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岛木麻黄试验示范林植被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岑奋 陈绶柱 吴泽鹏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28-33,共6页
东海岛沙质海岸木麻黄试验示范林的植被,在林外海滩前沿的低潮线至高潮线间是无植物的裸露沙地;紧邻高潮线的沙堤外边缘,是耐盐的卤地菊、厚藤等植物。营造木麻黄试验林后,林内植物种类增加2.4倍;植物的种类由少到多、由阳性向... 东海岛沙质海岸木麻黄试验示范林的植被,在林外海滩前沿的低潮线至高潮线间是无植物的裸露沙地;紧邻高潮线的沙堤外边缘,是耐盐的卤地菊、厚藤等植物。营造木麻黄试验林后,林内植物种类增加2.4倍;植物的种类由少到多、由阳性向阴性、由耐旱向喜湿、由有刺向无刺发展,这些变化是立地质量提高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析 沙质海岸 立地质量 木麻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与生态因子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牛建明 李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暖温性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段,植被地带分异规律明显。本文在统计分析气候和植物群落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带性植被、沙地植被和低湿地植被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并使之数量化。分析过程包括:(1)运用相互平均排序,将植...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暖温性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段,植被地带分异规律明显。本文在统计分析气候和植物群落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带性植被、沙地植被和低湿地植被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并使之数量化。分析过程包括:(1)运用相互平均排序,将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概括到排序的两个主要向量上;(2)主要气候因子与经度、纬度、海拔的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任一样方的气候指标;(3)通过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描述排序得分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从而数量表达植被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和≥10℃的积温是影响高原植被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低湿地植被深受大气候的影响,土壤全盐量为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植被分析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植被变化分析 被引量:121
3
作者 马志勇 沈涛 +1 位作者 张军海 李成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对于区域环境变化和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地从遥感资料中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对于区域环境变化和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地从遥感资料中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最后以杭州地区为实验样区,利用MODIS影像数据对覆盖度进行估算,并对样区的植被变化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估算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Mann-Kendall的北京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3
4
作者 王佃来 刘文萍 黄心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基于1998年到2011年长时序SPOT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变化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北京地区的植被变化趋势做了时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1998年到2011年期间,北京市城区、延庆县、怀柔区和平谷区的植被... 基于1998年到2011年长时序SPOT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变化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北京地区的植被变化趋势做了时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1998年到2011年期间,北京市城区、延庆县、怀柔区和平谷区的植被变化趋势显著上升;而植被恶化区则集中在北京市城区北部、东部和南部,并以马蹄形包围北京市区。两种方法实验结果在植被上升(下降)区域具有一致性。同时,Sen+Mann-Kendall法以其良好的抗噪性和对数据分布无要求性可广泛应用到其他区域的植被变化趋势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VEGETATION 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 Sen趋势度估计法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越秀公园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瑛 陈北光 +4 位作者 王文峰 黄小凤 袁志永 蔡楚雄 刘世平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25-32,共8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提取了景观要素斑块信息,选取了斑块数目、斑块数目比、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斑块密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优势度、分维度、均匀度等9个指标对越秀...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提取了景观要素斑块信息,选取了斑块数目、斑块数目比、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斑块密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优势度、分维度、均匀度等9个指标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均匀性及破碎化程度等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秀公园植被景观整体布局基本合理,景观结构较为稳定,密林作为全园的基质,保持了较好的生态完整性和连续性,为越秀公园的整体景观与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生态条件,但需对部分景区植被景观布局作相应调整。同时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整体格局优化和生态完善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秀公园 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科学与多元向量分析(英文)
