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天然废弃植物源提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洁 张蓉 +2 位作者 韩家旋 李胜港 余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252,258,共7页
针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通用塑料污染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天然废弃植物源有效成分,并与聚乳酸(PLA)复合,探究石榴皮提取物(PGE)和洋葱皮提取物(OPE)对PL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LA的晶型,但提高了... 针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通用塑料污染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天然废弃植物源有效成分,并与聚乳酸(PLA)复合,探究石榴皮提取物(PGE)和洋葱皮提取物(OPE)对PL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LA的晶型,但提高了成核密度,减小了球晶尺寸。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下降,但由于提取物中羟基与PLA发生了氢键作用使其下降幅度不大,同时弥补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减小的趋势。植物源提取物的添加使复合材料中的—OH基团数量增多,水蒸汽透过率也随之增大,适用于地膜及食品果蔬保鲜材料中。两种提取物赋予了复合材料不同色泽,染色成分与PLA间的界面作用使复合材料耐摩擦色牢度得以保持,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两种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PGE含量为9%时,其复合材料的抗菌率可达95%以上,可以作为抗菌材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天然废弃植物源提取物 结晶性能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抗菌性 耐摩擦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亚硝胺形成机制及植物源提取物对其阻断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邓思杨 石硕 +4 位作者 董依迪 张岱玉 刘骞 王浩 夏秀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7-322,共6页
亚硝胺是一类强化学致癌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由亚硝化试剂和胺类化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形成。本文综述了加工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进而从肉制品加工的角度着手,重点... 亚硝胺是一类强化学致癌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由亚硝化试剂和胺类化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形成。本文综述了加工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进而从肉制品加工的角度着手,重点探讨了植物源天然提取物(天然果蔬提取物、天然香辛料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硝胺形成的阻断作用,为抑制规模化肉制品加工生产中的亚硝胺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植物源提取物 肉制品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植物源提取物对博物馆展厅空气来源细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唐欢 王春 +1 位作者 周理坤 范文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文物保存及展览环境中的细菌对于文物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开展空气微生物的净化工作对于文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5种植物源提取物(Plant-derived extracts)作为净化剂,对博物馆展厅内采集到的空气微生物进行平板表... 文物保存及展览环境中的细菌对于文物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开展空气微生物的净化工作对于文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5种植物源提取物(Plant-derived extracts)作为净化剂,对博物馆展厅内采集到的空气微生物进行平板表面的气相熏蒸,进而通过活菌计数法和基于细菌16Sr 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评价植物源提取物在不同使用剂量下对空气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抑菌效果最好的植物源提取物为柠檬醛,最弱的为香叶油。经高剂量组柠檬醛、香茅醇和芳樟醇熏蒸,空气细菌总菌落数可分别下降98.53%,98.53%,97.95%,同时空气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出现显著下降。此外,PCR-DGGE结果提示,柠檬醛和香茅醇复配可进一步提高抑菌效果。植物源提取物作为博物馆展厅内的空气微生物净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空气微生 PCR-DGGE 熏蒸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提取物抑菌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乔金玲 胡永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B08期275-279,共5页
采用植物源提取物进行抑菌防腐可以减少化学合成抑菌剂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并可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抗药性。本文对植物源提取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并提出现阶段在植物源提取物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植物源提取物的... 采用植物源提取物进行抑菌防腐可以减少化学合成抑菌剂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并可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抗药性。本文对植物源提取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并提出现阶段在植物源提取物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植物源提取物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防腐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天然防腐剂 抑菌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植物源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牛晓庆 钟宝珠 +2 位作者 余凤玉 宋薇薇 覃伟权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以槟榔叶斑病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椰子泻血病菌(Ceratosystis paradoxa)和花生焦斑病菌(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1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25g/mL时,... 以槟榔叶斑病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椰子泻血病菌(Ceratosystis paradoxa)和花生焦斑病菌(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1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25g/mL时,飞机草对3种供试病原菌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0%;其次是菠萝蜜,对椰子泻血病菌、花生焦斑病菌和槟榔叶斑病菌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2.2%和90.7%;三角梅对椰子泻血病菌的抑制率为91.1%,但是对其他两种的抑制效果均低于80%;芭蕉、假臭草的抑制率都在80%以上。