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输变电工程施工区边坡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 |
吕铭
刘岩
吕忠华
赫鑫
计霖
刘然
贾博
王文龙
郑俊林
|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燕山石质山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曹宇朦
卢金平
许中旗
马娇娇
魏浩亮
|
《林业与生态科学》
|
2025 |
1
|
|
|
3
|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理化性状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杨宁
杨盛海
徐一斐
刘慧娟
许凌云
杨满元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王艳琪
白芹菲
鲍玉海
禹妍彤
罗鹏
贺秀斌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5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薛萐
李占斌
李鹏
刘国彬
戴全厚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9
|
|
|
6
|
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王昭艳
左长清
曹文洪
杨洁
徐永年
秦伟
张京凤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5
|
|
|
7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张勇
胡海波
黄玉洁
李土生
周子贵
郭晓平
高海力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
8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矸石山复垦土壤性质及煤矸石风化物的变化特征 |
王丽艳
韩有志
张成梁
裴宗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0
|
|
|
9
|
宁南山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金晶炜
苏纪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程光庆
程积民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
10
|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效应 |
张杨
梁爱华
王平平
杨改河
张笑培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
11
|
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综述 |
崔永琴
冯起
孙家欢
肖建华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
2017 |
31
|
|
|
12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铁尾矿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王岩
李玉灵
石娟华
郭江
杜建云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2
|
|
|
13
|
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闫法领
刘君昂
谭益民
周国英
吴毅
路宗岩
伍南
闫瑞坤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
14
|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效应 |
漆良华
周金星
张旭东
彭镇华
朱平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15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胡江波
杨改河
张笑培
冯永忠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
16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矿区废弃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
王丽
梦丽
张金池
张小庆
李玥
王如岩
张波
|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
2010 |
37
|
|
|
17
|
阜新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特征 |
赵韵美
樊金拴
苏锐
郑涛
杨季君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
18
|
渭北旱塬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金晶炜
苏纪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张宝泉
程积民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19
|
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
王丽艳
张成梁
韩有志
裴宗阳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11 |
12
|
|
|
20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研究 |
熊诗源
许文年
夏栋
黄晓乐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