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色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丽霞 秦华 杨振华 《西南园艺》 2005年第5期32-35,共4页
色叶植物是未来园林应用的主要造景植物之一,本文就重庆地区色叶植物资源作了详细调查,按植物色彩分成常色叶类、春色叶类、秋色叶类和两季色类,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和前景作了详尽介绍。
关键词 植物 园林应用 重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地区乡土木本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满珍 魏宗贤 +1 位作者 刘昊 詹选怀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通过实地线路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庐山地区乡土木质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观赏特性及应用价值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乡土木质色叶植物37科62属84种,以槭树科、大戟科、樟科、葡萄科为主。生活型以乔木类占主要优... 通过实地线路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庐山地区乡土木质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观赏特性及应用价值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乡土木质色叶植物37科62属84种,以槭树科、大戟科、樟科、葡萄科为主。生活型以乔木类占主要优势,占总种数的64.29%,藤本色叶植物为铺,占10.71%;色叶植物中以落叶植物为主,有63种,占75.00%。色叶植物分类以秋色叶植物为主,有39种,占46.43%。其次是春秋两季色叶植物28种、春色叶植物15种、双色叶植物2种。对该区色叶植物的应用价值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就色叶植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木本植物 植物 资源调查 观赏价值 园林应用 庐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植物油中甲萘威和克百威农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被引量:23
3
作者 黎其万 刘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92,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甲萘威和克百威农药残留。样品通过乙腈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采用Waters carbmate analysis(3.9mm×150mm,4μm)柱,水∶乙腈(体积比68∶32)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mL/min进行分离,2487紫外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甲萘威和克百威农药残留。样品通过乙腈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采用Waters carbmate analysis(3.9mm×150mm,4μm)柱,水∶乙腈(体积比68∶32)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mL/min进行分离,2487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波长280nm,进样20μL。回收率为89.7%~98.9%;RSD为3.9%~4.8%;检测限为0.0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萘威 克百威 植物 高效液相 农药残留 克百威 甲萘威 植物 测定 紫外检测器 固相萃取 流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色叶植物种类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静娴 毛洪斌 盛智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上海市郊绿地建设中的色叶植物种类、类型和造景方式,结果表明上海市目前绿地中应用的色叶植物有72种;类型上以季节型为主,占60%以上;色彩上以紫红、鲜红和红色为第一大色彩;丛植、色块和基础种植是色叶植物造...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上海市郊绿地建设中的色叶植物种类、类型和造景方式,结果表明上海市目前绿地中应用的色叶植物有72种;类型上以季节型为主,占60%以上;色彩上以紫红、鲜红和红色为第一大色彩;丛植、色块和基础种植是色叶植物造景的主要方式;城区与郊区、新建居民区与旧居民区之间色叶植物应用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郊 植物种类 应用 野外调查方法 绿地建设 植物 造景方式 植物造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市景观营造中色叶植物de应用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志娟 唐雪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38-39,共2页
近年来,以成都温江区为龙头的花卉示范基地,引种驯化了大量的植物品种。其中,色叶植物因其性状表现优良、观赏性强,被广泛运用于成都市城市景观建设中,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受到越来越多园林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 城市景观建设 植物 成都市 景观营造 应用 示范基地 植物品种 引种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寒地地区秋色叶植物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纯 《艺术科技》 2014年第4期327-327,共1页
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利于植物造景成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彩叶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经人工栽培选育的,其叶片在不同季节与阶段表现出与普通绿色植物显著不同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 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利于植物造景成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彩叶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经人工栽培选育的,其叶片在不同季节与阶段表现出与普通绿色植物显著不同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人的眼睛是最精密的感觉器官,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就是色彩。所以在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植物造景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寒地 景观设计 植物造景 园林景观 人工栽培 彩叶植物 绿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家园的彩叶植物 被引量:5
7
作者 盛海强 《中国城市林业》 2006年第5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彩叶植物种类 绿家园 植物 金叶女贞 紫叶小檗 红叶石楠 生长期 紫叶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叶植物的呈色机理简述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艺春 商海燕 +1 位作者 肖夏 李爱梅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X期162-163,共2页
近年来,色叶植物因本身特有的亮丽的色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于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以改变叶片颜色、培育新的彩叶植物为目的的研究报道非常少,基于此,介绍了色叶植物叶色表现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色叶植物未来... 近年来,色叶植物因本身特有的亮丽的色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于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以改变叶片颜色、培育新的彩叶植物为目的的研究报道非常少,基于此,介绍了色叶植物叶色表现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色叶植物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园林色叶植物及其景观配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治英 《天津农林科技》 2009年第3期35-36,共2页
