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的2种模型比较——以峨眉山雷洞坪植物为例
1
作者 陈淼 刘顺 +2 位作者 许格希 陈健 史作民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14-23,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基于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2种模型(是否考虑叶肉导度,gm)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gm对植物iWUE的影响。【方法】选择峨眉山雷洞坪针阔混交林中不同生长型植物,采集了48个物种的117... 【目的】通过对基于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2种模型(是否考虑叶肉导度,gm)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gm对植物iWUE的影响。【方法】选择峨眉山雷洞坪针阔混交林中不同生长型植物,采集了48个物种的117个叶片样品,通过测定其叶片δ^(13)C,对比了早期估算iWUE模型(iWUEsim模型,将gm看作无穷大)与包含gm效应的iWUE模型(iWUEmes模型)之间的iWUE差异(iWUE_(difference)),以及这种差异随植物生长型变化的趋势。【结果】结果显示,iWUEsim的平均值(42.23±1.33μmol·mol^(-1))显著高于iWUEmes的平均值(28.10±0.65μmol·mol^(-1)),高估比例为3.64%~72.11%(平均49.58%±1.30%)。不同生长型植物的iWUEsim均显著大于iWUEmes,其中草本植物高估比例3.64%~48.00%(平均29.20%±5.16%),灌木高估比例13.68%~67.73%(平均48.44%±1.83%),乔木高估比例32.04%~72.11%(平均54.08%±1.47%)。此外,叶片功能性状对iWUE_(difference)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叶片厚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单位质量叶片氮含量,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和比叶重是影响iWUE_(difference)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将gm看作无穷大会造成对基于δ^(13)C估算的iWUE的高估,未来估算植物iWUE时应考虑gm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水分利用效率 叶肉导度 碳稳定同位素 植物生长型 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凡 薛鑫 +2 位作者 韩勇 董军红 杨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设计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喷施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探索该调节剂对豫北麦区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时期喷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农艺性状容重、分蘖数... [目的]设计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喷施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探索该调节剂对豫北麦区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时期喷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农艺性状容重、分蘖数、产量、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拔节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拔节期+灌浆期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了小麦千粒重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灌浆期处理小麦产量下降。[结论]拔节期+灌浆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最好,该方式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植物生长调节剂 拔节期 灌浆期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叶的碳氮磷元素计量特征 被引量:114
3
作者 韩文轩 吴漪 +4 位作者 汤璐瑛 陈雅涵 李利平 贺金生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5-860,共6页
通过测量北京及周边地区358种植物的叶碳、氮和磷(C,N,P)含量,系统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生长型植物的叶C,N,P的计量规律。结果显示,本区植物叶C,N,P的几何均值分别是45.1%,2.61%和0.20%(干重),且叶片中C,N,P含量分别是叶柄中相应元素含量的1... 通过测量北京及周边地区358种植物的叶碳、氮和磷(C,N,P)含量,系统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生长型植物的叶C,N,P的计量规律。结果显示,本区植物叶C,N,P的几何均值分别是45.1%,2.61%和0.20%(干重),且叶片中C,N,P含量分别是叶柄中相应元素含量的1.1,2.4和1.8倍,反映了与器官功能相适应的元素计量分配关系。草本相比于木本植物具有高叶N(P)低C的特点,而针叶树的叶N(C)显著低于(高于)阔叶树,但二者P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叶的C,N,P彼此显著相关,其中C和N(或P)负相关,N和P正相关;叶C∶N,C∶P和N∶P的几何均值是17.3,242和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碳氮磷 叶柄 叶片 元素计量 北京 植物生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典型植物群落维管植物资源研究
4
作者 葛青松 屈兴乐 +1 位作者 罗大庆 方江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44-55,共12页
【目的】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植物资源的调查,旨在为该区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样方(线)法对样地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对该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维管... 【目的】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植物资源的调查,旨在为该区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样方(线)法对样地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对该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维管植物进行植物资源研究。【结果】该区共有维管植物34科68属96种(包括亚种、变种),分别占西藏和全国维管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6.83%、5.48%、1.66%和11.63%、2.02%、0.31%;该区维管植物生长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生活型以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占相对优势,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分布占一定优势。该区共有药用植物48种、绿化观赏植物40种、饲用植物25种、其他经济植物(材料植物、食用植物、能源植物、种质植物、有毒植物等)23种,同时分布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结论】该区植物类群相对匮乏,但植物资源丰富,应科学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并加强对珍稀植物的保护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 植物群落 植物资源 植物生长型 植物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喷施生多素试验
5
作者 黄法就 韦绥玉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66-66,共1页
以生多素 12 0 0倍稀释液 ,于茉莉花花期每 7~ 10天叶面喷施一次 ,产量、百蕾重分别比对照提高 15 .4 6 %和 10 .2 5 % ,鲜花质量保持原有花色和香味。生多素是生物型植物生长促进剂 ,无毒、无污染 。
关键词 茉莉花 生多素 喷施 生物植物生长促进剂 产量 百蕾重 鲜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