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高产旱稻花后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英 石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对高产旱稻北农大65在三叶一心、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Z-S,研究Z-S对高产旱稻花后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S喷施浓度的增加,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与对照比较均有所增加,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也有显著上升... 对高产旱稻北农大65在三叶一心、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Z-S,研究Z-S对高产旱稻花后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S喷施浓度的增加,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与对照比较均有所增加,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也有显著上升,均以低浓度最高。低浓度在灌浆中期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显著提高,说明喷施适宜浓度的Z-S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旱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z—s 光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高产旱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宗新 何忠诚 +2 位作者 赵永厚 王玉英 石岩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品种为农大65的旱稻在三叶一心、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随Z-S喷施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旱稻不同器官或组织间营养物质的重新分配,使分蘖数和成穗数增加,成穗率以低浓度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上升且...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品种为农大65的旱稻在三叶一心、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随Z-S喷施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旱稻不同器官或组织间营养物质的重新分配,使分蘖数和成穗数增加,成穗率以低浓度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上升且地上部受Z-S影响大于地下部,因而根冠比升高。随Z-S喷施浓度的增加,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上升。均以低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z—s 高产早稻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高产旱稻花后衰老的影响
3
作者 王玉英 石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130,共6页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高产旱稻北农大65在三叶一心、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高产旱稻花后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0 mg/kg Z-S叶面喷施后根系活力、根系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100 mg...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Z-S对高产旱稻北农大65在三叶一心、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高产旱稻花后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0 mg/kg Z-S叶面喷施后根系活力、根系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100 mg/kg Z-S喷施后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旗叶SOD、CAT活性较其它处理没有明显上升,高浓度处理(≥300 mg/kg)促进植株体内MDA累积,造成早衰。从产量方面看,100mg/kg的Z-S喷施能有效提高旱稻的产量和经济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z—s 高产早稻 花后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中药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当归质量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田朋 柳娜 +3 位作者 刘越敏 曲馨 薄双琴 景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91,共13页
为实现当归种植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发展目标,探讨化肥减量配施一种中药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当归质量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该中药源调节剂改善当归质量的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归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量化肥(CK)、中药... 为实现当归种植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发展目标,探讨化肥减量配施一种中药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当归质量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该中药源调节剂改善当归质量的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归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量化肥(CK)、中药源调节剂配施化肥(T1)、中药源调节剂配施80%化肥(T2)、中药源调节剂配施60%化肥(T3)4个处理,测定当归5个生长期的生长指标、病情指标、产量、根际土壤理化指标等,并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1)生长早期T1组和T2组的当归根长、芦头直径、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成药期CK组当归根部蚜虫出现率、蚜虫密度、病情等级、发病率均高于其他组,且产量最低,T2组产量最高,比CK组增产2.61倍;(2)全生长期当归根际土壤盐分、铵态氮含量、有效钾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仅在苗期的CK组中高于其他组,其他时期组间无差异。有效磷含量在全生长期组间变化较大,pH值随着化肥减量逐渐增加;(3)全生长期当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在组间无差异,门水平上群落结构组成一致,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优势菌群;(4)属水平优势菌群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MND1属、鞘氨醇杆菌属(Pedobacter)、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Ellin6067属、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马赛菌属(Massilia)、鞘脂菌属(Sphingob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属、Haliangium属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其中假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Ellin6067属和马赛菌属丰度在当归不同生长时期存在组间显著差异,但仅有假单胞菌属丰度与当归根部生长指标显著正相关,与病情指标显著负相关,且CK组的假单胞菌属在早期和成药期较其他组显著降低。化肥减量配施中药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当归早期根部生长,改善成药期根腐病病情,提高产量。该中药源调节剂通过增加当归根际土壤中假单胞菌属丰度促进当归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植物生长调节剂 16s rDNA 细菌群落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仲11号’杜仲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生长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景乐 刘勇清 +3 位作者 宋龙斌 蒋金洲 陈梦娇 杜红岩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期生长规律的影响情况,为杜仲树势调控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仲11号’杜仲1年生平茬苗为研究材料,在其叶面分别喷施浓度依次为200、400、600 mg...