6
作者 白图格吉扎布 BAIAngqin Andre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0-953,共4页
提出植被分析的新数学方法——多元向量分析法。植被群落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植被状态可以用多维物种空间的点 ,或连接空间点和原点的多元向量来表示。向量同时具有量值和方向。向量的量值 (长度 )表示植被所含物质 ,能量 ,信息的总量 ... 提出植被分析的新数学方法——多元向量分析法。植被群落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植被状态可以用多维物种空间的点 ,或连接空间点和原点的多元向量来表示。向量同时具有量值和方向。向量的量值 (长度 )表示植被所含物质 ,能量 ,信息的总量 ,而方向表示这个总量在各物种间的分配。在射影空间里 ,同一射线上的点表示成分相同的植被 (或代表相同植被的点组成射线 )。用余弦表示的向量方向是植被数量化 ,进而施行植被成分分析的关键。向量分析既可以用来进行植被分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向量分析 超球面模型 多维变量空间 余弦向量 植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TM影像的植被变化分析——以江西省武宁县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皓波 邱新法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9,共4页
基于多时相TM影像数据,利用NDVI植被指数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对江西省武宁县1992和2006年的植被变化进行了空间分析,绘制了不同时相上的植被空间变化图,并统计了不同时相上各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以及不同植被覆盖等级之间的... 基于多时相TM影像数据,利用NDVI植被指数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对江西省武宁县1992和2006年的植被变化进行了空间分析,绘制了不同时相上的植被空间变化图,并统计了不同时相上各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变化,以及不同植被覆盖等级之间的动态变化,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可行的植被变化分析方法。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优等植被(密灌土地、密林地、灌木林地)的转入,劣等植被(潜在退化土地等)的转出,已然成为武宁县植被的主体变化趋势;发生负向变化的植被总面积为17 392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发生正向变化的植被总面积为98 546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TM 植被变化分析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arman等级系数的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佃来 宿爱霞 刘文萍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9-528,共10页
针对Pearson相关系数法在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中存在对噪声敏感且只能发现线性关系等局限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研究了该方法在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首先,使用数据模拟法研究了Spearma... 针对Pearson相关系数法在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中存在对噪声敏感且只能发现线性关系等局限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研究了该方法在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首先,使用数据模拟法研究了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的抗噪性.其次,基于1998—2013年SPOT 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Mann-Kendall趋势检测法、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对内蒙古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状况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图形化处理,同时对比了3种方法结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10%的随机噪声情况下,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有较好的抗噪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的植被覆盖趋势变化图和检验数据表明: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空间分布上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在植被改善和退化区域的最大差异不超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MANN-KENDALL检验 Pearson相关系数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光学厚度的全球植被动态监测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妮 邓树林 +1 位作者 樊艳红 谢国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植被光学厚度(vegetation optical depth,VOD)为一种基于微波的植被含水量和生物量估算方法。与光学遥感相比,卫星VOD对大气扰动的敏感性较低,可测量植被不同方面的特征和信息,为全球植被监测提供了一个独立和互补的数据源,已经被广泛... 植被光学厚度(vegetation optical depth,VOD)为一种基于微波的植被含水量和生物量估算方法。与光学遥感相比,卫星VOD对大气扰动的敏感性较低,可测量植被不同方面的特征和信息,为全球植被监测提供了一个独立和互补的数据源,已经被广泛用于研究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了解目前VOD在全球植被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应用非常重要。鉴于此,文章首先重点介绍了被动微波和主动微波反演VOD的主要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传感器VOD产品的主要特点;然后,从植被特征监测(如植被含水量、生物量)、碳平衡分析、干旱监测、物候分析等方面总结当前VOD在植被动态监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VOD产品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进一步展望了VOD技术在植被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光学厚度 植被含水量 生物量 植被物候分析 碳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生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金屯 米湘成 +2 位作者 郑凤英 张峰 上官铁粱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1-186,共6页
本文用现代数量分析技术研究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的生态关系,该植被可分为八个植物群落型。群落型及优势种的分布与地形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型分化中有重要作用。并建议对五台山亚高草甸进行特殊保护。
