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心河 李浩楠 +3 位作者 周潇 徐佳婧 张源淑 韩正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7-42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确定DZ作用浓度及时间;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1) DZ处理)、低浓度组(10μmol·L^(-1) DZ处理)、中浓度组(20μmol·L^(-1) DZ处理)、高浓度组(40μmol·L^(-1) DZ处理),并以生理剂量的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37℃、5%CO_(2)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试验:(1)测定细胞及分泌上清中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及脂滴染色变化;(2)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乳成分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3)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4)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5~80.0μmol·L^(-1 ) DZ处理后,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20μmol·L^(-1 )DZ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结合实验室前期结果,选择DZ作用的低、中和高浓度分别为10、20和40μmol·L^(-1),作用时间为12 h。(2)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DZ及E2处理后极显著提高了EpH4-Ev细胞及分泌上清中TG和GLU的含量,促进了脂滴的合成(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处理后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和β-酪蛋白(β-casein)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DZ及E2处理后均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N)、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4)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增加了G2/M期和S期的细胞占比,上调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D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同时中浓度DZ组极显著增加了Bcl-2/Bax比值(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5)三个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上调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PI3K、p-mTOR、p-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DZ处理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乳成分的合成。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增殖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大豆黄酮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乳成分合成 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α-ZAL对oxLDL诱导人内皮细胞中ET-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段金虹 徐海珊 +5 位作者 戴顺龄 孙仁宇 吴云清 张彦东 胡绍毅 程锦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0-934,共5页
目的通过氧应激信号转导通路探讨植物雌激素αZAL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ET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荧光探针DCF检测内皮细胞活性氧的含量;采用RTPCR方法对ET1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运用WesternBlot法测定了ERK、pERK和cjun/AP... 目的通过氧应激信号转导通路探讨植物雌激素αZAL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ET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荧光探针DCF检测内皮细胞活性氧的含量;采用RTPCR方法对ET1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运用WesternBlot法测定了ERK、pERK和cjun/AP1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了内皮细胞上清液中ET1的分泌的变化,利用瞬时转染技术观察了内皮细胞的AP1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αZAL对oxLDL诱导的ET1的分泌有抑制作用(P<0.05),它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阻断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应激的产生;并能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AP1的激活(P<0.05)。结论研究发现αZAL可能是通过氧应激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进一步通过调节ET1基因上的核转录因子AP1结合位点来抑制oxLDL诱导内皮细胞的ET1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α—zal ET-1 氧应激 核转录因子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α-ZAL对oxLDL诱导的人内皮细胞分泌NO和ET-1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海珊 段金虹 +5 位作者 孙仁宇 王小明 许雪梅 吴云清 程锦轩 戴顺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α-ZAL影响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NO、ET-1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eNOS、iNOS、ET-1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对eNOS、iNO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同时测定内皮细胞上清液中NO、ET-1分...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α-ZAL影响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NO、ET-1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eNOS、iNOS、ET-1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对eNOS、iNO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同时测定内皮细胞上清液中NO、ET-1分泌的变化。结果植物雌激素α-ZAL增加oxLDL诱导内皮细胞eNOSmRNA、蛋白的表达和NO的分泌,降低ET-1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结论植物雌激素α-ZAL通过上调oxLDL诱导内皮细胞eNOSmRNA、蛋白的表达和NO的分泌,下调ET1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起着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 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鹰嘴豆芽素A(BCA)对肝纤维化去势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超容 李小飘 +4 位作者 冉俊艳 熊英 廖尚高 张金娟 何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探究植物雌激素鹰嘴豆芽素A(BCA)对CCl4诱导的雌性双侧卵巢切除(去势)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50只去势雌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建模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BCA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究植物雌激素鹰嘴豆芽素A(BCA)对CCl4诱导的雌性双侧卵巢切除(去势)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50只去势雌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建模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BCA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同时选取10只同批雌性小鼠切除双侧卵巢旁少量脂肪组织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阳性对照组用雌二醇2 mg/kg灌胃,BC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0、100 mg/kg BCA灌胃,1次/d,连续7周。