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青菜酶活性与铅形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殷宪强 王昌钊 +3 位作者 易磊 刘永轩 王国栋 张兴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137,共5页
采用添加外源铅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黄绵土盆栽小青菜体内铅的形态分布规律及铅形态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受铅污染后小青菜茎叶不同形态的铅的呈显著和极显著增加,根部各形态铅含量随土壤中外源Pb含量的增加呈极显著增... 采用添加外源铅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黄绵土盆栽小青菜体内铅的形态分布规律及铅形态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受铅污染后小青菜茎叶不同形态的铅的呈显著和极显著增加,根部各形态铅含量随土壤中外源Pb含量的增加呈极显著增加,铅污染后小青菜体内铅活性提高。在外源Pb作用下小青菜茎叶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以保护植物免受铅的危害,同时可以指示植物体受到高浓度铅的危害,保护酶系统的变化主要受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菜 铅形态 植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不同水环境对马来眼子菜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曹光秀 黄立成 +3 位作者 刘成前 张志中 朱宇 潘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20-8531,共12页
不同营养状态的水体环境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不同影响,可表现在植物体的生长、生理状况及光合作用等多个方面。选取滇池沉水植物优势种之一的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作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不同营养状况水质条件下生长... 不同营养状态的水体环境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不同影响,可表现在植物体的生长、生理状况及光合作用等多个方面。选取滇池沉水植物优势种之一的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作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不同营养状况水质条件下生长的完整植株,分析其生理特征及与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5个采样点水质营养状况分级虽不同,但水下光照强度平均值与水深的指数拟合系数(R^(2))都在0.9以上;植物生长表征来看,各采样点叶片长度差异性显著(P<0.05),叶宽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生理数据显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下的植株体内的CAT酶、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最高,MDA、AA和H2O2含量较低,生长状态优于其他富营养化水环境下的植株。植株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性能指数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通过Mantel检验得出不同水体中COD、TN、Chl a与植物光合参数的相关性显著(P<0.05),植物叶片中CAT、Car、N、AA、Chl a与光合参数的相关性显著(P<0.05)。目前采集的5个区域马来眼子菜生长虽受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在调查区域现有水质条件下生长相对较好,适合作为滇池沉水植物恢复的先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眼子菜 沉水植物 光合荧光参数 植物酶活性 水质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质对生物膜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恒轶 葛利云 +1 位作者 吴灵萍 邓欢欢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00-202,205,共4页
为了探究新型人工基质能否对水体微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对同一河段中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和石头基质上生物膜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在秋季最高,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秋季最高... 为了探究新型人工基质能否对水体微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对同一河段中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和石头基质上生物膜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在秋季最高,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秋季最高,而脱氢酶活性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在同一季节,3种酶活性都表现出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石头基质的趋势,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也与此一致。新型人工基质相对石头基质显著提高了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总数和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了探究新型人工基质能否对水体微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对同一河段中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和石头基质上生物膜磷酸、脲和脱氢活性及微生物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微生物数量在秋季最高 磷酸和脲活性在秋季最高 而脱氢活性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在同一季节 3种活性都表现出种植植物的新型人工基质>新型人工基质>石头基质的趋势 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也与此一致.新型人工基质相对石头基质显著提高了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总数和磷酸、脲和脱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地区多重金属复合胁迫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悠然 李顺安 +2 位作者 熊林 叶丽丽 蒋金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79-2085,共7页
为了解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石漠化地区土壤玉米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集广西阳朔县9个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农田土壤,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广西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对玉米株高及生物量的积累起到低浓促进高浓抑制的... 为了解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石漠化地区土壤玉米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集广西阳朔县9个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农田土壤,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广西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对玉米株高及生物量的积累起到低浓促进高浓抑制的作用。重金属复合污染显著影响玉米植物酶活性(P<0.05),低浓度的有效态重金属能够降低玉米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高浓度有效态重金属促进玉米丙二醛活性。随有效态重金属浓度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则呈现低浓度下降高浓度上升的趋势。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As对玉米体内SOD、POD活性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土壤中有效态Hg对玉米体内SOD、POD活性均表现出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玉米 多金属 土壤污染 植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土壤多金属胁迫对水稻重金属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畅凯旋 叶丽丽 +1 位作者 陈永山 蒋金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下,多金属胁迫对水稻植株的株高、生物量、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的...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下,多金属胁迫对水稻植株的株高、生物量、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水稻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污染负荷指数PLI(Pollution load index)与水稻株高、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当PLI为5.96时,水稻植株在苗期逐渐枯黄并死亡。与无污染对照(CK)相比较,重金属污染程度Ⅰ~Ⅴ处理的水稻株高分别降低了32.79%、30.99%、69.14%、63.40%和73.55%,地上生物量分别减少42.89%、37.77%、93.44%、79.98%和85.88%,且差异显著(P<0.05)。随PLI增加,水稻对重金属积累增加,水稻植株地下部分重金属含量大于地上部分,且重金属积累量Zn>Cd>Pb>Hg>As,水稻对重金属生物累积系数BCF表现为Cd>Hg>Zn>As>Pb。PLI与叶片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OD活性及MDA含量呈正相关,与Chl含量呈负相关。其中PLI为4.36时,水稻幼苗叶片中SOD活性达最大值235.02 U·g^(-1)FW,PLI为5.96时,水稻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和MAD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55.54 U·g^(-1)FW和41.48 nmol·g^(-1)FW。多金属胁迫下,水稻能够通过抗氧化酶系统减少植株受到的损害,但当污染负荷指数过大、影响水稻生长的时候,水稻就会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多金属复合污染 水稻 重金属积累 植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