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潘蔷 吴桐 +1 位作者 李明纯 夏艳梅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44-46,52,共4页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植被监测的研究中。本文从植被分类、植被覆盖度估测、植被动态监测、林火监测、生物量估算五个方面介绍了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列举了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遥感数据存在一定的不...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植被监测的研究中。本文从植被分类、植被覆盖度估测、植被动态监测、林火监测、生物量估算五个方面介绍了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列举了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遥感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今后的植被监测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分类 植被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调水工程植被监测及结果分析研究
2
作者 刘晓燕 《陕西水利》 2018年第1期184-186,共3页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涉及工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且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陆生植被、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引汉济渭工程区植被群落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引汉济渭工程施工占用的植物均...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涉及工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且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陆生植被、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引汉济渭工程区植被群落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引汉济渭工程施工占用的植物均为广布性种类,施工不可避免的导致周边部分植被面积减少,但并未引起群落结构和环境上的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工程 植被监测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影像 用于西澳大利亚州木本植被监测
3
作者 Suzanne Furby Xiaoliang Wu +2 位作者 Tony Traylen Drew Deveeurx Peter Caccetta 《卫星应用》 2020年第10期40-45,共6页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土地监测项目(Land Monitor)是一个在州政府各部门之间长期运行的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进行土地监测的业务化项目。该项目覆盖了36万平方千米的农业林业用地。自1998年起,借助于该项目每年提供的详细遥感分析信...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土地监测项目(Land Monitor)是一个在州政府各部门之间长期运行的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进行土地监测的业务化项目。该项目覆盖了36万平方千米的农业林业用地。自1998年起,借助于该项目每年提供的详细遥感分析信息,以及结合其他行业信息,政府各部门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逐渐普及,该项目于2014年利用大量资源三号卫星(ZY-3)影像试图监测Landsat无法监测到的稀疏植被信息,例如农田间及城镇中零星孤单、窄条形分布的木本植被。虽然只尝试了木本植被和非木本植被的分类,但由于资源三号数据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较大辐射动态范围等特点,将有助于分析提取较为细腻的地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监测 西澳大利亚州 林业用地 高空间分辨率 资源三号卫星 植被监测 动态范围 陆地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辅助无人机监测矿区植被碳储量
4
作者 黄新舒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3期55-59,共5页
矿山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矿产开采也导致了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进而造成植被碳库损失及固碳能力下降。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助于重构植被碳库,然而,生态重建后矿区植被碳储量的具体情况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能... 矿山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矿产开采也导致了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进而造成植被碳库损失及固碳能力下降。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助于重构植被碳库,然而,生态重建后矿区植被碳储量的具体情况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能够提升导航定位精度,增强无人机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能力和监测准确性。因此,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铜锣山矿山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北斗系统监测矿区植被碳储量,并论述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无人机 矿区 植被碳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植被绿化监测中的应用——以卡洛特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志岗 江超 +1 位作者 杨生春 李春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93-396,共4页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测量技术,是对传统摄影测量的突破,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高的优势,在地形起伏较大、通视条件差的测区更具有应用价值。针对卡洛特水电站施工区植被绿化监测频次高、测区范围相对小、植被覆...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测量技术,是对传统摄影测量的突破,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高的优势,在地形起伏较大、通视条件差的测区更具有应用价值。针对卡洛特水电站施工区植被绿化监测频次高、测区范围相对小、植被覆盖范围零散等特点,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对施工区内植被绿化进行监测,通过两期影像数据对比,计算出试验区植被面积变化率及植被成活率,并利用实测资料验证其精度。验证表明:计算结果最终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监测 绿化监测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 植被成活率 绿化面积 卡洛特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16m相机在植被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测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晨曦 万华伟 宁可欣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3,共8页
植被遥感监测是我国在生态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选取以北方暖温带落叶林为主的黄龙县和以南方亚热带常绿林为主的开化县为研究区,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监测指标,以空间分布、直方图、散点图等统计特... 植被遥感监测是我国在生态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选取以北方暖温带落叶林为主的黄龙县和以南方亚热带常绿林为主的开化县为研究区,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监测指标,以空间分布、直方图、散点图等统计特征的差异为分析对象,对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CCD影像和高分一号卫星宽视野(WFV)影像的植被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以研究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 植被遥感监测 应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光谱遥感数据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42
7
作者 申广荣 王人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2-690,共9页
