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0-2020年生长季(4-10月)的MODIS-NDVI、LST影像,以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为干旱监测指标,利用小波分析、线性倾向率、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分析贵州省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特征,并探讨农业干旱与土壤水...基于2000-2020年生长季(4-10月)的MODIS-NDVI、LST影像,以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为干旱监测指标,利用小波分析、线性倾向率、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分析贵州省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特征,并探讨农业干旱与土壤水分和降雨量的关系,为贵州省农业干旱监测、抗旱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贵州省2000-2020年生长季(4-10月)VSWI整体上呈缓慢增加趋势,表明干旱有所缓解;干旱频率呈“西高东低”空间分布,干旱等级呈现黔西南州—安顺市—贵阳市—遵义市的干旱带,干旱程度由此轴线向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轻旱面积多且呈减少趋势,中旱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趋势,重旱面积少且波动较小。(2)农业干旱有两个主要振荡周期,第一个周期为7~9 a,振荡中心在2005年;第二个周期为15~18 a,基本贯穿整个研究期,振荡中心在2011年。贵州省农业干旱存在8和16 a左右的周期。(3)贵州省21年平均干旱重心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104.99°E,25.03°N),月干旱重心和逐年干旱重心集中在贵阳市(106.73°E,26.58°N)、毕节市(105.28°E,27.30°N)和兴义市(104.90°E,25.08°N)。(4)VSWI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关系较复杂,但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即土壤水分越低,VSWI越低,干旱越严重;同时降雨量与农业干旱的关系并不是完全为正相关,整体上两者的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展开更多
以辽西北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干旱年2009年作物(春玉米)主要生长季,采用表观热惯量(apparent thermal inertia,ATI)、距平植被指数(anomalies of vegetation index,AVI)和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3种基于不同...以辽西北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干旱年2009年作物(春玉米)主要生长季,采用表观热惯量(apparent thermal inertia,ATI)、距平植被指数(anomalies of vegetation index,AVI)和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3种基于不同理论的遥感干旱指数方法对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表明,3种指数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辽西北地区2009年的旱情趋势,但得到的反演结果并不一致;ATI在中高植被覆盖率下的监测效果高于预期结果,比较符合历史气象资料;AVI可以有效反映当年作物主要生长季各时期相对的受旱状况;VSWI夸大了植被的影响作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展开更多
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上的适用性,同时分析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高分二号(GF-2)、Landsat-7影像数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为研究区,利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反演图,通过半方差函数及主成分分析法探索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状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体现在整个研究区内以及各个地块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主要介于0.11%~60.44%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与坡度、海拔、坡向、NDVI、地表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布主要受NDVI、坡向、坡度、海拔的影响。综上,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结合高分遥感影像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基于GF-2遥感影像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优,较Landsat-7遥感影像更具优势。展开更多
文摘以辽西北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干旱年2009年作物(春玉米)主要生长季,采用表观热惯量(apparent thermal inertia,ATI)、距平植被指数(anomalies of vegetation index,AVI)和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3种基于不同理论的遥感干旱指数方法对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表明,3种指数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辽西北地区2009年的旱情趋势,但得到的反演结果并不一致;ATI在中高植被覆盖率下的监测效果高于预期结果,比较符合历史气象资料;AVI可以有效反映当年作物主要生长季各时期相对的受旱状况;VSWI夸大了植被的影响作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文摘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上的适用性,同时分析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高分二号(GF-2)、Landsat-7影像数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为研究区,利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反演图,通过半方差函数及主成分分析法探索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状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体现在整个研究区内以及各个地块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主要介于0.11%~60.44%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与坡度、海拔、坡向、NDVI、地表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布主要受NDVI、坡向、坡度、海拔的影响。综上,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结合高分遥感影像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基于GF-2遥感影像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优,较Landsat-7遥感影像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