给药结束后麻醉处死小鼠取材,测定肝指数和子宫指数,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法检测AST、ALT活性,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雌激素受体β(ERβ)、p-NF-κBp65/NF-κB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数升高,子宫指数降低,血清AST和ALT活性、肝组织中IL-6、TNF-α水平及CollagenⅠ、TGF-β1、α-SMA、p-NF-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均升高(P值均<0.05),肝组织ERβ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模型组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病变,出现肝细胞水肿、脂肪样变、坏死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沉积、交错分布。与模型组比较,BCA各剂量组肝指数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肝组织IL-6、TNF-α水平及CollagenⅠ、TGF-β1、α-SMA、p-NF-κBp65/NF-κBp65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子宫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肝组织ERβ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组织的纤维化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BCA可有效改善CCl4诱导的雌性去势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Rβ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植物雌激素 卵巢切除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旭日 刘福旺 +2 位作者 刘延曼 杜佳芮 侯雪芹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4,共7页
植物雌激素是指植物中能与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并将其激活的一类化合物,对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改善的作用。近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均有治疗作用。值得注意是植物... 植物雌激素是指植物中能与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并将其激活的一类化合物,对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改善的作用。近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均有治疗作用。值得注意是植物雌激素与脑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可产生中枢神经保护作用,并通过多个环节靶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学习与认知障碍。该文将对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单体、中草药及复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有效治疗老年痴呆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丕文 牛建昭 +2 位作者 王继峰 郝庆秀 于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利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ic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T47D细胞和ER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观察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的雌激素样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以ER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 目的利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ic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T47D细胞和ER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观察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的雌激素样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以ER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异补骨脂素对T47D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异补骨脂素对T47D细胞pS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10-6mol·L-1和1×10-7mol·L-1异补骨脂素能够促进T47D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且该作用可被ICI182,780所拮抗;1×10-6mol·L-1和1×10-7mol·L-1异补骨脂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无影响。PCR及流式蛋白检测结果显示:1×10-6mol·L-1和1×10-7mol·L-1异补骨脂素可使pS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同时加入ICI182,780可部分拮抗异补骨脂素对pS2表达的诱导和促进作用。结论异补骨脂素具有植物雌激素作用,该效应可通过作用于靶细胞雌激素受体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补骨脂素 植物雌激素 T47D MDA-MB231 细胞增殖 PS2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植物雌激素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琳琳 李薇 +4 位作者 宋新波 余河水 苗琳 张丽娟 陶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研究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雌激素活性。采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受试药物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雌激素活性;利用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实验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与雌激素的竞争性作用。松果菊苷... 研究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雌激素活性。采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受试药物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雌激素活性;利用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实验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与雌激素的竞争性作用。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有上调雌激素应答元件(ERE)活性,和雌激素共同作用可以拮抗雌激素对ERE的上调作用。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通过上调ERE荧光素酶活性而表现出植物雌激素活性,可作为候选S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毛蕊花糖苷 植物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SE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和ERα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华 李红芳 +4 位作者 杨丽娜 张英福 田治锋 邱小青 陈新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和ERα亚型表达的影响,并比较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作用的异同。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和ERα亚型表达的影响,并比较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作用的异同。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组(Ovx+Est+Pro)、黄体酮组(Ovx+Pro)、染料木素组(Ovx+Gen)、白黎芦醇组(Ovx+Res)、根皮素组(Ovx+Phl)。对应组给药21d后处死,取乳腺组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乳腺ERα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对其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乳腺组织中的ERα主要位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ERα在8组中均可表达,但表达量却不同。Sham与Ovx比较,Ovx组ERα表达上调(P<0·05);Ovx与Ovx+Est、Ovx+Pro、Ovx+Gen、Ovx+Res、Ovx+Phl比较,后5组ERα表达均下调(P<0·01);Ovx与Ovx+Est+Pro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卵巢切除后,乳腺明显萎缩。卵巢切除大鼠皮下分别注射Gen和Phl后,乳腺结构仍呈现出卵巢切除后的表现。皮下注射Res乳腺腺泡及其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皮下注射Est或Est合并Pro后,乳腺组织密度增加,乳腺上皮细胞明显增生。结论植物雌激素Gen、Phl和Res与雌激素相似,可以下调去卵巢切除大鼠乳腺组织ERα的表达;Res还可促进去卵巢切除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但作用不如雌激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 激素 雌激素受体 免疫印迹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云峰 吴永宁 王绪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8,共3页
