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生态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陶祥令 刘辉 程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2-158,共7页
介绍了植被生态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以及这类混凝土的应用现状;通过总结前人针对制备方法的研究成果,包括配比设计、搅拌、成型、养护等步骤,提出了各个工艺需要掌握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定量化衡量植被生态混凝土制备性能指标,并基于此性... 介绍了植被生态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以及这类混凝土的应用现状;通过总结前人针对制备方法的研究成果,包括配比设计、搅拌、成型、养护等步骤,提出了各个工艺需要掌握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定量化衡量植被生态混凝土制备性能指标,并基于此性能指标讨论了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阐明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态混凝土 制备工艺 评价指标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斯凤 刘黎 +2 位作者 余新洲 张家宇 周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52-55,共4页
讨论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意义、现状及应用领域.针对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新型混凝土,剖析了其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并阐明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被生态混凝土 护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对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持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秦健坤 周明涛 +1 位作者 杨森 熊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165-167,174,共4页
分别将3种粒径保水剂以不同使用剂量施入到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中,测定各处理生态基材在不同吸力时的含水量,并用VG模型拟合各处理生态基材水分特性曲线,获得水分特性曲线参数和主要水分常数等结果 ,以揭示使用保水剂对植被混凝土生态基... 分别将3种粒径保水剂以不同使用剂量施入到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中,测定各处理生态基材在不同吸力时的含水量,并用VG模型拟合各处理生态基材水分特性曲线,获得水分特性曲线参数和主要水分常数等结果 ,以揭示使用保水剂对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持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生态基材的水分特征曲线上移,各吸力段的持水容量明显增加,n值均小于对照,表明使用保水剂显著增大了在失水过程中生态基材的持水能力。使用保水剂后,各处理生态基材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重力水和全有效水部分均显著增加,无效水含量略有增加,残余含水量基本不变,表明使用保水剂对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的"孔隙"持水作用更加明显,而对于分子持水作用不够显著。综合比较保水剂不同粒径和使用剂量对生态基材持水能力的改善作用,大粒径保水剂在使用剂量为0.50%时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 水分特征曲线 VAN GENUCHT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新型生境构筑基材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恒 丁瑜 +2 位作者 许文年 饶云康 潘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0-178,共9页
利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技术修复的边坡,其失稳破坏问题仍然存在,利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在确定滑面上进行受力分析,考虑降雨对基材重度、冲刷作用及剪切应力折减的影响,确定了基材安全系数与位移变化关系,对新型基材构筑... 利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技术修复的边坡,其失稳破坏问题仍然存在,利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在确定滑面上进行受力分析,考虑降雨对基材重度、冲刷作用及剪切应力折减的影响,确定了基材安全系数与位移变化关系,对新型基材构筑方式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口型坑贡献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型构筑方式能有效增大各工况下基材破坏位移,天然状态下为喷播基材的1.25~1.46倍,降雨时为喷播基材的1.14~1.25倍。施工后,随着根土复合体逐渐形成,两种构筑方式下的安全系数可增加为原来的1.53~1.6倍。安全系数随着口型坑尺寸增大,基材破坏位移、贡献率逐渐增加。算例表明,口型坑最大贡献率能达到8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 新型构筑方式 基材 剪切应力—位移曲线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