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苇和香蒲组合对北方农田排水沟氮磷去除影响与优选
1
作者 王雅楠 李仙岳 +3 位作者 史海滨 陈宁 郭淑豪 黄悦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8-637,648,共11页
北方农田排水沟中氮磷含量高,是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排水沟中氮(N)、磷(P)去除效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盆栽试验,针对排水沟中3种氮磷浓度(低、中、高)设置芦苇、香蒲与芦苇+香蒲3种植物组合模式,每种模式水生植物设... 北方农田排水沟中氮磷含量高,是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排水沟中氮(N)、磷(P)去除效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盆栽试验,针对排水沟中3种氮磷浓度(低、中、高)设置芦苇、香蒲与芦苇+香蒲3种植物组合模式,每种模式水生植物设3种种植密度(15、30、50株/m^(2)),包括空白对照共30个处理。研究了植物组合模式和种植密度对不同排水浓度氮磷去除的影响,并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对不同处理去除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氮磷浓度水体,单一水生植物与组合水生植物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对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均具有较高去除效率,其中组合模式下对TN平均去除率比单一采用芦苇和香蒲分别提高7.41、15.61个百分点,TP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11.71、19.32个百分点。另外,水生植物对TN、TP去除率与种植密度呈正比,相比种植密度15、30株/m^(2),高密度种植(50株/m^(2))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提升4.75、1.61个百分点,TP平均去除率分别提升6.58、2.64个百分点。同时,3种组合模式对TN、TP去除率与水体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高氮磷浓度下水生植物对TN平均去除率比中、低氮磷浓度分别提高2.78、18.56个百分点,TP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4.24、10.63个百分点。通过熵权TOPSIS评价显示,在低、中、高氮磷浓度下组合模式芦苇+香蒲按照低密度(15株/m^(2))种植时综合评价最高,氮磷去除率与经济成本综合效益最优。研究结果对北方农田排水沟应用芦苇与香蒲植物修复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沟水体 氮磷去除 植物组合模式 种植密度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试验
2
作者 曾建新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了探索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在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废弃地开展: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类芦+邓恩桉、单一树种邓恩桉4种植物组合模式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是铁矿废弃地实现植被快速恢复的关键因子;... 为了探索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在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废弃地开展: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类芦+邓恩桉、单一树种邓恩桉4种植物组合模式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是铁矿废弃地实现植被快速恢复的关键因子;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2种植物组合模式,能在当年迅速形成植被,起到保水保土作用,枯草降解起到土壤改良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可以在矿区植被恢复中推广应用。在矿区生(裸)地上单用乔木树种造林,林分郁闭需要2-3 a时间,在这阶段不能遏制水土冲刷。类芦作为草本在2-3 a内无法形成地表全覆盖,水土保持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合模式 铁矿废弃地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