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植被分布规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宏伟
-
机构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样地测设,依据《云南植被》,保护区共划分10个植被类型(含1个人工植被类型),15个植被亚型(含3个人工植被亚型)和25个群系。保护区植被的水平基带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并介绍了水平、垂直分布规律和地域分布特征。
-
关键词
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
植被分布规律
地域分布特征
-
Keywords
enlarged Xishuanbanna Nature Reserve
distribution regular pattern of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贵州省气候特点与植被分布规律简介
被引量:50
- 2
-
-
作者
王孜昌
王宏艳
-
机构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贵州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46-50,共5页
-
文摘
介绍了多项生物、地理、气候的资料 ,对贵州省的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规律进行归述。从贵州气候特点的全面分析 ,植物区系分布特点的分析、到自然植被分布的三个分布地带描述。从中看出贵州的生态环境对植物种类有着广泛的包容性 ,但也有着极强的局部适应性。
-
关键词
贵州
气候特点
植被分布规律
植物区系
生态建境
-
分类号
Q948.11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状况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文涛
满自红
苏腾伟
黄治昊
-
机构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141-143,共3页
-
文摘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对保护区植被状况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保护区植被区系划分4个植被型,17个群系组,28个群系;植被呈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脆弱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综上所述连城保护区的区域代表性和特殊性较高,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
关键词
连城保护区
植被状况、植被分布规律
-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及特殊性分析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邱堋星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5期76-78,共3页
-
文摘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武夷山的总体概况,分析武夷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对非地带性植被毛竹林和中山草甸、黄山松与马尾松、旗状树等特殊性做了简要的分析;从长远的观点分析武夷山植被的发展趋向,并提出了武夷山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性利用。在遵循武夷山植被与土壤分布规律的条件下,科学地保护性开发利用武夷山自然资源。保护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使人力和自然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创造的合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充分发挥武夷山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持续快速发展,即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特殊性
可持续发展
武夷山
-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GIS支持下的秦岭山地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朱晓勤
刘康
李建国
朱进江
-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052)
973前期研究(2003cc01500)
-
文摘
基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这一研究热点,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方法,对秦岭山地植被进行多元分析,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降水、温度、海拔、坡度和坡向5个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该地区植被类型分布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海拔梯度是决定植被分布的主导生态梯度,随着海拔的增加,水热因子发生变化,形成水热因子复合梯度,对应的植被类型相应改变。坡度和坡向的分异作用不明显。(2)较好反映了植被的连续性变化、各植被类型的最优生长环境区间以及植被类型分布与环境梯度的关系,定量描述了区内各植被类型的降水、温度、海拔、坡度和坡向分布,清楚地反映了秦岭山地植被与环境梯度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际给出了理论解释,证明了GIS结合生态分析方法在秦岭山地植被与环境梯度的关系研究中是十分有效的。
-
关键词
秦岭植被
环境因子
梯度分析
植被分布规律
-
Keywords
vegetation in Qinling mountain
environment factor
gradient analysis
distribution rules of vegetation
-
分类号
Q948.3
[生物学—植物学]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奇台县北塔山岩画群所反映的古代自然及社会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苏北海
张岩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7-44,共8页
-
文摘
北塔山是译名,在汉文史籍上曾被译为拜塔克山、拜山、巴他克山等名称。北塔山的位置约在北纬45.3°,东径91.1°。建国后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中蒙边界条约后,现划入中国境内的北塔山归属奇台县管辖,距离奇台二百多公里。北塔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山势由北向南逐步倾斜,海拔在1200--3287.2米之间。地表多被风化和半风化黑褐色或黄红色岩石所覆盖。由于北塔山区受到非地带性生境条件的限制,土壤为淡棕钙土、淡栗钙土、生草灰化土,因周围多为荒漠环境,它区别于天山山区的植被分布规律,以荒漠和草原植被为主。
-
关键词
草原植被
植被分布规律
阿尔泰山
非地带性
栗钙土
生境条件
荒漠环境
灰化土
棕钙土
北塔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