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5篇文章
< 1 2 2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吉东 周长军 +6 位作者 高中奎 马兰 李建英 吴耀坤 刘冰 李娜 宫秀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77,共7页
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 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节剂对连作大豆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等4种调节剂显著增加产量,两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5%~10.3%和1.95%~11.59%,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聚糖>烯效唑>玉黄金>吨田宝。此外,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4种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增加了大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降低了株高,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连作大豆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黎明 段绍彪 +3 位作者 项洪涛 郑殿峰 冯乃杰 沈雪峰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8,共15页
为探明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方式,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MI)和重干湿交替灌溉(HI)2种灌溉处理,于分蘖盛期和剑... 为探明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方式,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MI)和重干湿交替灌溉(HI)2种灌溉处理,于分蘖盛期和剑叶展叶期喷施已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iethylaminoethylcaproate,DA)、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adenine,BA)和BA(分蘖盛期)+DA(剑叶展叶期)3种PGRs,并设置清水对照,探究干湿交替灌溉、PGRs及互作下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与HI相比, MI显著增加了抽穗后叶面积、叶面积指数、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提高了剑叶与籽粒IAA、GA3和ZR含量,降低了ABA含量,增加了干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转运能力,并在改善节间性状基础上增加了结实率、每穗粒数及粒重,增产5.30%(盆栽)和5.11%(大田)。与CK相比,喷施BA+DA显著提高了抽穗后剑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转运能力,提高了剑叶与籽粒IAA、GA3和ZR含量,增加了千粒重、结实率、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增产6.60%(盆栽)和6.05%(大田),其次是BA。干湿交替灌溉与PGRs互作对叶面积指数、内源激素含量、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存在显著影响,其中MI×(BA+DA)处理更有助于维持抽穗后绿叶功能持续期,提高叶片SPAD值、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增强干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转运能力,提高叶片与籽粒IAA、GA3和ZR含量,促进同化物向籽粒输出,并在稳定穗数基础上增加了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了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实现产量较其他处理及CK增幅3.17%~12.57%(盆栽)和3.14%~11.55%(大田),而HI×(BA+DA)处理可实现MI×CK产量效果。综上所述,干湿交替灌溉配合喷施BA+DA可作为本区域水稻高产高效生产环节中的一种节水化控栽培组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光合特性 内源激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密植春玉米冠层-根系的协同调控特性及抗倒效应
4
作者 孙宁 边少锋 +7 位作者 闫伟平 徐晨 陈喜凤 宋杭霖 李斐 张丽华 谭国波 赵洪祥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6,共11页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冠层-根系的协同调控特性,进一步揭示植株抗倒机理,于2021—2022年以玉米品种迪卡159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75000,90000株/hm^(2)2个种植密度下,设置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PGR)和清水对照(CK),分析比较了不...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冠层-根系的协同调控特性,进一步揭示植株抗倒机理,于2021—2022年以玉米品种迪卡159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75000,90000株/hm^(2)2个种植密度下,设置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PGR)和清水对照(CK),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下的冠层结构、茎秆基部节间性状、根系形态特征和伤流液理化指标。结果显示,PGR对玉米冠层和根系均有调控作用。PGR处理后,植株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降低,穗位以上叶片叶倾角增大,植株穗位层无截取散射(DIFN)平均增加23.59%,穗下层DIFN平均增加18.60%,基部节间茎秆质量显著提高。同时PGR处理下0~40 cm土层根条数、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增加,地表以下10 cm处的根幅增大,根系伤流量和养分流量增加,根系形态和运输能力明显优化。伤流液中CTK和IAA的流量增加,GA的流量减少。PGR通过对冠层-根系的协同调控,有效地减少了茎折和根倒的发生,玉米的田间倒伏率从13.43%降低到6.47%,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16.10%,从而实现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密植 冠层 根系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苗期褐飞虱抗性及稻株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5
作者 李成 黄所生 +4 位作者 黄芊 凌炎 吴碧球 黄凤宽 龙丽萍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5-1474,共10页
