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2种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
7
1
作者
苏子寒
高兆银
+2 位作者
胡美姣
李敏
张正科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1期28-33,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与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的抑菌活性,同时测定了部分植物源活...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与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的抑菌活性,同时测定了部分植物源活性成分对芒果采后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100 mg·L^(-1)质量浓度下,所有供试植物源活性成分对供试的4种病原菌菌丝体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荜茇酰胺、肉桂醛、姜黄素、胡椒碱、大黄酚、辣椒碱和大黄素对4种病原菌的平均抑菌活性大于70.00%。在1 000 mg·L^(-1)质量浓度下,荜茇酰胺、肉桂醛、姜黄素和胡椒碱对芒果采后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荜茇酰胺对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分别为82.18%和80.75%,效果优于抑菌剂咪鲜胺,具有替代化学抑菌剂来防治芒果采后病害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活性成分
炭疽病
蒂腐病
抑菌
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培
谭建华
+6 位作者
李慧勇
郭长虹
熊小婷
夏泽敏
李少飞
莫庭源
廖惠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丹皮酚(Pae)、麝香草酚(Thy)、和厚朴酚(Hon)、厚朴酚(Mag)、甘草次酸(Gly)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牙膏样品以90%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C...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丹皮酚(Pae)、麝香草酚(Thy)、和厚朴酚(Hon)、厚朴酚(Mag)、甘草次酸(Gly)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牙膏样品以90%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C_(18)(2. 1 mm×100 mm,1. 8μm)为分离柱,乙腈-0. 1%甲酸(pH 2. 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3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的检测波长为275、250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在2~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9;检出限为0. 2~1. 0 mg/kg,定量下限为0. 8~3. 5 mg/kg;在4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 5%~99. 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7%~5. 1%。该法分析快速、重复性好、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已应用于实际牙膏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植物源活性成分
牙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69
3
作者
吴传万
杜小凤
+1 位作者
徐建明
王伟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1-88,共8页
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
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源
抑菌
活性
成分
结构类型
植物
源
杀菌剂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对水稻的肥效及防虫效果
被引量:
13
4
作者
林挺锐
孙郑
+2 位作者
卢日辉
刘可星
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4,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在水稻上的肥效以及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促进水稻栽培过程中化肥、农药双减的实现。【方法】水稻田间试验设计3个处理:常规施肥(对照)、烟渣有机药肥+80%常规施肥、茶...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在水稻上的肥效以及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促进水稻栽培过程中化肥、农药双减的实现。【方法】水稻田间试验设计3个处理:常规施肥(对照)、烟渣有机药肥+80%常规施肥、茶皂素有机药肥+80%常规施肥。测定水稻产量,分析水稻稻谷、秸秆养分吸收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并在水稻分蘖期调查有机药肥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防治效果。【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的部分替代施用分别提高水稻产量22.29%和18.58%,稻谷N、P和秸秆K吸收量显著提高,水稻收获后的大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植物源有机药肥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达到81.27%和51.09%,对白背飞虱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5.74%和37.70%。【结论】施用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能部分替代化肥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水稻产量,减少虫害,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源
有机药肥
植物
源
活性
杀虫
成分
水稻
肥效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2种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
7
1
作者
苏子寒
高兆银
胡美姣
李敏
张正科
机构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1期28-3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400904)
院创新团队(1630042017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472)
文摘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与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的抑菌活性,同时测定了部分植物源活性成分对芒果采后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100 mg·L^(-1)质量浓度下,所有供试植物源活性成分对供试的4种病原菌菌丝体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荜茇酰胺、肉桂醛、姜黄素、胡椒碱、大黄酚、辣椒碱和大黄素对4种病原菌的平均抑菌活性大于70.00%。在1 000 mg·L^(-1)质量浓度下,荜茇酰胺、肉桂醛、姜黄素和胡椒碱对芒果采后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荜茇酰胺对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分别为82.18%和80.75%,效果优于抑菌剂咪鲜胺,具有替代化学抑菌剂来防治芒果采后病害的潜力。
关键词
植物源活性成分
炭疽病
蒂腐病
抑菌
活性
防治效果
Keywords
Botanical active ingredients
anthracnose
stem end rot
antifungal ability
control efficiency
分类号
S667.7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培
谭建华
李慧勇
郭长虹
熊小婷
夏泽敏
李少飞
莫庭源
廖惠媚
机构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文摘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丹皮酚(Pae)、麝香草酚(Thy)、和厚朴酚(Hon)、厚朴酚(Mag)、甘草次酸(Gly)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牙膏样品以90%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C_(18)(2. 1 mm×100 mm,1. 8μm)为分离柱,乙腈-0. 1%甲酸(pH 2. 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3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的检测波长为275、250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在2~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9;检出限为0. 2~1. 0 mg/kg,定量下限为0. 8~3. 5 mg/kg;在4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 5%~99. 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7%~5. 1%。该法分析快速、重复性好、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已应用于实际牙膏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植物源活性成分
牙膏
Keywords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
botanic active constituents
toothpaste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69
3
作者
吴传万
杜小凤
徐建明
王伟中
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1-88,共8页
基金
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6210316)。
文摘
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
关键词
植物
源
抑菌
活性
成分
结构类型
植物
源
杀菌剂
开发
Keywords
Natural antibacterial constituents from plant origin
Structures
Research advances
分类号
S432.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对水稻的肥效及防虫效果
被引量:
13
4
作者
林挺锐
孙郑
卢日辉
刘可星
徐汉虹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3003)。
文摘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在水稻上的肥效以及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促进水稻栽培过程中化肥、农药双减的实现。【方法】水稻田间试验设计3个处理:常规施肥(对照)、烟渣有机药肥+80%常规施肥、茶皂素有机药肥+80%常规施肥。测定水稻产量,分析水稻稻谷、秸秆养分吸收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并在水稻分蘖期调查有机药肥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防治效果。【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的部分替代施用分别提高水稻产量22.29%和18.58%,稻谷N、P和秸秆K吸收量显著提高,水稻收获后的大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植物源有机药肥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烟渣有机药肥和茶皂素有机药肥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达到81.27%和51.09%,对白背飞虱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5.74%和37.70%。【结论】施用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能部分替代化肥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水稻产量,减少虫害,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
关键词
植物
源
有机药肥
植物
源
活性
杀虫
成分
水稻
肥效
防治效果
Keywords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botanical pesticide component
botanical bioactive component
rice
fertilizer effect
control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2种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
苏子寒
高兆银
胡美姣
李敏
张正科
《热带生物学报》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
杨培
谭建华
李慧勇
郭长虹
熊小婷
夏泽敏
李少飞
莫庭源
廖惠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
吴传万
杜小凤
徐建明
王伟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植物源有机药肥对水稻的肥效及防虫效果
林挺锐
孙郑
卢日辉
刘可星
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