植被光谱遥感是地表植被地学过程对地观测的强有力工具 .本文概述了植被光谱遥感在植被信息提取、植物长势监测和估产以及估算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和初级生产力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特别关注了高光谱遥感及其与近年逐步兴起的多角度遥... 植被光谱遥感是地表植被地学过程对地观测的强有力工具 .本文概述了植被光谱遥感在植被信息提取、植物长势监测和估产以及估算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和初级生产力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特别关注了高光谱遥感及其与近年逐步兴起的多角度遥感结合 ,更精确地反演植被参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并讨论了今后植被光谱遥感应用发展的方向和研究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光谱遥感 高光谱遥感 植被监测 又向反射模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片区植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余皖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37-44,共8页
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片区设置样地进行植物多样性监测,主要内容包括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3种植被类型监测,光叶珙桐、喜马拉雅红豆杉、冷杉、秃杉4种野生植物监测,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监测及外来物种(... 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片区设置样地进行植物多样性监测,主要内容包括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3种植被类型监测,光叶珙桐、喜马拉雅红豆杉、冷杉、秃杉4种野生植物监测,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监测及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监测。据初步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监测对象生长状况良好,但是受人为活动干扰影响较大。认为目前植物多样性监测覆盖面不广,监测内容不全,且监测时间较短,不能完全反映保护区植物多样性整体情况,藉此提出下一步监测工作的方向调整及整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贡山片区 植物多样性 植被监测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在植被参数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余洋 刘昌华 +3 位作者 王世东 杜庄 陈志超 张鹏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7,共7页
植被参数是反映植被生长信息的重要指标。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试验区植被紫穗槐长势数据,并利用点云数据进行三维模型构建,提取每株紫穗槐的株高、冠幅、冠高、体积等参数,并与人工测量方法对比。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与人工... 植被参数是反映植被生长信息的重要指标。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试验区植被紫穗槐长势数据,并利用点云数据进行三维模型构建,提取每株紫穗槐的株高、冠幅、冠高、体积等参数,并与人工测量方法对比。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与人工测量的株高和冠幅相对误差较小,复相关系数均大于95%置信度,理论上该技术完全可以代替人工测量方法提取紫穗槐长势参数。受仪器本身和外界环境影响,参数提取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研究结果可为植被(尤其是灌木植被)三维建模及无损监测提供参考,对植被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人工测量 植被监测 灌木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四号卫星植被参数反演系统与应用
10
作者 秦其明 孙元亨 +2 位作者 张添源 聂娟 刘明 《卫星应用》 2018年第12期38-42,共5页
一、引言植被是陆表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遥感手段开展植被监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和自然资源等关键部门。本文基于高分四号卫星(GF-4)数据特点,设计并开发了GF-4植被参数反演系统,并以内蒙古植被干旱监测为例介绍了该... 一、引言植被是陆表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遥感手段开展植被监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和自然资源等关键部门。本文基于高分四号卫星(GF-4)数据特点,设计并开发了GF-4植被参数反演系统,并以内蒙古植被干旱监测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植被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旨在为GF-4卫星遥感数据和植被参数反演系统的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借鉴。二、高分四号卫星特点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高分系列卫星中唯一的一颗静止轨道卫星,于2015年12月29日成功发射,2016年6月正式交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植被参数 反演系统 应用 静止轨道卫星 遥感监测 生态系统 植被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物候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慧 白音包力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回顾植被物候监测现状,总结基于站点的物候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物候模型研究进展,提出基于遥感的物候模型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一是开展水文学和区域物候模型的交叉研究;二是探索量化影响要素控制作用的方法... 回顾植被物候监测现状,总结基于站点的物候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物候模型研究进展,提出基于遥感的物候模型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一是开展水文学和区域物候模型的交叉研究;二是探索量化影响要素控制作用的方法;三是构建具有预测能力的区域物候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监测 区域物候模型 植被返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自生草本植物屋顶绿化夏季气候适应性研究
12
作者 胡锐 陈睿智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目的】针对夏季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园林屋顶绿化养护管理成本高及景观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探讨自生草本植物在屋顶绿化中的夏季气候适应性,以期丰富屋顶绿化植物种类,构建低维护植物景观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法】通过构建绿色屋顶... 【目的】针对夏季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园林屋顶绿化养护管理成本高及景观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探讨自生草本植物在屋顶绿化中的夏季气候适应性,以期丰富屋顶绿化植物种类,构建低维护植物景观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法】通过构建绿色屋顶容器式实验平台,采用实验验证法对成都市16种常见的自生草本植物开展为期3个月的适应性观测,分析自生草本植物的生长高度、地面覆盖度、植物存活期等相关数据。【结果】求米草、狗牙根、白茅、山莴苣、马兰、薄荷、马蹄金、车前、铁苋菜9种植物在极端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长势较好,适宜成都市屋顶绿化的夏季气候条件,具有应用优势。水芹、荩草、狗尾草、淡竹叶、鱼眼草、犁头尖、龙葵无法适应屋顶绿化气候环境,不适合成都市屋顶绿化植物造景应用。【结论】研究结果为城市屋顶绿化应用提供多样植物选择依据,创新了屋顶绿化材料运用,自生植物更适宜低维护、可持续植物景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气候适应性 低维护植物景观 自生植物 植被生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胁迫下玉米叶片污染信息的SM-DMFD探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伟 杨可明 +2 位作者 孙彤彤 王晓峰 程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53-1761,共9页
通过设置不同浓度铜离子(Cu2+)胁迫梯度的玉米盆栽实验,在采集了不同类型玉米叶片的光谱数据以及测定其Cu2+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叶片光谱变异的信息甄别模型(SM),并采用光谱谐波分析(HA)预处理、经验模态分解(EMD)、离散小波多层分解... 通过设置不同浓度铜离子(Cu2+)胁迫梯度的玉米盆栽实验,在采集了不同类型玉米叶片的光谱数据以及测定其Cu2+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叶片光谱变异的信息甄别模型(SM),并采用光谱谐波分析(HA)预处理、经验模态分解(EMD)、离散小波多层分解、量规法分形维数(DMFD)计算等方法,构建了玉米叶片光谱污染信息的SM-DMFD探测模型。同时,利用常规的绿峰高度(GH)、红边位置(REP)、红边最大值(MR)、红边一阶微分包围面积(FAR)和盒维数法(BDM)等植被重金属污染信息监测方法进行应用结果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M-DMFD模型应用所得DMFD值与所测玉米叶片中Cu2+含量的相关系数R和拟合判定系数R2分别达到0.986 0和0.972 3,说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甄别光谱间差异信息并能判别叶片的污染程度,从而验证了SM-DMFD模型在玉米的Cu2+污染信息监测方面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优势。而且,通过对玉米污染信息不同探测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可视化,也验证了SM-DMFD模型监测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重金属污染 信息甄别模型 分形维数 植被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