关键词 山地草甸 植被分析 群落分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ONOS数据的植被制图与植被空间格局——以五分地沟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翠萍 牛建明 +1 位作者 董建军 李旻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9-456,共8页
以五分地沟试验区为例,利用IKONOS卫星遥感图像,结合DEM,对地形复杂的黄土丘陵地区制作植被图,并进行三维显示,直观地表达了研究区域植被的空间分布。使用景观指数,分析了植被空间格局的特点。结果表明,试验区整体格局较破碎,但斑块稳... 以五分地沟试验区为例,利用IKONOS卫星遥感图像,结合DEM,对地形复杂的黄土丘陵地区制作植被图,并进行三维显示,直观地表达了研究区域植被的空间分布。使用景观指数,分析了植被空间格局的特点。结果表明,试验区整体格局较破碎,但斑块稳定性较好,分维数为1.25。人工植被占主导地位,人工乔木林和农田成为基质,天然植被、水体等类型以小斑块的形式镶嵌其中。经过综合治理,当前的植被结构和空间布局能有利于控制试验区的水土流失。研究表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对于地形复杂的沟壑丘陵地区制作植被图及进行综合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NOS DEM 植被制图 三维显示 植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80
12
作者 李斌 张金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9,共8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典范对应分析和数量区划的方法 ,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排序结果表明 :CCA的第一轴代表黄土高原植被和气候梯度的纬向性变化 ,水分梯度是决定植被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子 ,热量梯度中的全年...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典范对应分析和数量区划的方法 ,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排序结果表明 :CCA的第一轴代表黄土高原植被和气候梯度的纬向性变化 ,水分梯度是决定植被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子 ,热量梯度中的全年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年均温也对植被的纬向性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黄土高原植被与气候梯度表现出明显的纬向性 ;CCA的第二轴代表黄土高原植被和气候梯度的经向性变化 ,热量梯度是决定植被经向性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子 ,水分梯度中的全年最大蒸散量对植被的经向性分布有较大的影响。黄土高原植被与气候梯度表现出明显的经向分布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地理信息系统 典范对应分析 植被分析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24
13
作者 安乐生 周葆华 +1 位作者 赵全升 王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809-6817,共9页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局地植被样方调查、区域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地形高度、地下水位埋深、表层土壤Cl^-含量等环境数据采集,综合样地植被与环境数据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局地植被样方调查、区域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地形高度、地下水位埋深、表层土壤Cl^-含量等环境数据采集,综合样地植被与环境数据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并对区域NDVI与主要环境变量进行了单因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CA排序可将黄河三角洲植被分为翅碱蓬、柽柳-翅碱蓬、芦苇-柽柳、芦苇4个主要群落类型(群丛),DCCA与DCA排序图总体相似,但DCCA更清晰地表明其第一轴主要代表的是潜水Cl^-浓度等关键水盐因子,且随着水土环境系统盐分含量的减小,群落由翅碱蓬逐渐向芦苇演变。区域典型植被群落和NDVI分布格局与变化趋势受地下水位埋深和潜水Cl^-浓度2个环境因素影响较大(NDVI与2个环境变量间建立的二元回归方程R^2=0.57),而土壤Cl^-含量的植被效应实际上受地下水位埋深和潜水Cl^-浓度的影响。在区域地下水普遍浅埋条件下,地下水成为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的生态环境最敏感要素,而地下水位埋深和潜水Cl^-浓度是这一要素中的2个关键因子,尤其是后者梯度变化对天然植被分布格局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布 环境解释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排序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Mann-Kendall陕西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欣毅 杨洁 +1 位作者 林良国 卫新东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7期62-66,共5页
研究长时段、多尺度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监测陕西省环境变化,保障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7A3H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对陕西省2000—201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进... 研究长时段、多尺度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监测陕西省环境变化,保障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7A3H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对陕西省2000—201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2010—201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长趋势,植被生长环境不断改善;空间上,自北向南,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低-高-低-高分布,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呈增-减-增-减分布,两者空间上具有一定互补性;Sen+Mann-Kendall方法对于异常值不敏感,对于数据分布无要求,可以广泛应用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Sen趋势度估计法 MANN-KENDALL检验 MOD17A3H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排序及其应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张金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5-331,共7页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排序法,对英国威尔士北部山地草甸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模糊数学排序是一个有效的植被分析方法。