在浓度为0.05g/mL时,飞机草对3种病原菌孢子的抑制作用明显,都在80%以上;菠萝蜜对其中两种病原菌椰子泻血病菌、花生焦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以上;三角梅对椰子泻血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以上;假臭草和芭蕉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植物源提取物 孢子萌发抑制率 飞机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高锦洪 陈智慧 +2 位作者 冀琳 李梦楠 孙纪录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2期13-16,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天然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活性。该文综述了国外的一些植物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些植物主要包括红葱、马黛茶、牛至、蔓越莓、葡萄籽、绿茶、茴香、薄荷、蓝桉、夏季香...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天然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活性。该文综述了国外的一些植物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些植物主要包括红葱、马黛茶、牛至、蔓越莓、葡萄籽、绿茶、茴香、薄荷、蓝桉、夏季香薄荷、冬季香薄荷、橄榄、大蒜、银斑百里香、铺地百里香等,它们的提取物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强力的抗菌剂。一些植物源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抗菌机制已被确定和揭示。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食品相容的和安全的植物源提取物能够被用于减少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产的毒素,是一种新颖的有潜力的天然防腐剂或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植物源提取物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和PVY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倩 孙振琪 +3 位作者 赵凯 赵梓晔 赵星月 赵明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54-159,共6页
采用芦苇、沙葱、洋葱提取物和蛇床子素对芜菁花叶病毒(tunip mosaic virus, Tu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进行预防作用、治疗作用、钝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在预防试验中,洋葱提... 采用芦苇、沙葱、洋葱提取物和蛇床子素对芜菁花叶病毒(tunip mosaic virus, Tu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进行预防作用、治疗作用、钝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在预防试验中,洋葱提取物的预防效果较好,接种的6株植物中仅有1株发病。蛇床子、沙葱提取物接种的6株植物中有3株发病。在治疗试验中,沙葱、洋葱、芦苇提取物和蛇床子素接种的6株植物,均有3株发病。4种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均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其中蛇床子素的钝化作用最强,钝化TuMV后的植株发病率仅为16.67%,低于对照宁南霉素。4种植物源提取物对PVY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发病株数均高于对照组宁南霉素处理的发病株数。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发植物源农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PVY TUMV 植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提取物对小菜蛾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珊珊 杨敏 吴维坚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植物源杀虫剂因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农业害虫的防治选择上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不同植物提取物入手,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源小分子物质、油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在小菜蛾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探索植物源杀虫剂防... 植物源杀虫剂因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农业害虫的防治选择上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不同植物提取物入手,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源小分子物质、油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在小菜蛾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探索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的可行性及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小菜蛾 杀虫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天然产物抗动物寄生螨类研究新进展
9
作者 吴芳燕 房春林 古小彬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4,505,共10页
【目的】为未来动物螨病的治疗与植物源杀螨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对2019—2023年近5年有关植物源天然产物、植物源化合物的抗螨活性和抗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具有杀螨作用的植物... 【目的】为未来动物螨病的治疗与植物源杀螨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对2019—2023年近5年有关植物源天然产物、植物源化合物的抗螨活性和抗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具有杀螨作用的植物天然产物种类丰富,杀螨效果与植物种类的提取方式、作用时间等相关;植物源化合物的研究以萜类、简单苯丙素类和醌类为主,其中香叶醇、芳樟醇和丁香酚具有优秀的杀螨效果。植物源天然产物可通过影响螨虫的解毒功能和神经传导等途径起直接杀螨作用,还可通过清除宿主的超氧化物自由基和调控宿主免疫等途径发挥间接抗螨效应。【结论】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巨大的杀螨潜力,有望成为化学类杀螨药物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螨类 植物源提取物 植物活性化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的防腐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包志碧 陈仁伟 +4 位作者 刘旺景 赵亚星 范泽军 哈斯额尔敦 敖长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8-64,共7页
