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植被恢复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
马祥华
焦菊英
白文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2
|
黄土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
邓念东
张硕伦
梁毅轩
毛祝新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特高压输电工程植被恢复过程中树草种适宜性研究——以酒泉—湖南±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为例 |
金子惠
耿文婷
李永红
安宁
徐宁
李正发
刘晓菊
成晓杰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水系连通与碱蓬复播对滨海退化湿地植被恢复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李冬林
张姣佼
杨磊
王鹏
何冬梅
|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北洛河上游植被恢复对河川径流组分影响的定量区分 |
潘成忠
陈恬玥
晁智龙
李萍
|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固存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
郝旺林
李宗善
李彬彬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荒漠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气候生态影响机制与植被恢复模式 |
尚小伟
王云正
霍毅
时忠杰
李瀚之
张华新
郭浩
张晓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8
|
纤维植被毯覆盖对裸露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 |
朱琳
张晶晶
赵艳婷
史常青
赵廷宁
杨建英
张艳
张子元
张之韬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
雷磊
王良
樊成虎
刘子瑞
宋洋
薛倩楠
田堪良
段金贵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0
|
内蒙古植被恢复对水热因子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 |
王思楠
吴英杰
黎明扬
王飞
张雯颖
马小茗
张彦杰
王杨
|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乌恰县退牧还草工程对草地植被恢复贡献评估 |
周梦雪
梁继业
李郭
杨赵平
柴春强
|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输变电工程施工区边坡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 |
吕铭
刘岩
吕忠华
赫鑫
计霖
刘然
贾博
王文龙
郑俊林
|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基于遥感的图斑植被恢复监测研究 |
张成程
刘畅
鲍瑞
田家硕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桂北喀斯特植被恢复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影响 |
唐利
李梦霞
黄慧欣
潘心茹
姜雪芳
杨淑君
潘于
覃云斌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5
|
2000—2022年中国植被恢复力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 |
王晶晶
朱烨
刘懿
张欣雨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对土壤AMF定殖的影响 |
张昕雅
熊诗源
夏栋
董悦
蒋佳媛
康东
李铭怡
刘大翔
许文年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基于草地植被恢复指数的退化高寒草甸生态修复措施初步效果评价 |
赵海东
梁海红
胡小文
冯彦皓
常生华
李春杰
侯扶江
|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
宋春阳
佘维维
郭焱培
袁新月
秦树高
冯薇
张宇清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基于Landsat影像评估鸡足山火烧迹地近40年植被恢复动态 |
苏维翰
张楚然
邓云
翟德利
张明达
李生发
李逢昌
唐志忠
林露湘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晋西蔡家川小流域植被恢复区水化学特征 |
朱洪盛
赵炯昌
池金洺
于洋
张建军
张志强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