植物雌激素具有广泛的健康效应。本文就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特性、代谢分布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异黄酮 大豆甙原 染料木黄酮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VEGF表达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丽娜 段颖 +3 位作者 张英福 田治锋 邱小青 李红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比较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VEGF和形态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组(Ovx+Est+Pro)、黄体酮组(Ovx+Pro)、染料木素组... 目的比较雌激素及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VEGF和形态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Ovx+Est)、17-β雌二醇+黄体酮组(Ovx+Est+Pro)、黄体酮组(Ovx+Pro)、染料木素组(Ovx+Gen)、白黎芦醇组(Ovx+Res)、根皮素组(Ovx+Phl)。给药21 d,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子宫VEGF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对VEGF的表达部位和其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的VEGF表达下调;与Ovx比较,Ovx+Est和Ovx+Est+Pro两组VEGF表达均明显上调。Gen、Res和Phl对卵巢切除大鼠VEGF无影响。大鼠卵巢切除后,子宫明显萎缩且重量下降。皮下注射Est或Est合并Pro后,子宫组织密度增加,子宫被覆上皮细胞和腺体明显增生。皮下注射Gen和Phl后,子宫形态变化类似卵巢切除大鼠,注射Res可促进去卵巢大鼠子宫腺体的增生,但作用没有雌激素强。结论雌孕激素使VEGF表达明显上调;植物雌激素Res有促进腺泡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 激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印迹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冬生 韩婧 +1 位作者 康文博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2-640,共9页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从植物中分离得到且能与机体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植物雌激素存在于许多食用或药食同源的植物中,主要分布于豆科植物中,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异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植物雌激...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从植物中分离得到且能与机体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植物雌激素存在于许多食用或药食同源的植物中,主要分布于豆科植物中,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异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植物雌激素的植物来源、结构类型及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为其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结构类型 骨质疏松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及组方中药植物雌激素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郝庆秀 王继峰 +3 位作者 牛建昭 赵丕文 崔烨 孙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4期738-741,共4页
目的:首先考查四物汤及其组方中药对性未成熟雌性SD大鼠子宫系数的影响,然后考查含药血清对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阳性人乳腺癌MCα衡和随机的原则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己烯雌酚组、四物汤组、熟地组、白芍组、当归组和川芎组),分别每天分... 目的:首先考查四物汤及其组方中药对性未成熟雌性SD大鼠子宫系数的影响,然后考查含药血清对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阳性人乳腺癌MCα衡和随机的原则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己烯雌酚组、四物汤组、熟地组、白芍组、当归组和川芎组),分别每天分早、晚两次灌胃给药,给药均持续4天,第5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20℃贮存备用,断颈处死动物后,分离子宫并称重,计算子宫系数;应用MTT法检测药物血清对MCF-7细胞的增值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ERα蛋白表达。结果:熟地、白芍和当归组的幼鼠子宫系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川芎组和四物汤组的幼鼠子宫系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当归和川芎等中药的药物血清均可显著促进MCF-7细胞体外增殖(P<0.01),熟地可促进MCF-7细胞体外增殖(P<0.05);熟地、当归和川芎等中药的药物血清均可显著促使MCF-7细胞周期S期细胞数增加(P<0.01),白芍的药物血清可促使MCF-7细胞周期S期细胞数增加(P<0.05);而在本实验条件下四物汤复方的含药血清使MCF-7细胞数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和川芎可提高ERα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熟地、白芍和四物汤也可提高ERα蛋白的表达水平,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地、白芍、当归等中药有植物雌激素活性,本实验配伍比例条件下,四物汤复方的植物雌激素活性弱于其组方的各味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药物血清 植物雌激素 MCF-7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E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4
13
作者 张荣庆 韩正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4-68,共5页
每天给小鼠灌服异黄酮植物雌激素芒柄花素(For)或大豆黄酮(Da)20mg/kg,连续7d,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胸腺重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百分率;体外试验表明:50μg/ml 的 For 或 Da 明显促进植... 每天给小鼠灌服异黄酮植物雌激素芒柄花素(For)或大豆黄酮(Da)20mg/kg,连续7d,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胸腺重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百分率;体外试验表明:50μg/ml 的 For 或 Da 明显促进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甲基-~3H 胸腺嘧啶核苷(methyl-~3H Tdg)参入的淋巴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免疫功能 异黄酮 植物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晓伍 葛振英 +4 位作者 石纯 马斯奇 谢瑶 袁群芳 徐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采用去卵巢(OVX)SD大鼠模拟女性绝经后神经元的退变来观察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对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雌性SD大鼠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2)去卵巢对照组;(3)雌激素治疗组;(4)金雀异黄酮治疗组;(5)依普拉芬治疗组,并于术后12d取... 