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植生拉乌尔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邢柳 王利 +2 位作者 魏勇 丁俊仁 袁定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7,共5页
为了解四川某规模化猪场患病猪的死亡原因,用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鉴定菌株XL-01,并研究其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显示,菌株XL-01的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1458 bp,序列与GenBank中植生拉乌尔菌(NR112011.1)相似度为100%,从而鉴定为植生... 为了解四川某规模化猪场患病猪的死亡原因,用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鉴定菌株XL-01,并研究其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显示,菌株XL-01的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1458 bp,序列与GenBank中植生拉乌尔菌(NR112011.1)相似度为100%,从而鉴定为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该菌检出ompX和fimH两个毒力基因,对小鼠致病性较强,肺脏、肝脏充血肿大,肠道有脓性分泌物。该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头孢克肟等具有耐药性,而对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和磷霉素等药物敏感。扩增出耐药基因TEM、Sul1、Sul2、Sul3、aac(6′)-Ⅰb和ant(3″)-Ⅰa,为植生拉乌尔菌引起的猪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拉乌尔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拉乌尔菌致血流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娟 吴俊 +7 位作者 叶超 钟菁 聂格 张旭 李足意 周玲芝 李晨 王春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3-588,共6页
目的分析植生拉乌尔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植生拉乌尔菌致血流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植生拉乌尔菌”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Raoultella plan... 目的分析植生拉乌尔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植生拉乌尔菌致血流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植生拉乌尔菌”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Raoultella planticola”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结合收集的国内外发表的植生拉乌尔菌感染的文献报道,分析发生该病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部位、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该例患者为41岁中年男性,患有胸腺神经内分泌瘤(正在接受化疗)、2型糖尿病、4个月前曾行埋入式椎管内镇痛药物输注港植入术,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均提示“植生拉乌尔菌”生长,经美罗培南、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脑脊液培养未见该菌再生长。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受影响,文献报道的67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1月龄~92岁),多有基础疾病或相关诱因。植生拉乌尔菌感染可累及全身各部位。抗菌药物治疗以β内酰胺类为主,占80.6%(54/67)。总体预后良好,治愈率达88.1%(59/67)。结论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治疗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拉乌尔菌 血流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期盒装豆腐腐败菌鉴定及抑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海丹 黄现青 +5 位作者 乔明武 刘宇飞 孟子恒 宋莲军 张蓓 张永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6,共9页
【目的】探究临期盒装豆腐优势腐败菌及对其抑制效果,延长盒装豆腐货架期。【方法】以临期盒装老豆腐和内酯豆腐为研究对象,分离优势腐败菌,并通过16S rDNA全序列分析法对腐败菌进行鉴定。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 【目的】探究临期盒装豆腐优势腐败菌及对其抑制效果,延长盒装豆腐货架期。【方法】以临期盒装老豆腐和内酯豆腐为研究对象,分离优势腐败菌,并通过16S rDNA全序列分析法对腐败菌进行鉴定。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单一组及3种防腐剂的复配组到样品中,采用加速试验,以抑菌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复配防腐剂配方和质量浓度。【结果】临期盒装豆腐中的优势腐败菌为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和沃纳利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单一防腐剂的抑菌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复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更好。当山梨酸钾为0.21 g·L^(-1)、脱氢乙酸钠为0.15 g·L^(-1)、乳酸链球菌素为0.17 g·L^(-1)时,对植生拉乌尔菌的抑菌率最高,为25.48%;当山梨酸钾为0.36 g·L^(-1)、脱氢乙酸钠为0.11 g·L^(-1)、乳酸链球菌素为0.10 g·L^(-1)时,对沃纳利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高,为32.07%;当山梨酸钾为0.29 g·L^(-1)、脱氢乙酸钠为0.03 g·L^(-1)、乳酸链球菌素为0.01 g·L^(-1)时,该复配防腐剂对2种腐败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分别为25.17%和32.42%;将该复配防腐剂添加到回接腐败菌的盒装豆腐中,并于37℃下进行储藏,处理后的盒装豆腐货架期相应延长2 d,经测算相当于在0~4℃下货架期延长7 d。【结论】在加速试验条件下,复配防腐剂可以有效抑制临期盒装豆腐中优势腐败菌,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装豆腐 植生拉乌尔菌 沃纳利葡萄球 复配防腐剂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转化对罗汉果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敏 宋旭艳 +3 位作者 李冉 肜霖 董爱君 潘曦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165,187,共8页
目的:研究产香菌生物转化对罗汉果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 VP4-4)对罗汉果提取液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罗汉果提取液生物转化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产香菌生物转化对罗汉果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 VP4-4)对罗汉果提取液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罗汉果提取液生物转化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罗汉果发酵物中挥发性成分主要香气成分或香气前体物包括棕榈酸、岩芹酸、亚麻酸、2-甲基丁酸、己酸、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苯乙醛、5-甲基糠醛、苯甲醛、壬醛、糠醇和对乙烯基愈疮木酚等,生物转化产生了具有天然浓郁奶香的香兰素;酸类物质由6种增加到11种,相对含量提高至60.07%;其他酯类、羰基类、烷烃类、醇类、酚类等物质相对含量分别降低至30.72%,4.07%,0.81%,0.34%,0.29%;发酵后化合物种类增多,由50种增加至64种。结论:生物转化赋予了罗汉果发酵物花香、果甜香、奶香等丰富的天然香气,减少了大分子刺激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起到了增香减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植生拉乌尔菌 生物转化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