感热、潜热和地表热通量的日积分值分别为6.58,1.60和0.38MJ.m-2.d。同时,在绿洲—戈壁过渡带有较强的水平湍流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 绿洲-戈壁过渡带 地表辐射 地表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NDBI指数法的遥感影像城镇用地信息自动提取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智翔 何秀凤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城镇用地信息提取存在精度不高、不够客观等问题,在分析Landsat ETM影像上各主要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的遥感影像城镇用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利用南京市主城区的Landsat ETM...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城镇用地信息提取存在精度不高、不够客观等问题,在分析Landsat ETM影像上各主要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的遥感影像城镇用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利用南京市主城区的Landsat ETM影像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研究区的城镇用地信息;相对于常规的NDBI指数法,改进后的方法消除了稀疏植被对城镇用地提取精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城镇用地信息的精度,并具有快速、客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用地 NDBI 遥感影像 信息提取 稀疏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动力学阻抗算法在半干旱区的应用比较和遥感反演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杰 张强 黄建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2-670,共9页
结合2005年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定西试验站的观测资料,使用9种空气动力学方法,估算了阻抗和感热通量,并与涡动相关阻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5~9月涡度相关测得阻抗的平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黄土高原的稀疏... 结合2005年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定西试验站的观测资料,使用9种空气动力学方法,估算了阻抗和感热通量,并与涡动相关阻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5~9月涡度相关测得阻抗的平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黄土高原的稀疏植被地区在植物生长季节内存在温度高、降水少、空气干燥等特点,热量和水汽输送具有特殊性;Choudh-1、Verma-R空气动力学阻抗方法对热量和动量传输的粗糙度长度、热量和动量及水汽输送的修正函数描述得较好,空气动力学阻抗估算精度较好,由此获得的感热效果也较好,较适用于该地区。(2)风速对阻抗起主要作用;植被覆盖度增加和植被密度增大的同时也增加了热量和水汽传输的粗糙度,有助于空气动力学阻抗降低。(3)采用Choudh-1方法和遥感资料反演的阻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植被 空气动力学阻抗 风速 感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陆面模式CLM在东亚不同典型下垫面的验证试验 被引量:41
17
作者 刘少锋 林朝晖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4-699,共16页
利用野外观测资料,考察了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对东亚地区3种典型下垫面(高原稀疏植被下垫面、森林、水田)的模拟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原稀疏植被下垫面,CLM模拟的地表气温跟实测较为接近,同时CLM还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土壤温度随时间... 利用野外观测资料,考察了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对东亚地区3种典型下垫面(高原稀疏植被下垫面、森林、水田)的模拟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原稀疏植被下垫面,CLM模拟的地表气温跟实测较为接近,同时CLM还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土壤温度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特征,但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的幅值跟观测相比显著偏小;对于能量通量而言,除感热通量外,CLM所模拟出的其它能量通量的变化均与观测实况比较一致。对于淮河流域的森林下垫面,CLM所模拟出陆气间的各能量通量均与实测较为接近,尤以夏季(8月份)的模拟性能最好。对于水田下垫面,CLM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各能量通量的主要变化特征及其季节差异,如水田的净辐射以及潜热通量夏季最大,而感热通量则是秋季最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陆面过程模式 能量通量 高原稀疏植被下垫面 森林 水田 东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在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雷渊才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37,共6页
介绍一种新的不等概率抽样技术——适应性群团抽样(ACS)。概略地介绍了其概念、特点、基本估计方法和研究概况。举例比较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和随机抽样技术在稀疏群团植被调查中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 适应性群团抽样 稀疏群团植被分布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题》卷首语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耀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3期1-2,共2页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涵盖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个省,总面积643000 km^(2),以山、陵、塬、梁、峁为主要地貌形态,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支离破碎,坡陡沟深,植被稀疏。由于降...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涵盖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个省,总面积643000 km^(2),以山、陵、塬、梁、峁为主要地貌形态,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支离破碎,坡陡沟深,植被稀疏。由于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灾害频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54000 km^(2)占总面积的70.9%,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日月山 地貌形态 卷首语 植被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阳雁江花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青青 张学玲 周炬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花溪河小流域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北部,属沱江水系,幅员面积10.86km2,治理前植被稀疏,局部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严重,2016年末,流域内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为彻底改善花溪河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市、区两级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花溪河小流域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北部,属沱江水系,幅员面积10.86km2,治理前植被稀疏,局部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严重,2016年末,流域内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为彻底改善花溪河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市、区两级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作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按照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生态产业 水土流失防治 生态保护 工作思路 生态治理 植被稀疏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