色叶植物色彩绚丽,叶色随季节变化,通过合理的景观配置,将体现最佳园林优美景观。
关键词 植物 季相变化 景观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色叶植物在昆明市的彩化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磊 王晶 张芮婕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2期201-203,共3页
从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结合昆明市的地理、气候特征及绿化现状,探讨色叶植物的呈色与彩化运用,提出其配置应遵循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根据相应生物学特征做到适地适树,总结孤植、丛植、彩篱或色带、群植或片植等色叶植物配... 从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结合昆明市的地理、气候特征及绿化现状,探讨色叶植物的呈色与彩化运用,提出其配置应遵循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根据相应生物学特征做到适地适树,总结孤植、丛植、彩篱或色带、群植或片植等色叶植物配置形式及技巧在城市园林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彩化运用 园林规划设计 植物造景 配置形式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煜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提出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起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主题活动,都得到了各个城市的积极响应,把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放在了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提出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起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主题活动,都得到了各个城市的积极响应,把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放在了重要地位。和普通的绿色植物相比,色叶植物能够带来更多不同的颜色,通过科学合理的色叶植物配置,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美化了城市环境,以此体现出了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城市绿地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矿物质颜料说起——谈中国古代的色彩绘画
12
作者 陈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8期44-45,共2页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绘画的出现早于文字,从大量考古发现中就可以断定色彩绘画形式早在史前就开始了。从文献记录的资料来看,《考工记》载:"设色之工,画、缋、钟、筐。"又载:"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以上文字透...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绘画的出现早于文字,从大量考古发现中就可以断定色彩绘画形式早在史前就开始了。从文献记录的资料来看,《考工记》载:"设色之工,画、缋、钟、筐。"又载:"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以上文字透露都出周人对色彩的识别与处理。从中国最早的矿物颜料讲起,简单梳理了中国古代色彩绘画的发展历程,由矿物色到植物色再到墨色的变迁,从绘画史的另一个角度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植物色 绘画 山水 人物 花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时尚化的景观设计色彩
13
作者 张林文君 《流行色》 2012年第10期92-93,共2页
随着国内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大潮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年轻时尚化的景观设计色彩应用是现阶段及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梳理不同年代、地域的景观设计,总结年轻时尚化发展原因,并分析细节,研究年轻时尚化的景观... 随着国内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大潮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年轻时尚化的景观设计色彩应用是现阶段及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梳理不同年代、地域的景观设计,总结年轻时尚化发展原因,并分析细节,研究年轻时尚化的景观色彩。1、不同年代地域的景观设计色彩不同年代的景观设计色彩不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的造景手法也跟着更新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时尚化 设计 整体景观 彩装饰 年轻 发展趋势 植物色 铺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玩转家居色彩 让情绪随“色”而动
14
《流行色》 201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色彩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有着潜在影响,尤其是在居住环境中,对于人的影响更甚。正确选择恰当的色彩搭配,能有助于身心健康的保持和正面调节,而错误的色彩选择,可能使不良情绪持续恶化。研究色彩、利用色彩的潜在语言,进行针对不良情绪... 色彩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有着潜在影响,尤其是在居住环境中,对于人的影响更甚。正确选择恰当的色彩搭配,能有助于身心健康的保持和正面调节,而错误的色彩选择,可能使不良情绪持续恶化。研究色彩、利用色彩的潜在语言,进行针对不良情绪的家居色彩搭配设计,能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颜 稳定情绪 家居 彩设计 彩搭配 不良情绪 植物色 空间 自然环境 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肌红蛋白结构及肉品色泽的化学/物理方法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柏怡文 柯志刚 +1 位作者 周绪霞 丁玉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86-292,共7页
肉品色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由肌红蛋白结构所决定。新鲜肉因富含氧合肌红蛋白而呈鲜红色,随着新鲜度降低,氧合肌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肌红蛋白,肉的色泽逐渐变深而呈褐色。肉品色泽的这种变化极大影响了其商业价值。在... 肉品色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由肌红蛋白结构所决定。新鲜肉因富含氧合肌红蛋白而呈鲜红色,随着新鲜度降低,氧合肌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肌红蛋白,肉的色泽逐渐变深而呈褐色。肉品色泽的这种变化极大影响了其商业价值。在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通过使用一定技术改变肌红蛋白结构而实现肉品发色,对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肉品发色的化学及物理方法,包括亚硝酸盐发色,植物源提取物发色,NO发色,CO发色,冷等离子体发色,等离子体活化水发色等,对上述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植物源发 NO CO 冷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活化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海林市城市绿化彩叶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庆堂 赵长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期135-135,共1页