关键词 模糊子集 植被分析 数量方法 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平均距离为基础的两种多元等级聚合新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金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基于扩展的Lance和Williams的多元聚合模型之上,提出两种新的聚合策略:新组内平均距离法和加权平均距离法.这两个方法既考虑了组间距离,同时也考虑组内的同质性,聚类结果更好.本文用山西中条山荆条灌丛的数据作... 本文基于扩展的Lance和Williams的多元聚合模型之上,提出两种新的聚合策略:新组内平均距离法和加权平均距离法.这两个方法既考虑了组间距离,同时也考虑组内的同质性,聚类结果更好.本文用山西中条山荆条灌丛的数据作为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实例,结果较好地描述了群落类型间的关系,生态意义明确.这两个方法分辨力较强,适合群落低级单位的分类,宜于群落生态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类 聚合分析 植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陕北延河流域旱地系统生态需水测评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丽霞 任朝霞 +1 位作者 任志远 马超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161,I0007,共7页
该文以延河流域旱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的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应用"3S"技术,划分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各分区旱地系统的生态需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 该文以延河流域旱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的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应用"3S"技术,划分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各分区旱地系统的生态需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基本划分为防风固沙区、防旱抗旱区、水土保持区、农业种植区和植被保护区等五大生态功能分区。景观尺度上,有林地-黏壤土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大,约为502.31mm/a;牧草地-砂壤土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小,约为300.01mm/a。生态功能分区尺度上,植被保护区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大,约为357.72mm/a,防旱抗旱区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小,约为304.73mm/a。该研究为明确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水土资源的利用方向和生态整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析 生态 水分 植被 生态功能分区 旱地系统 生态需水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红边波段的森林火烧迹地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莹 于海洋 +2 位作者 王燕 李朝亮 江一帆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8,共6页
针对森林火灾火烧迹地提取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基于Sentinel-2等新型卫星提供的对植被敏感的红边波段,分别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新型植被指数的火烧迹地提取算法。第一种是基于第三主成分分析法(PC3),选择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进行主成... 针对森林火灾火烧迹地提取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基于Sentinel-2等新型卫星提供的对植被敏感的红边波段,分别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新型植被指数的火烧迹地提取算法。第一种是基于第三主成分分析法(PC3),选择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变换后的第三主成分提取火烧迹地,将3个红边波段分别替换可见光红波段,根据得到的PC3red-dege1、PC3red-dege2、PC3red-dege3提取火烧迹地。第二种是基于新型植被指数法,根据NDVI及将3个红边波段分别替换可见光红波段计算获取的NDVIre1、NDVIre2、NDVIre3,分别提取火烧迹地。以2017年毕拉河特大火灾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C3的火烧迹地取效果整体优于基于植被指数的提取效果;红边波段参与的火烧迹地的提取精度高于红波段参与的提取精度,其中PC3red-dege1精度最高,PC3red-dege2提取精度次之。研究证明利用红边波段采用PC3的方法能满足火烧迹地的高精度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红边波段 第三主成分分析 植被指数分析 火烧迹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遥感农业监测系统
19
作者 张春桂 郭振煌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31-32,共2页
一、系统的总体设计特点系统建立在较为简单的硬件环境之上,并具有图象处理、显示、计算、应用分析和产品输出等较为齐全的功能.有良好的工作界面和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结构严密,操作方便.
关键词 气象卫星遥感 植被指数分析 农业监测 应用分析 图象处理 拉普拉斯算子 几何精纠正 彩色图象 几何畸变 假彩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火烧迹地快速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逸娴 张军 +1 位作者 唐莹 龙玉兰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利用Sentinel卫星数据,特别是其中对植被敏感的红边波段与短红外波段,针对提取灾后火烧迹地研究不足的问题,选取四川省冕宁县4月20日森林火灾发生前后的Sentinel-2卫星数据,使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探究识别火烧迹地的潜力,并进行对比研究。... 利用Sentinel卫星数据,特别是其中对植被敏感的红边波段与短红外波段,针对提取灾后火烧迹地研究不足的问题,选取四川省冕宁县4月20日森林火灾发生前后的Sentinel-2卫星数据,使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探究识别火烧迹地的潜力,并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法识别火烧迹地的能力最好,提取精度最高,BAI指数次之;其余方法均受道路、房屋和裸体不同程度的影响;用红边波段替换可见光红波段的效果相比原有指数提取效果并无明显提升。研究证明在各类方法中,采用决策树分类法能快速高精度地将火烧迹地准确提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影像 火烧迹地 植被指数分析 决策树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