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藏高寒区抗冻型基材质量评价及植被修复效果
- 1
-
-
作者
周明涛
高家祯
陈博
胡锦平
潘炳锟
陈竣
-
机构
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西藏华电巴玉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
-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3-194,共1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C3012702)
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2SNJ1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7218)
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开放基金项目(2023KJZ19)。
-
文摘
抗冻型基材是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护坡土壤,定量评价抗冻型基材在西藏高寒区边坡植被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为高寒地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研究通过连续5 a实地取样和现场监测,测定了边坡植被修复后2019—2023年间抗冻型基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及植被修复情况,并与立地条件相似的植被混凝土和天然土修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并采用回归分析探究土壤质量与植被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土壤,抗冻型基材在西藏高寒区的植被修复效果最好,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均有显著提升(P<0.05),土壤质量指数SQI均值(5 a)从小到大依次为抗冻型基材(0.681)、植被混凝土(0.605)、天然土(0.378)。3种土壤质量SQI均值和植被修复效果均随时间呈抛物线型走势,在2020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主成分分析显示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water stable macroaggregate content,WAC)、土壤黏聚力(soil cohesion,SC)、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alase activity,CAT)为关键评价指标,权重占比较高。回归分析表明,SQI值与4种植被指标呈紧密正相关,SQI值可准确评价边坡生态修复效果。抗冻型基材在高寒区边坡植被修复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该研究为高寒区边坡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并可为后续基材在不同环境气候和边坡条件中的使用提供科学支撑。
-
关键词
抗冻型基材
边坡生态修复
土壤质量指数
主成分分析
植被修复效果
高寒区
-
Keywords
frost-resistant substrate
slo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oil quality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lpine region
-
分类号
S156.99
[农业科学—土壤学]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