【目的】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苗期抗褐飞虱的影响,筛选出可提高水稻苗期对褐飞虱抗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进一步研究水稻抗性变化与稻株内防御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为实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定向调控水稻抗虫性和... 【目的】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苗期抗褐飞虱的影响,筛选出可提高水稻苗期对褐飞虱抗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进一步研究水稻抗性变化与稻株内防御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为实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定向调控水稻抗虫性和农药减量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施用方式(浸种和叶面喷雾)下感虫水稻品种TN1苗期对褐飞虱的抗性表型,评价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期水稻抗褐飞虱的影响;根据鉴定结果筛选出抗性水平较高药剂及其最佳施用方式并进行该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影响TN1对褐飞虱抗性和持抗能力评价;分别采用Folin-酚法测和酶联免疫法测定抗性水平较高药剂处理后稻株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揭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结果】0.667 mL/L 3%赤霉酸乳油、0.500 mL/L 0.01%28-表高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00 mL/L 1%氨基寡糖素水剂、2 mL/L 1.2%吲哚丁酸水剂浸种和喷雾2种施药方式处理对TN1苗期抗褐飞虱均无影响;0.1000 mL/L 0.136%赤霉·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浸种和喷雾2种施药方式处理TN1秧苗对褐飞虱平均抗性等级均由高感提高到中感,且叶面喷雾效果好于浸种。进一步研究表明,0.136%赤霉·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0.2000~0.4000 mL/L浓度处理TN1对褐飞虱的抗性级别均由高感提升为中抗,尤以0.2000 mL/L浓度处理TN1对褐飞虱抗性提升最高,平均受害级别5.20,持抗期可达6.20 d。施药后接入褐飞虱,药后10 d,稻茎总酚含量最高(1.003 mg/g)的0.2000 mL/L浓度处理即为TN1对褐飞虱抗性水平和持抗等级最高的处理,稻茎总酚含量前3的处理0.2000、0.1000和0.4000 mL/L即为梯度浓度中持抗等级仅有达到中持抗级的处理。所有喷施0.136%赤霉·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后的接虫处理,TN1稻茎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接虫CK(P<0.05,下同),同时也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不接虫处理,水稻茎部总黄酮含量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为0.4000 mL/L接虫处理,总黄酮含量达0.138 mg/g。【结论】0.136%赤霉·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次生代谢防御物质总酚和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能诱导感虫水稻品种TN1秧苗增强对褐飞虱的抗性。建议在水稻苗期施用0.136%赤霉·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作为预防褐飞虱为害的补充手段,以同时达到农药减施和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褐飞虱 抗性水平 总酚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蓝亿亿 吴炳孙 +4 位作者 孙勇 何鹏 高乐 郑婧怡 陈良秋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1-4,21,共5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对乌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其相关萌发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对乌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其相关萌发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不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的依次为GA_(3)、NAA、6-BA。其中,300 mg/L的GA_(3)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乌榄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出苗更整齐,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乌榄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糜黍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评价
7
作者 杨芳 宋晓强 +2 位作者 赵丽文 李海 姜超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发育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糜黍抗倒伏能力、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产量的综合影响,以糜黍品种‘晋黍8号’为供试材料,分别于分蘖期和拔节期喷施调环酸钙、甲哌鎓、矮壮素、乙烯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究其对糜黍光合特性、茎秆... 为探究不同发育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糜黍抗倒伏能力、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产量的综合影响,以糜黍品种‘晋黍8号’为供试材料,分别于分蘖期和拔节期喷施调环酸钙、甲哌鎓、矮壮素、乙烯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究其对糜黍光合特性、茎秆力学特征、茎秆酶活性、茎秆激素以及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拔节期喷施调环酸钙可使糜黍叶面积(LA)显著提高28.38%;两时期施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均无显著影响,但调环酸钙和乙烯利均对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有显著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糜黍植株基部茎粗和茎秆抗折力,且两时期喷施调环酸钙均能显著降低植株的倒伏指数,并显著提高茎秆中过氧化物酶(POD)、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和吲哚乙酸含量(IAA);与对照组相比,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糜黍产量分别提高3.72%~45.08%和28.30%~43.31%。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OPSIS)与秩和比评价法(RSR),对施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糜黍分蘖期和拔节期喷施调环酸钙对糜黍的光合作用、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综合影响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抗倒伏能力 生理生化 产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瓜嫁接育苗的影响
8
作者 先本刚 敖清艳 +1 位作者 彭名超 赵开平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6期46-50,共5页