通过采用实地勘查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海林市城区的色叶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发现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科20属24种。其中,乔木有14种,灌木有14种。另对海林市城市色叶植物资源搭配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 通过采用实地勘查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海林市城区的色叶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发现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科20属24种。其中,乔木有14种,灌木有14种。另对海林市城市色叶植物资源搭配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海林市城市绿化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海林市 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植物繁殖及应用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年荣 《山西林业》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植物繁殖 技术 应用 彩叶植物 生长季节 植物 叶片 夏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碧辉煌话山水
18
作者 黄泽锋 田燕 《艺海》 2007年第3期80-81,共2页
  人们常用"金碧辉煌"这个成语来形容物体的华丽和光彩夺目,在绘画中,唐代方垕的<画鉴>记载"李思训着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想当年,富丽堂皇的金碧山水辉映着大气磅薄、包容并蓄的大唐精神,何等气...   人们常用"金碧辉煌"这个成语来形容物体的华丽和光彩夺目,在绘画中,唐代方垕的<画鉴>记载"李思训着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想当年,富丽堂皇的金碧山水辉映着大气磅薄、包容并蓄的大唐精神,何等气派、何等辉煌,但"唐宋以后,水墨写意逐步兴盛,文人士大夫诗文之余,多以兼善书画为风雅,除了一些专业画家外,工笔重彩更多地为民间工匠所从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碧山水画 石青 彩变化 金落 彩画 工笔 细笔 国画技法 植物色 彩语言 李思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CRANIAL DOPPLER CHARACTERISTICS IN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LOCKED-IN SYNDROME AND BRAIN DEATH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山 黄一宁 +3 位作者 洪霞 朱以诚 汪波 李舜伟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11-214,共4页
Aim. Comparison of the trascranial Doppler (TCD) characteristics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in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 (PVS), locked in syndrome and brain death patients. Methods. Using ... Aim. Comparison of the trascranial Doppler (TCD) characteristics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in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 (PVS), locked in syndrome and brain death patients. Methods. Using TCD ultrasound to detect the flow velocity and waveform pattern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and basilar artery (BA) in patients with PVS, locked in syndrome and brain death. Results. The mean velocitie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Vmca) and basilar artery (Vba) were 30.0cm/s and 24.3cm/s in PVS patients respectively, which decreased 45.0% and 14.4% in comparing with normal value. For patients with locked in syndrome, Vmca and Vba were 49.7cm/s and 9.8cm/s, which decreased 5.0% and 61.7% than the normal value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rease of anterior circulation was predominant in PVS, and the decrease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was predominant in locked in syndrome. A unique diastolic reverse flow, short peak systolic wave or undetectable flow signal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ere predominant in brain death patients, which wa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ither PVS or locked in syndrome. Conclusion. TCD was a valuable tool in distinguishing PVS, locked in syndrome and brain death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velocities and patterns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 locked in syndrome brain death transcranial Dopp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eening of some indigenous herbal dyes for use in plant histological staining 被引量:1
20
作者 A.J. Akinloye H.C.Illoh A.O.Olagok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1-84,I0003,共5页
The efficacies of some indigenous herbal dyes for use in staining plant materials were examined to obtain non-toxic, eco-friendly and cheap stains for use in plant histology. Dye extracts from Bixa orellana, Curcuma d... The efficacies of some indigenous herbal dyes for use in staining plant materials were examined to obtain non-toxic, eco-friendly and cheap stains for use in plant histology. Dye extracts from Bixa orellana, Curcuma domestica, Lonchocarpus cyanescens and Pterocarpus osun were used to stain wood sections using the existing standard staining procedures with little modification. All the extracts had affinity for the fibre and vessel elements except the extract from L. cyanescens. The extracts from C. domestica and B. orellana had higher selectivity than those ofP. osun for fibre.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absorbance curves, each of the dye extracts from all speciese had minimum of two peaks, indicating that they had two or more colour imparting chromophores except dye extract from C. domestica. All the dye extracts were acidic with pH range of 3.77 to 6.77. Therefore, this study shows that dye extracts from B. orellana, C. domestica and P. osun could be solitari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rtificial dyes for plant histological st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al dyes indigenous herbs ecofriendly stains histological staining wood se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