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园林植物美学与意境营造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旻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2期239-240,共2页
中国园林植物的配置与中国画一样,注重意境的营造,掌握园林植物意境的欣赏与营造,要熟悉园林植物的美学特征。文章从园林植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嗅觉美、光影美、声韵美、植物的文学意境与情感表达六个方面阐述了园林植物主要的美学特征... 中国园林植物的配置与中国画一样,注重意境的营造,掌握园林植物意境的欣赏与营造,要熟悉园林植物的美学特征。文章从园林植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嗅觉美、光影美、声韵美、植物的文学意境与情感表达六个方面阐述了园林植物主要的美学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去创造引人共鸣的园林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美学 意境 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园林管理中植物美学配置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李军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6期139-139,共1页
在园林管理中,结合美学原理以及美学要求,分析园林管理中植物美学配置,阐述了园林配置中美学要求,并注意分析了应用情况。
关键词 原理管理 植物美学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被引量:49
3
作者 彭修银 邹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4,共6页
“空寂”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 ,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成功地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之后形成和发展的。“空寂”美意识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余情余韵的艺术风采 ;在绘... “空寂”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 ,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成功地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之后形成和发展的。“空寂”美意识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余情余韵的艺术风采 ;在绘画领域体现着一种枯淡之美 ;在造园中表现出一种“无相”的野逸之美 ;而茶道中的“和静”境界正是“空寂”美的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寂 自然条件 自然观 植物美学 禅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电影的“森林物语”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杰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日本电影的"森林"讲述伏根于日本源远流长的森林信仰与森林文化,同时又在美学观念、意象呈现和价值诉求上注入了鲜活的现代意识。日本电影常以"森林"意象寄寓生死轮回的生命观,用"樱花"物语表达对生命精... 日本电影的"森林"讲述伏根于日本源远流长的森林信仰与森林文化,同时又在美学观念、意象呈现和价值诉求上注入了鲜活的现代意识。日本电影常以"森林"意象寄寓生死轮回的生命观,用"樱花"物语表达对生命精神的礼赞。日本电影这种"托物言志"、"以物撄人"、传统和现代兼收并蓄的实践经验,足以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民族性葆真与补缺,提供重要的智慧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森林信仰 植物美学 森林意象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理念的观光苗圃发展初探——以广州市派潭苗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田田 黄国涛 +1 位作者 黄建昌 李圣甜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7期55-58,共4页
指出了广州市派潭生态观光苗圃景观规划在最大程度地保证苗圃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苗圃自身优势和当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创作手法,设计形成承载生产功能的苗木生产区、进行科研的花田试验区、感知自然魅力的植... 指出了广州市派潭生态观光苗圃景观规划在最大程度地保证苗圃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苗圃自身优势和当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创作手法,设计形成承载生产功能的苗木生产区、进行科研的花田试验区、感知自然魅力的植物造景区、基于生态景观的水景观赏区、赋予观光功能的游憩休闲区、体验农家乐的农趣体验区和保障苗圃正常工作的管理区七大主要功能分区,从而展现了观光苗圃的规划设计特色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苗圃 景观规划 生态 植物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