为培育冬瓜砧木接穗壮苗,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瓜嫁接育苗的调控效果,以冬瓜嫁接砧木蓉砧二号及其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矮丰王、矮壮素、多效唑3种生长调节剂对冬瓜嫁接砧木及嫁接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大小、真叶间距以及砧木... 为培育冬瓜砧木接穗壮苗,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瓜嫁接育苗的调控效果,以冬瓜嫁接砧木蓉砧二号及其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矮丰王、矮壮素、多效唑3种生长调节剂对冬瓜嫁接砧木及嫁接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大小、真叶间距以及砧木高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浓度生长调节剂对调控嫁接砧木、嫁接苗生长适中,适宜作冬瓜嫁接育苗生长药剂控制浓度,其中以矮丰王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喷药7 d后株高与对照相比降低42.02%,茎粗与对照相比增加了20.56%,根系发达,较短,须根多,茎韧性好;嫁接15 d后矮丰王100 mg/L处理的株高、真叶间距和砧木高较对照分别降低38.71%、70.45%和19.65%;嫁接20 d后矮丰王100 mg/L处理的株高、真叶间距和砧木高较对照分别降低23.89%、61.33%和2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冬瓜 砧木 嫁接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盐碱胁迫下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佳欣 李思宇 曲善民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以紫花苜蓿“龙牧801”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3)、褪黑素(MT)、萘乙酸(NAA)和乙烯利(ETH),每个调节剂设置4个浓度(T1、T2、T3、T4),分别... 试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以紫花苜蓿“龙牧801”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3)、褪黑素(MT)、萘乙酸(NAA)和乙烯利(ETH),每个调节剂设置4个浓度(T1、T2、T3、T4),分别为GA3组(25、50、100、200 mg/L)、MT组(5、10、20、40 mg/L)、NAA组(5、10、20、40 mg/L)、ETH组(50、100、200、400 mg/L),以蒸馏水为对照组(CK组)。出苗后第45天时喷施调节剂,待14 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通过调节盐碱胁迫下苜蓿的生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碱胁迫对苜蓿造成的伤害。利用隶属函数对各处理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NAA组T3浓度苜蓿在盐碱环境下生长状况最好,MT组T2浓度次之。研究表明,20 mg/L NAA有利于促进苜蓿在盐碱环境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盐碱胁迫 苜蓿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美冬青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佳琪 邹义萍 +1 位作者 殷雅文 郝明灼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北美冬青果实品质的调控效果,以2年生北美冬青奥斯特地栽苗为材料,将调环酸钙与甲哌鎓进行不同质量浓度的混配,与不同质量浓度的烯效唑和多效唑对比调控效果,并设置清水对照。在北美冬青坐果后的第1次果实膨... 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北美冬青果实品质的调控效果,以2年生北美冬青奥斯特地栽苗为材料,将调环酸钙与甲哌鎓进行不同质量浓度的混配,与不同质量浓度的烯效唑和多效唑对比调控效果,并设置清水对照。在北美冬青坐果后的第1次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对全株叶片表面进行喷施,成熟后采样,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鲜质量、含水量等形态指标以及果皮色度值和果实硬度值,并对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合果实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内含物指标,进行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药剂处理后的果实果形指数均大于对照,表明各处理都有使果实形状规整、饱满的趋势;T4处理(5%烯效唑3.30g/L)处理的单果鲜质量最高,平均单果鲜质量为0.44 g;果实平均含水量最高的处理为T3(5%调环酸钙0.67 g/L+98%甲哌鎓0.30 g/L),含水量为65.73%。各处理均能提高果实亮度,使色泽鲜艳,其中T5处理(5%烯效唑2.00 g/L)下的果实L^(*)和a^(*)均最高,各处理下的果实b^(*)无显著差异。T1处理(5%调环酸钙2.00 g/L+98%甲哌鎓1.00 g/L)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0.022 mg/g;T5处理花青素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为190.57μg/g;果实总黄酮含量随着药剂喷施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5%调环酸钙1.30 g/L+98%甲哌鎓0.67 g/L)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T3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38.34%。各处理组的隶属函数值排名依次为T5>T2=T7>T3>T4>T6>T1>CK,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分别喷施2次5%烯效唑2.00 g/L,果实品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橡胶草扦插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11
作者 付俊生 曲彦婷 +5 位作者 韩辉 熊燕 沈光 李黎 杨舒畅 陈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0,共7页
以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为试验材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橡胶草扦插苗生理变化的影响,分析橡胶草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同阶段营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以期优化橡胶草扦插育苗技术,为橡胶草良种繁育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为试验材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橡胶草扦插苗生理变化的影响,分析橡胶草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同阶段营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以期优化橡胶草扦插育苗技术,为橡胶草良种繁育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多酚氧化酶(PPO)呈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物酶(POD)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与POD呈极显著正相关;PPO与过氧化氢酶(CAT)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POD活性均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PPO和CAT活性先升后降。玉米素核苷(ZR)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变化;吲哚丁酸(IBA)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由此可知,橡胶草插穗生根并非单独依靠某种生理指标变化,而是各指标间相互制约和调控,共同作用于插穗生根各环节。在不同时间,插穗内营养物质与相关酶活性表现出与根系发育动态的高度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扦插生根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小峰 周晓静 +5 位作者 张秋月 源朝政 黄冉涛 郭双双 李玉英 陈燕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82-86,112,共6页