植物源性提取物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开发与利用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确保食物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腐败、变质等现象,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借鉴... 植物源性提取物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开发与利用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确保食物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腐败、变质等现象,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天然植物源提取物用于防腐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展望了植物源提取物在食物防腐方面的开发应用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天然植物源防腐剂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防腐活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水霉病植物源性杀菌剂的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健博 何小娥 +2 位作者 胡倩 郭阳 石浩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84-88,共5页
为探究鱼类水霉病植物源性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以水霉病菌为供试病菌,选取了多种具有消炎、杀菌功效的药用植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确定植物提取物对水霉菌的抑菌效果;筛选抑菌效果较强的植物提取物,测定其对水霉菌... 为探究鱼类水霉病植物源性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以水霉病菌为供试病菌,选取了多种具有消炎、杀菌功效的药用植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确定植物提取物对水霉菌的抑菌效果;筛选抑菌效果较强的植物提取物,测定其对水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其对水霉菌生长抑制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油茶饼、大黄等植物提取液对水霉菌的生长具有较强抑制效果;三者对水霉菌的MIC值均较低,分别为3.125、6.25、12.5mg/mL,对水霉菌的MBC值相差不大,均在为50 mg/mL左右。总体上,黄连表现出了相对最优的抑菌效果,当黄连提取液处理浓度达到500 mg/L时,抑菌率达到97%以上,菌丝鲜重低于0.02 g,抑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病 鱼类 植物提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梁永轩 郭建洋 +5 位作者 王绮静 张毅波 张桂芬 杨念婉 周琼 刘万学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88-104,共17页
总结了生物防治在番茄潜叶蛾防控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旨在为该害虫在我国的高效、可持续防控提供参考。番茄潜叶蛾的天敌昆虫资源丰富,其中赤眼蜂科、姬小蜂科和茧蜂科等寄生蜂,以及盲蝽科的捕食性蝽等对该害虫的控害能力较强。近年,... 总结了生物防治在番茄潜叶蛾防控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旨在为该害虫在我国的高效、可持续防控提供参考。番茄潜叶蛾的天敌昆虫资源丰富,其中赤眼蜂科、姬小蜂科和茧蜂科等寄生蜂,以及盲蝽科的捕食性蝽等对该害虫的控害能力较强。近年,相关研究报道了部分天敌昆虫的大规模饲养与释放技术,为其田间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暖突赤眼蜂Trichogramma achaeae、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等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治,并取得良好成效。此外,病原微生物,如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及植物源提取物,如印楝Azadirachta indica、麻疯树Jatropha curcus种子的提取物等,对该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且相对于化学农药更为安全。再者,RNAi等新兴生物技术在针对番茄潜叶蛾防治的研究也已逐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入侵害虫 防治 天敌昆虫 病原微生 植物源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国风 李至敏 +1 位作者 王小琴 李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27-30,共4页
柑橘类水果的采后病害在贮藏和运输期间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绿霉病是柑橘类水果主要的采后疾病。综述植物源提取物、微生物保鲜剂、天然化合物、食品添加剂、公认安全化合物等物质在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情况。2种或多种方... 柑橘类水果的采后病害在贮藏和运输期间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绿霉病是柑橘类水果主要的采后疾病。综述植物源提取物、微生物保鲜剂、天然化合物、食品添加剂、公认安全化合物等物质在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情况。2种或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将是柑橘绿霉病防治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指状青霉 植物源提取物 天然化合 食品添加剂 拮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地区何首乌不同生长期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布及含量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灿 姚淼 +2 位作者 司海倩 周明 王学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探索十堰地区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中活性成分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过程,以确定何首乌人工栽培的适宜采收时期,采用HPLC法连续测定何首乌移栽后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THSG)和不同形态蒽醌类物质的含量... 为探索十堰地区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中活性成分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过程,以确定何首乌人工栽培的适宜采收时期,采用HPLC法连续测定何首乌移栽后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THSG)和不同形态蒽醌类物质的含量。何首乌地下部干物质含量在移栽后3年内持续增加,移栽后的2年内增加最快,第3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何首乌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物质含量高低顺序均为:未膨大根>块根>茎,叶中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微少、难以检出;根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含量均在移栽后2年内呈“直线式”增加趋势,并于第2年12月份达到最大值,第3年与第2年同时期相比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茎中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在3年间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波动,均以每年12月份含量最高。十堰地区何首乌在移栽后第2年12月份的质量、产量相对较好,可作为人工种植何首乌适宜采收期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人工种植 武当道教医药 二苯乙烯苷 蒽醌类 植物源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