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期生长规律的影响情况,为杜仲树势调控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仲11号’杜仲1年生平茬苗为研究材料,在其叶面分别喷施浓度依次为200、400、600 mg·L^(-1)的三碘苯甲酸、缩节胺和多效唑,比较不同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情况,并用Logistic模型拟合‘华仲11号’杜仲在不同处理下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曲线方程,分析各方程生长极值(k)、速生期始期(t_1)、速生期结束期(t_2)、速生期(t_2-t_1)及速生点(t_0)等参数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程度。【结果】不同处理下‘华仲11号’的苗高为104.73~159.14 cm,地径为12.31~16.31 m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浓度为400 mg·L^(-1)的多效唑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均最显著,该处理的苗高和地径与对照相比分别低34.19%和24.52%。各处理下‘华仲11号’杜仲苗高生长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3~0.998,地径生长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4~0.999。各处理下‘华仲11号’杜仲苗高的速生期始期(t_(1H))与速生点(t_(0H))、速生期结束期(t_(2H))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97和0.435;苗高生长极值(k_H)和苗高的速生期结束期(t_(2H))、速生点(t_(0H))之间也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34和0.447。【结论】浓度为400 mg·L^(-1)的多效唑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抑制效果均最好;各处理均可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期生长规律;可采用苗高指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植物生长调节剂 苗高 地径 s”型生长曲线 速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喷施“920”对培矮64S异交态势的改良 被引量:4
6
作者 肖层林 肖志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2,共3页
以培两代288制种为供试材料,对母本培矮64S设计了6种“920”高剂量喷施试验,以不喷“920”作为对照,研究了对培矮64S异交态势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每hm2“920”用量600g以内,不能解除抽穗卡顿现象。每hm2用量600~675g,基本解除... 以培两代288制种为供试材料,对母本培矮64S设计了6种“920”高剂量喷施试验,以不喷“920”作为对照,研究了对培矮64S异交态势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每hm2“920”用量600g以内,不能解除抽穗卡顿现象。每hm2用量600~675g,基本解除了抽穗卡颈,抽穗吐颈长度为0.72~0.89cm,包颈粒率降至0.82%~2.24%。剑叶与穗的夹角由对照的19.08度增大至25.67~25.79度,叶层由高出稳层24.41cm缩短至12.15~13.06cm,异交给实率提高到56.97%~57.15%。制种产量可上4.5t/hm2。同时,加大“920”用量,提高穗层外露程度,也是控制稻粒黑粉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交态势 培矮64s 制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307)培育烤烟壮苗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莺 韦宏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烟草幼苗期喷施不同用量的S330 7,烟苗生理性状发生改变 ,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提高 ,并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规律性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随施用时间的延长 ,各处理间硝酸还原酶活... 研究结果表明 ,烟草幼苗期喷施不同用量的S330 7,烟苗生理性状发生改变 ,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提高 ,并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规律性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随施用时间的延长 ,各处理间硝酸还原酶活性差异减小 ,施用量越高 ,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越快。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 ,2 0mg/kg处理的持续时间最长 ,高于或低于 2 0mg/kg ,在喷施初期表现出促进效应 ,14d后效应很快减弱 ,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有关。适宜浓度的S330 7对物质积累有促进效应。用S330 7喷施幼苗 ,烟苗素质提高 ,抗逆性增强 ,氮代谢与光合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307 烤烟 育苗 生理效应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3307、B9对水仙矮化和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寇凤仙 樊新华 +3 位作者 齐巧丽 张会永 李红 孙振伟 《河北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70-73,共4页
S330 7、B9都能抑制水仙的营养生长 ,使株高矮化 ,叶片挺拔 ,防止倒伏 ;使初花期延迟 ,花期延长 ,花朵直径增大 ,明显提高水仙的观赏价值。 5 0~ 40 0mg/L的S330 7能使营养生长期植株矮化 32 %~ 48% ,叶片干重增加 1 %~ 5 % ,叶片增... S330 7、B9都能抑制水仙的营养生长 ,使株高矮化 ,叶片挺拔 ,防止倒伏 ;使初花期延迟 ,花期延长 ,花朵直径增大 ,明显提高水仙的观赏价值。 5 0~ 40 0mg/L的S330 7能使营养生长期植株矮化 32 %~ 48% ,叶片干重增加 1 %~ 5 % ,叶片增厚 0~ 3% ,叶绿素含量提高 6%~ 2 8% ;初花期延迟 1~ 7d ,花期延长 3~ 9d ,花朵直径增大 0 0 3~ 0 45cm。 5 0 0~ 40 0 0mg/L的B9能使植株矮化 3%~ 2 3% ,叶绿素含量提高 6%以内 ,初花期延迟 3~1 4d ,花期延长 2~ 5d ,对叶片干重、叶片厚度及花朵直径影响不大。 2种药剂均能使主茎花序花朵数量增加 0 8朵。以 2 0 0mg/L的S330 7对水仙矮化和开花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仙 矮化效果 开花习性 s3307 B9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307)浸种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文言 陈贵 +1 位作者 阮燕晔 陈凤玉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用不同浓度(10、30和60mg/L)S3307浸种冬小麦。结果表明,冬小麦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千粒重增加1.42~2.01g;... 用不同浓度(10、30和60mg/L)S3307浸种冬小麦。结果表明,冬小麦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千粒重增加1.42~2.01g;产量提高4.8%~12.13%。从本实验的各项生理指标综合来看,S3307在冬小麦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307 浸种 冬小麦 生理特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及KT-30S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10
作者 艾军 李爱民 王玉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1年第7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赤霉素 KT-30s 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春季化控措施
11
作者 英三 《山东农机化》 1997年第3期30-30,共1页
小麦春季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小麦旺长,防止倒伏,增强抗逆能力,而且能提高光合效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夺取小麦丰产增收的关键性措施。 1.喷烯效唑:烯效唑的代号为S—3307,有防止小麦倒伏和提高产量的双... 小麦春季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小麦旺长,防止倒伏,增强抗逆能力,而且能提高光合效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夺取小麦丰产增收的关键性措施。 1.喷烯效唑:烯效唑的代号为S—3307,有防止小麦倒伏和提高产量的双重作用。使用方法是在小麦拔节前一周内,每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以30~40ppm的浓度喷施,每亩喷药液50公斤,可防止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的小麦倒伏。 2.喷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助壮素 烯效唑 可湿性粉剂 应用植物 拔节前 s—3307 矮壮素 粒重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