为了筛选出能够促进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适宜浓度,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6-苄氨基腺嘌呤(6-BA)水溶液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进行浸泡,测定种子的萌发时间、发芽势、发芽率... 为了筛选出能够促进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适宜浓度,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6-苄氨基腺嘌呤(6-BA)水溶液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进行浸泡,测定种子的萌发时间、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4项萌发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GA_(3)和NAA能显著提高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萌发时间的影响不显著;IBA延长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萌发时间,但差异不显著;6-BA显著延长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萌发时间,IBA和6-BA能显著降低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GA_(3)和NAA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800 mg/L GA_(3)和60 mg/L NAA促进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突尼斯软籽 种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香气物质的影响
13
作者 广业兰 费丹 +4 位作者 谢敏 伍琦 聂根新 胡丽芳 周瑶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通过化学计量学分...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复硝酚钠、赤霉素、芸苔素内酯处理的辣椒以及对照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中共检测出43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对照组38种、复硝酚钠组40种、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组43种。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处理提高了辣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总含量,复硝酚钠处理的总含量无差异。以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0为条件,共筛选出12种差异挥发物,对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香气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芸苔素内酯组,其次为赤霉素组。研究结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辣椒优质产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植物生长调节剂 HS-SPME-GC-MS 挥发性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哌鎓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14
作者 张宁 张永莉 +3 位作者 刘玉杰 屠小菊 周仲华 刘爱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甲哌鎓(DPC)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为明确其对棉花成铃规律的影响,选用甲哌鎓与复硝酚钠(CSN)、芸苔素内酯(BR)、萘乙酸钠(SNA)和苯肽胺酸(PHA)进行复配,以单剂甲哌鎓为对照,于蕾期、花铃前期、花铃盛期进行... 甲哌鎓(DPC)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为明确其对棉花成铃规律的影响,选用甲哌鎓与复硝酚钠(CSN)、芸苔素内酯(BR)、萘乙酸钠(SNA)和苯肽胺酸(PHA)进行复配,以单剂甲哌鎓为对照,于蕾期、花铃前期、花铃盛期进行3次喷施,分析不同复配组合对棉花冠层结构、成铃时空分布、内源激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复配处理增加了花铃期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导致冠层下部透光率显著降低。复配处理提高各生殖器官的平均增长速率并增加吐絮铃数,其中吐絮棉铃数量较对照增长35.88%~46.76%。复配处理对棉铃的垂直分布影响较大,冠层下部成铃占比较对照降低,但冠层中上部成铃占比增加。首次施药后10 d复配处理即可降低叶片中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甲哌鎓复配芸苔素内酯在施药后30 d的赤霉素(GA_(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复配处理均能显著调节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增加。与对照相比,复配处理成铃率显著提高9.97%~16.85%,每公顷铃数显著提高9.20%~17.22%,皮棉产量显著增加10.33%~22.30%。综上,甲哌鎓复配处理通过调控棉花内源激素来实现成铃时空分布的优化,使得成铃率显著提高,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甲哌鎓 成铃时空分布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瑞 黎振源 +1 位作者 洪先龙 赵希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99-411,共13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在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述了PGR的种类及其对水果外观品质、内在理化品质和营养品质、次生代谢产物以及安全品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不同类型PGR影响果实品质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在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述了PGR的种类及其对水果外观品质、内在理化品质和营养品质、次生代谢产物以及安全品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不同类型PGR影响果实品质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同一种PGR对水果品质的影响因水果的种类、施用时间和浓度的差异而不同;不同PGR对不同水果各种品质的调控机理存在差异;合理使用PGR会提升果实各项品质,但不规范使用将影响果实的品质甚至造成安全隐患。该文为水果生产过程中PGR的合理使用和绿色高效PGR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果 果实品质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色选和磁选加工棉种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韩勇超 摆红红 +2 位作者 孙杰 宣立中 刘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色选精度和磁选强度下加工棉种种子活力的影响,本试验选用不同色选精度和磁选强度下加工的棉籽,设置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缩节胺(DPC)、复硝酚钠(CSN)和赤霉素(GA_(3))进行浸种处理,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色选精度和磁选强度下加工棉种种子活力的影响,本试验选用不同色选精度和磁选强度下加工的棉籽,设置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缩节胺(DPC)、复硝酚钠(CSN)和赤霉素(GA_(3))进行浸种处理,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加工棉籽的活力和幼苗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NAA、DPC、CSN和GA_(3)都能一定程度提高色选或磁选加工后棉种的活力。2 mg/L CSN和10 mg/L GA_(3)处理,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3 mg/L CSN和30 mg/L GA_(3)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能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导致幼苗的SOD和CAT活性降低;使用20 mg/L NAA和20 mg/L DPC浸种,对低色选精度和磁选强度下加工的棉籽活力和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提升最佳。研究表明,利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等级下的色选或磁选获得的加工棉种进行处理,可有效提高加工棉种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1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17