采用去卵巢(OVX)SD大鼠模拟女性绝经后神经元的退变来观察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对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雌性SD大鼠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2)去卵巢对照组;(3)雌激素治疗组;(4)金雀异黄酮治疗组;(5)依普拉芬治疗组,并于术后12d取材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体视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去卵巢后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明显,空泡化显著;3个治疗组细胞和线粒体相对于去卵巢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2)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较,3个治疗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平均直径(D)、平均表面积(S)明显减小(P<0.05);3个治疗组的比表面(δ)、数密度(Nv)和粒子分散度(Cλz)较去卵巢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以上结果表明: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后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以线粒体为靶点防治女性更年期后神经元的退变及老年性痴呆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去卵巢 超微结构 线粒体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长调节剂——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谷利伟 谷文英 过世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植物饲料 异黄酮类 植物雌激素 生长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皂苷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先祥 吴杨峥 +1 位作者 孙爱静 刁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31-1436,共6页
植物雌激素是指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结构或活性的植物成分,其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具有植物雌激素作用。皂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抗病毒、心血管保护、神... 植物雌激素是指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结构或活性的植物成分,其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具有植物雌激素作用。皂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抗病毒、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延缓衰老、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激素相关疾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进一步阐发皂苷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 植物雌激素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樱桃谷鸭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青 张力 +4 位作者 郑中朝 段修军 尤明珍 李岩 刘瑞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选用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12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添加基础日粮、基础日粮+葛根异黄酮组 (10 mg/kg)、基础日粮+葛根素组(10 mg/kg)和基础日粮+大豆异黄酮组(10 mg/kg),分别于21日龄和42日龄屠宰对血清及骨骼里的钙磷及相关指标进行... 选用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12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添加基础日粮、基础日粮+葛根异黄酮组 (10 mg/kg)、基础日粮+葛根素组(10 mg/kg)和基础日粮+大豆异黄酮组(10 mg/kg),分别于21日龄和42日龄屠宰对血清及骨骼里的钙磷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前期大豆异黄酮的作用效果>葛根异黄酮>葛根素,后期葛根异黄酮的作用效果>大豆异黄酮>葛根素,能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同时增加骨骼湿重、长度和钙的含量,说明不同时期的葛根异黄酮和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骨的形成、抑制骨的吸收,从而维持骨的健康,且作用效果大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鸭 植物雌激素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莉 高钰琪 +3 位作者 刘福玉 项德坤 蒋春华 黄庆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预防作用 ,为防治HPH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2 10 3± 2 8 7)g,随机分为 6组 :①平原对照组 (C) ;②慢性缺氧组 (H) ;③染料...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预防作用 ,为防治HPH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2 10 3± 2 8 7)g,随机分为 6组 :①平原对照组 (C) ;②慢性缺氧组 (H) ;③染料木黄酮低剂量组 (H +L) :给药剂量为 2 5mg·kg-1;④染料木黄酮中剂量组 (H +M)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⑤染料木黄酮高剂量组 (H +H) :给药剂量为 10 0mg·kg-1;⑥大豆苷元组 (H +D)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C组在平原环境 ,②~⑥组每天灌胃大鼠受试物或与受试物等容积的溶媒 ,置于减压舱 ,模拟海拔 5 0 0 0m高原 ,8h·d-1,持续 2 1d ,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右心室功能和右心室肥大指数。结果 慢性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增加 (P <0 0 1) ;与慢性缺氧组相比 ,染料木黄酮可以显著抑制慢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 (P <0 0 1) ;大豆苷元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 ,单纯缺氧组右心室肥大指数 [RV/ (LV +Sep) ]显著增加 (P <0 0 1) ;与单纯缺氧组比较 ,染料木黄酮各组右心室肥大指数从低剂量到高剂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40 5 3%±3 80 % ,P >0 0 5 ;39 0 7%± 3 6 9% ,P >0 0 5 ;33 73%±3 2 0 % ,P <0 0 1) ,高剂量组 (10 0mg·kg-1)差异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染料木黄酮 大豆苷元 缺氧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相启森 周俊 +3 位作者 王冬 相梅 季鹏 武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38-2039,2042,共3页
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活性成分、生理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活性成分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魏华波 马海蓉 王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4-277,共4页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植物来源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非甾族杂环多酚类天然化合物,但其雌激素活性较雌二醇低,具有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效应,可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对激素相关性疾病具有广泛预防作用。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显示,植物雌激...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植物来源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非甾族杂环多酚类天然化合物,但其雌激素活性较雌二醇低,具有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效应,可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对激素相关性疾病具有广泛预防作用。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显示,植物雌激素具有预防和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肿瘤的作用,但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近几年植物雌激素防癌作用、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肿瘤转移 血管新生 细胞凋亡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