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B辐射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金伟 任斐鹏 +1 位作者 任亮 姚付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其中,由臭氧破坏引起的紫外辐射的增加是目前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先就目前UV-B(紫外线B波段)辐射增加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关于UV-B辐射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概述;然...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其中,由臭氧破坏引起的紫外辐射的增加是目前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先就目前UV-B(紫外线B波段)辐射增加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关于UV-B辐射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国内外关于植物对UV-B辐射增加的响应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成果对后续深入研究UV-B辐射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UV-B辐射 植物生理生态特征 臭氧层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胜碧 孙姗姗 +2 位作者 方特钱 刘和 赵荣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69-3173,3246,共6页
[目的]解析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提取白车轴草开花期的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精油,应用GC/MS/D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植物化学成分规范分析法,以基本成分与特征成分表征植物... [目的]解析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提取白车轴草开花期的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精油,应用GC/MS/D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植物化学成分规范分析法,以基本成分与特征成分表征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结果]通过分析,确定白车轴草精油基本成分共8种,特征成分共83种,分属于4个不同部位或花期。通过提出指纹成分与重叠成分的概念,对特征成分进行细分可知,指纹成分是某个部位或花期独有的成分,重叠成分则是2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部位或花期共有的特征成分。对重叠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开花期的白车轴草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结论]该研究为探寻白车轴草的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轴草 挥发性成分 植物生理特征 化学分类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气污染物干沉积速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欧阳琰 王体健 +2 位作者 张艳 胡正义 徐成凯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18,共9页
介绍了一种计算大气污染物干沉积速率的方法。这种方法详细地考虑了植物生理特征和冠层内湍流结构对干沉积的影响 ,考虑了 3层覆盖物对表面阻抗的影响 ,通过计算 7个不同的阻抗因子获得干沉积速率。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农田下垫面上 7种不... 介绍了一种计算大气污染物干沉积速率的方法。这种方法详细地考虑了植物生理特征和冠层内湍流结构对干沉积的影响 ,考虑了 3层覆盖物对表面阻抗的影响 ,通过计算 7个不同的阻抗因子获得干沉积速率。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农田下垫面上 7种不同大气污染物沉积的表面阻抗和江西 (鹰潭 )红壤典型地区农田下垫面上的二氧化硫 (SO2 )和硫酸盐 (SO42 -)的干沉积速率 ,估算了大气硫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沉积通量 ,并与其他方法作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 :农田下垫面上 SO2 与 SO42 -的干沉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 0 .31cm/s,0 .2 0 cm/s;干沉积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一般白天大于夜间 ,中午时分出现最大值 ;月际变化也较明显 ,在冬季有大值 ;大气硫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全年干沉积通量为 7.35 g/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干沉积速率 植物生理特征 冠层 阻抗模式 干沉积通量 下垫面 湍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