作者 范晓民 王娇 +7 位作者 刘之炜 刘真真 王新全 狄珊珊 赵慧宇 汪志威 顾成波 齐沛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37-1243,共7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器,建立了同时测定果蔬中1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方法。以葡萄为代表基质,样品使用QuEChERS法进行预处理,选用1%乙酸乙腈溶液为提取液,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为盐析试剂。对吸附剂种类和用量进行系...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器,建立了同时测定果蔬中1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方法。以葡萄为代表基质,样品使用QuEChERS法进行预处理,选用1%乙酸乙腈溶液为提取液,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为盐析试剂。对吸附剂种类和用量进行系统优化,选取50 mg C18和150 mg MgSO_(4)对提取液进行净化。最终样品以Inertsil ODS-32μm(75 mm×2.1 mm)柱为色谱分析柱,0.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系统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在6种果蔬中,除氯苯胺灵和2,3,5-三碘苯甲酸外,其余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0.5~200.0μg·L^(-1)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当添加浓度为10、50、200μg·L^(-1)时,各分析物在空白果蔬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2.3%~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3%,方法定量限为10μg·kg^(-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同时满足多种水果和蔬菜中15种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葡萄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雅 武亚敬 +3 位作者 郑书海 于祎飞 刘俊 徐秋良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高效、低毒,而且使用便捷,能够显著改善葡萄生长关键节点的发育,有效缓解常规栽培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葡萄促进生根、枝梢发育、开花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 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高效、低毒,而且使用便捷,能够显著改善葡萄生长关键节点的发育,有效缓解常规栽培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葡萄促进生根、枝梢发育、开花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培措施。本文系统阐述了葡萄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 产量 品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盐土中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陈悦 冯薇 +3 位作者 张福峰 吴哲 孟然 王秀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验证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深植沃土和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中重度盐渍化土壤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以前期鉴选出的耐盐玉米品种沃玉3号和盐敏感玉米品种纪元878为试验材料,在种植前进行拌种处理,研究拌种后对玉米出苗及幼苗生... 为了验证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深植沃土和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中重度盐渍化土壤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以前期鉴选出的耐盐玉米品种沃玉3号和盐敏感玉米品种纪元878为试验材料,在种植前进行拌种处理,研究拌种后对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性状、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应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能够提高种子出苗率,同时对玉米幼苗的农艺性状以及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在3种盐浓度土壤中,淡土和0.5%盐土中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耐盐玉米品种沃玉3号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深植沃土拌种处理,在0.3%盐土中,GGR深植沃土拌种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处理;在淡土中,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盐敏感品种纪元878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深植沃土拌种处理,在0.3%和0.5%盐土中,GGR深植沃土拌种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 盐土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鄂芝9号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袁改改 母俊 +1 位作者 陈捍军 唐雪辉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探究不同类型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芝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以“鄂芝9号”为试验材料,在芝麻苗期和初花期喷施甲哌嗡和烯效唑,测定“鄂芝9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使芝麻株高降低、茎粗增加... 为探究不同类型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芝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以“鄂芝9号”为试验材料,在芝麻苗期和初花期喷施甲哌嗡和烯效唑,测定“鄂芝9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使芝麻株高降低、茎粗增加,其中喷施500倍液甲哌嗡芝麻株高降低最显著,达10.68%;各处理始蒴部位降低,主茎果轴长变短,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喷施甲哌嗡和烯效唑,与对照相比,芝麻产量可增加8.16%~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株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