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6—2023年间神东矿区煤炭开采活动下植被覆盖遥感监测与时空变化分析
1
作者 王义 张艺藂 +5 位作者 程洋 许联航 郭俊廷 王慧 李军 杜守航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5,共11页
神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区之一,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和气候条件改善的共同影响下,矿区内植被受到煤炭开采负作用和气候改善及生态修复正作用2类影响。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定量监测与评价,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和生... 神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区之一,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和气候条件改善的共同影响下,矿区内植被受到煤炭开采负作用和气候改善及生态修复正作用2类影响。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定量监测与评价,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从矿区植被年际变化、变化趋势、稳定性和未来变化4个维度,对神东矿区1986—2023年近40 a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进行长时序监测,并以煤炭大规模开采时间(2008年)为界,进行分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近40 a来气候的改善促进了神东矿区的植被生长,煤炭大规模开采虽然对地表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影响,但更适宜的气候条件与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促进了植被覆盖继续向好甚至部分区域恢复速率更高;(2)矿区植被在不同阶段内都以改善为主,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占比均超过80%,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地表植被造成的损毁程度有限,且这种损毁主要发生于露天矿区,井工矿区的植被修复工程能够有效保障区域内的植被生长环境;(3)矿区植被在不同阶段均较为稳定,在煤炭大规模开采阶段,波动较大的区域集中分布于露天矿区的采场及排土场内,井工矿区内除工矿建设用地外整体仍较为稳定;(4)从未来变化趋势角度来看,神东矿区维持现有状态的能力较脆弱,受大规模采矿活动影响,有3.92%的区域表现为持续退化,这些区域主要分布于露天矿采场区域,说明该区域亟须开展人工生态修复。该文研究成果为神东矿区生态质量环境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有助于更科学和高效地建立生态环境综合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植被损毁及恢复 长时序监测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