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一直是自然地理学和山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在不同温度带过渡区。该文以位于中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区的伏牛山北坡的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调查法,对1650-21...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一直是自然地理学和山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在不同温度带过渡区。该文以位于中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区的伏牛山北坡的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调查法,对1650-2158 m 海拔高度范围内15个样地内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种类数及乔木丰富度指数(Margalef)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3类20种环境因子进行分选和排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白云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3类环境要素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地形要素最大、土壤性状次之、气象因子最小;海拔、土壤厚度、大气湿度等9种环境因子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乔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环境因子最明确,无论乔本层种类数,还是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与海拔、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坡向和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p〈0.05);草本种类数与大气温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碱解氮等微域气象或土壤性状关系密切;而影响灌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还尚不清晰,仅有坡向与之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丰富了秦岭-伏牛山作为中国主要气候区和生态区分界线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山地生态学理论。展开更多
文摘为研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草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oon]、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B. Alexeev)和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为研究对象,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两种试验处理,调查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展演替阶段和不同试验处理中,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初期,两者之间在6种草坪、2种试验处理中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中期,两者之间在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在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无明显相关关系;后期,两者之间在所有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在50%的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剩下的50%则无明显相关关系。
文摘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一直是自然地理学和山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在不同温度带过渡区。该文以位于中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区的伏牛山北坡的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调查法,对1650-2158 m 海拔高度范围内15个样地内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种类数及乔木丰富度指数(Margalef)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3类20种环境因子进行分选和排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白云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3类环境要素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地形要素最大、土壤性状次之、气象因子最小;海拔、土壤厚度、大气湿度等9种环境因子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乔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环境因子最明确,无论乔本层种类数,还是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与海拔、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坡向和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p〈0.05);草本种类数与大气温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碱解氮等微域气象或土壤性状关系密切;而影响灌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还尚不清晰,仅有坡向与之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丰富了秦岭-伏牛山作为中国主要气候区和生态区分界线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山地生态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