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产动态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雨兴
吕荣
+3 位作者
杨美良
谢海生
陈仲新
徐占平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年(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生态过渡带
气候
植物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木生物炭施加对东方杉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陆颖
韩玉洁
张文文
《园林》
2025年第7期112-118,共7页
为系统解析林木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东方杉(×Taxodiomeria peizhongii)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5年生东方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生物炭(B)、林木废弃物(W)、林木废弃物与生物炭混合物(WB)4组处理,通过连续360天的定位观测,...
为系统解析林木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东方杉(×Taxodiomeria peizhongii)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5年生东方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生物炭(B)、林木废弃物(W)、林木废弃物与生物炭混合物(WB)4组处理,通过连续360天的定位观测,定量分析不同处理对东方杉地上部生长指标(地径、株高、冠幅)和根系形态指标(数量、总长、表面积、体积)的差异化影响。综合运用植物生长指数法(Plant Growth Index,PGI)与根系参数修正的生物量扩展因子法(Biomass Expansion Factor,BEF),构建多维评估体系。试验结果显示:B组地径生长量较CK组显著提升24.86%(p<0.05),株高与冠幅虽呈增长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WB组未显现显著促生效应。根系发育对生物炭的响应较地上部更为敏感,其中B组根表面积与体积分别较CK组显著增加287.16%和376.75%,WB组对应增幅为76.01%和97.19%,W组增幅分别为54.82%和58.12%。PGI评估表明,B组综合生长指数(4.28)显著高于WB组(2.34)、W组(2.15)及CK组(2.09)(p<0.05)。经根系体积比校正后,BEF模型测算显示B组单株生物量达1.05±0.35 kg,较CK组提升133.05%(p<0.05),与PGI评估结论形成互证。以上结果表明林木生物炭对东方杉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增益效应,并创新性提出基于根系形态参数的BEF修正模型,为土壤改良措施背景下林木碳汇计量提供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生物炭
东方杉
生物量
植物生长指数
生物量扩展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北平原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与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凯
黄玉洁
+6 位作者
蔡建武
吴初平
朱小楼
高洪娣
朱锦茹
袁位高
江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采用植物平均生长指数、频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桐乡市主要平原绿化树种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桐乡市绿化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41种和25种,使用频度最高的乔木树种是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女...
采用植物平均生长指数、频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桐乡市主要平原绿化树种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桐乡市绿化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41种和25种,使用频度最高的乔木树种是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使用频度最高的灌木树种是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和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平均生长指数大于80的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31种和22种;使用频率较高、生长较好的乔木树种为樟、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20种;使用频率较高且生长较好的灌木树种为夹竹桃、红叶石楠、金边黄杨和海桐;女贞、雪松、龙柏、杜鹃、金叶女贞等树种使用频率较高但生长较差,建议适当减少这些树种的使用比例,增加使用生长好的适生适地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指数
适应性
绿化树种
浙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产动态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雨兴
吕荣
杨美良
谢海生
陈仲新
徐占平
机构
伊克昭盟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内蒙古巴盟种苗站
出处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文摘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年(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6-8〕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生态过渡带
气候
植物生长指数
分类号
Q948.1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木生物炭施加对东方杉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陆颖
韩玉洁
张文文
机构
上海市崇明区林业站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上海市林业总站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7期112-118,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项目“林木废弃物高值转化耦合能源增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编号:22dz1208200)。
文摘
为系统解析林木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土东方杉(×Taxodiomeria peizhongii)苗木生长的影响。以1.5年生东方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生物炭(B)、林木废弃物(W)、林木废弃物与生物炭混合物(WB)4组处理,通过连续360天的定位观测,定量分析不同处理对东方杉地上部生长指标(地径、株高、冠幅)和根系形态指标(数量、总长、表面积、体积)的差异化影响。综合运用植物生长指数法(Plant Growth Index,PGI)与根系参数修正的生物量扩展因子法(Biomass Expansion Factor,BEF),构建多维评估体系。试验结果显示:B组地径生长量较CK组显著提升24.86%(p<0.05),株高与冠幅虽呈增长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WB组未显现显著促生效应。根系发育对生物炭的响应较地上部更为敏感,其中B组根表面积与体积分别较CK组显著增加287.16%和376.75%,WB组对应增幅为76.01%和97.19%,W组增幅分别为54.82%和58.12%。PGI评估表明,B组综合生长指数(4.28)显著高于WB组(2.34)、W组(2.15)及CK组(2.09)(p<0.05)。经根系体积比校正后,BEF模型测算显示B组单株生物量达1.05±0.35 kg,较CK组提升133.05%(p<0.05),与PGI评估结论形成互证。以上结果表明林木生物炭对东方杉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增益效应,并创新性提出基于根系形态参数的BEF修正模型,为土壤改良措施背景下林木碳汇计量提供方法学支撑。
关键词
林木生物炭
东方杉
生物量
植物生长指数
生物量扩展因子法
Keywords
woody biochar
×Taxodiomeria peizhongi
biomass
Plant Growth Index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 method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北平原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与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凯
黄玉洁
蔡建武
吴初平
朱小楼
高洪娣
朱锦茹
袁位高
江波
机构
浙江省桐乡市林业工作站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基金
浙江省森林生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R50027)
文摘
采用植物平均生长指数、频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桐乡市主要平原绿化树种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桐乡市绿化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41种和25种,使用频度最高的乔木树种是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使用频度最高的灌木树种是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和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平均生长指数大于80的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31种和22种;使用频率较高、生长较好的乔木树种为樟、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20种;使用频率较高且生长较好的灌木树种为夹竹桃、红叶石楠、金边黄杨和海桐;女贞、雪松、龙柏、杜鹃、金叶女贞等树种使用频率较高但生长较差,建议适当减少这些树种的使用比例,增加使用生长好的适生适地树种。
关键词
植物生长指数
适应性
绿化树种
浙北平原
Keywords
plant growth index
adaptability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Tongxiang
分类号
S731.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产动态分析
赵雨兴
吕荣
杨美良
谢海生
陈仲新
徐占平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木生物炭施加对东方杉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
陆颖
韩玉洁
张文文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北平原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与适应性评价
金凯
黄玉洁
蔡建武
吴初平
朱小楼
高洪娣
朱锦茹
袁位高
江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