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植被受损分级评价及其与景观可达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语凡 陈雪 +1 位作者 李贵才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7-555,共9页
植被受损评价及其受损成因分析是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研究课题。以深圳市2007年航空影像数据、2007年IRS卫星数据以及1∶10万电子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建立植被受损以及人为活动强度空间特征的表征方式,通过叠图分... 植被受损评价及其受损成因分析是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研究课题。以深圳市2007年航空影像数据、2007年IRS卫星数据以及1∶10万电子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建立植被受损以及人为活动强度空间特征的表征方式,通过叠图分析及统计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用以揭示人为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程度及方式。进行了深圳市植被受损情况分级评价和景观可达性分级评价;然后通过两种分级评价结果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叠图统计分析,解析植被受损与景观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人为干扰表现为人造纯林和生态风景林的营建、果园的种植以及极端机械干扰3种类型,受损程度可以分成6级。景观可达性能够定量化描述人为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全区可达性程度可以分成5级。叠图分析结果显示,景观可达性水平与植被受损程度之间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4。利用本研究方法还可以有效解析植被受损程度与人为活动空间分异特征之间的关联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受损 景观可达性 归一化植被指数 人为影响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矿区植被受损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长春 姚峰 +2 位作者 齐修东 张光胜 李昊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通过评估和分析露天煤矿开采区内植被受损状况,可以为露天煤矿开采区环境监测与评估,以及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提供信息支撑,促进矿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1年的Lands... 通过评估和分析露天煤矿开采区内植被受损状况,可以为露天煤矿开采区环境监测与评估,以及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提供信息支撑,促进矿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1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统计不同年份不同等级植被覆盖面积,分析不同等级植被覆盖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速度和变化幅度。结果表明:2006—2011年,低等级指标即Ⅰ级植被的覆盖面积逐年增加,Ⅱ级和Ⅲ级植被覆盖面积逐年减少,高等级植被即Ⅳ级植覆盖面积较小且变化幅度不大,表明研究区域内植被整体状况逐渐恶化;距煤矿开采区越近,对植被的影响越大,植被覆盖面积变化速度越快,植被受损的程度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受损 评估与分析 五彩湾露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受损研究——以芦山县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石亮亮 杨存建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探讨了利用Landsat TM和ETM影像数据建立植被受损模型,评价了植被受损的程度,运用植被覆盖度估算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植被覆盖度,总体上评价了芦山县经过4·20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 本文探讨了利用Landsat TM和ETM影像数据建立植被受损模型,评价了植被受损的程度,运用植被覆盖度估算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植被覆盖度,总体上评价了芦山县经过4·20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2009年至2013年芦山县平均覆盖度从75.47%降低到70.22%②两个时期植被都是以较高覆盖度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6%,其中2009年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大量的减少,减少的高覆盖度植被主要转化成了2013年中覆盖度的植被③2009年-2013年以轻度减少和稳定为主,轻度减少区和稳定区占总面积的75.66%,剧烈减少区和减少区占总面积的9.68%。这说明2009年-2013年植被有较严重的退化趋势④植被覆盖度变化存在着空间格局差异,随高程、坡度、坡向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⑤通过植被指数构建的植被受损模型评价了地震造成的植被受损情况,其中重度受损的植被大多是滑坡、崩塌的区域。通过研究植被受损的等级和覆盖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揭示了地震灾害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状况,为灾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区 像元二分模型 覆盖度 动态变化 植被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地震灾后受损植被状况及其恢复重建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光忠 刘向东 何飞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95-99,63,共6页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难之一,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地震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尤其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与植被特征,阐明了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难之一,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地震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尤其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与植被特征,阐明了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山地景观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植被影响程度和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生态恢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地震 受损植被 恢复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台风“摩羯”影响下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
5
作者 戴矜君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
超强台风“摩羯”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秋季台风,显著危害海南岛局部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文章选取澄迈县为典型区域,分析灾前灾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动态变化,据此提出灾后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以期为水土流失综合治... 超强台风“摩羯”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秋季台风,显著危害海南岛局部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文章选取澄迈县为典型区域,分析灾前灾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动态变化,据此提出灾后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以期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受灾前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仍以园地为主;植被受损严重,主要集中在园地,并以高覆盖园地面积受损最显著;水土保持措施受影响范围主要发生在经果林以及水平阶(反坡梯田);灾后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恢复应重点考虑植被受损区域,特别是坡度5°以下的高覆盖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摩羯” 植被受损 水土保持措施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地震灾害对陆表植被影响的对比分析——以中国汶川512和日本311地震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滔 唐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基于GLASS数据的叶面积指数(LAI)产品、植被覆盖度(FVC)产品以及2010年的全球30m土地利用数据,选取2008年中国汶川512地震的8°以上烈度区(简称"汶川512分析区")和2011年日本311地震陆上6°以上烈度区(简称"日本... 基于GLASS数据的叶面积指数(LAI)产品、植被覆盖度(FVC)产品以及2010年的全球30m土地利用数据,选取2008年中国汶川512地震的8°以上烈度区(简称"汶川512分析区")和2011年日本311地震陆上6°以上烈度区(简称"日本311分析区")为分析区,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地震灾害影响下陆地植被变化情况与滞后效应,并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重大地震影响下植被响应状况。结果表明:汶川512分析区受地震所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植被受损程度整体较严重,且受损区主要是在震中附近和烈度中心线两侧,震后植被恢复过程缓慢,周期较长,局部地区甚至难以恢复;而日本311分析区地貌为低矮丘陵和平原,且震源位于太平洋,未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陆地植被主要受地震诱发的海啸等次生灾害影响,植被受损程度整体较轻,且震后恢复周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GLASS产品 植被受损 GIS和RS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